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失蹤的邦妮>(Bunny lake is missing)以手撕法呈現字幕,而2007年由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監製的<靈異孤兒院>(The orphanage)有激似的片頭,由於兩部片的主題有部分相似之處,合理推論後者肯定了借用索爾·巴斯的設計思考。此外,可以特別提出的是<失蹤的邦妮>片名字體的設計方式,手撕感的毛邊呼應具有巴斯識別度的手寫感字體,最後在「Missing」以漸層灰度呈現各個字母,除了呼應字義本身,漸層感也帶有「……」的意象,懸疑、待續,挑起渴望在正片中得到答案的慾望。
<第二生命>(Seconds, 1966)再次與配樂做了極佳的搭配。一進片頭,扭曲的畫面原來是眼睛的特寫,不需要剃刀卻有布紐爾(Luis Buñuel)<安達魯之犬>( Un Chien Andalou, 1928)著名段落的不安感;隨著大風琴配樂的詭譎氣氛為影片定調,在不同的扭曲五官中進入張開的嘴部特寫,藉由拉高樂音取代真實的尖叫,最後拉到出現一位滿頭紗布的角色,儘管在不同的五官特寫中,看似靠近卻無法辨認角色身分,這正是故事的主題。
不只是靠著片頭微敘事的方式達到鋪陳效果,巴斯也熟稔如何以畫面形式呈現張力和節奏,如:大獎賽(或譯霹靂神風 Grand Prix, 1966)片頭呈現鳴槍前數分鐘的場景,成千上萬的觀眾和無數的媒體鏡頭皆聚焦此刻,巴斯使用複眼效果的增加分割畫面模擬出多方視角的關注,隨著大會廣播車手們看似悠哉的入座車中,直到起跑倒數透過車手們的呼吸聲切斷畫面產生數格停頓,透過不同打斷流暢觀看的方式強化了表面下暗潮洶湧的緊張情緒。
1964年,巴斯和依蓮為世界博覽會的參展廠商製作短片:聯合航空的<From Here to There>、柯達<The Searching Eye>。1968年他們推出了<人為何創造>(Why Man Creates),內容從遠古時代談及人類創造的契機以及採取何種形式表現,這個作品也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
影片的第一部分如同熟知的美術史從狩獵時代發展文明至近代,簡易的脈絡主要以人對事物的追尋、不斷的提問推進對事物的創造,內容核心在於人對現狀的不滿足從而開啟新的嘗試,巴斯以「高樓」形式取代慣性橫向前進的敘事,呼應聖經故事裡「巴別塔」(Tower of Babel)的意涵,來自上帝的創造力,人如何企圖藉此與神同等的隱性野心。
There are some who say he’s coming back and we have only to wait……There are some who say he burst up there because ball was not meant to fly……And There are some who maintain he landed safely in a place where balls bounce 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