快要四月了,路旁的苦楝樹已張華蓋,開出淡紫色小花,風一吹,像是細雪,拂了一身還滿。
她的樣貌極美,可惜樹皮、木材與果實味苦,閩南諧音又像是「可憐」,所以這渾身散發悲情的樹,總進不了臺灣人家的門,無所依歸,只怕要苦上加苦;最怕把這棵樹種在胸口,任其枝繁葉茂,一門心思都是情字,無法好好經營自己與生活,把春天活成深冬,彼時,才是真正的「味苦」。
苦是藍的,戀是紅的,所以苦楝該是紫的。情知所起而不知其所終,每一條道路都是追問,沿路有淡淡的紫,像泛著一層光,即便無望,也還能感覺到周身的亮。執念動不動就生根錯節,盤成一棵巨樹,參天,但參不透自己;冬日裡葉片落盡,只留枯寂老身,像此後都要死了這條心,但每年春天一到,苦楝樹又動情地開一回,吹開遍野的紫霧。
走在氤氳的紫色迷霧中,肺腑裡幽幽地香,人在霧裡才明白,勘不破也是一種美,所以理解情感有時不是一種關係,而是化境,苦戀者把追尋當成了生命的儀式,自我燃燒;偶爾不免也讓火焰竄出去傷了人,與其那樣,還不如做一棵安靜的樹吧,所有愛裡的美和孤寂都是自己的,就算沒有迴響,也該盛裝且從容。
苦楝又稱苦苓,也有人喚她紫花木,可是叫花心樹是怎麼一回事?心誠意專方為苦,若能處處留情,又有什麼可淒迷?至於「栴檀」這個別名最講究,其實栴檀是另一種植物,根、花俱香,常用於製香或雕刻佛像,只是怎麼和凡俗的苦楝扯上關係了?或許所有的苦都是一種修為,像苦楝在秋日裡褪去紫花,結滿樹的金色果實,如串串的風鈴作響,玉振知風來,這一次,苦楝樹總算能夠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