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最親愛的陌生人│大河戀 A River Runs Through It(199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家人永遠是最難的一道題目,因為每個你都涉入太多,擁有相似的基因、相同的記憶,有絕對去愛、絕對去恨對方的理由,是那麼地像你卻又不是你。是家人使我們真切明白自己力有未逮,心中始終有一種虧負感,不是因為我們真的能做些什麼,而是在時間之流中不斷迴盪腦海的那句「What if?」正因為不可能有答案而把心淘出了一塊空白。

說「虧負感」其實是相當個人/私人的,甚至可能是「虛構」的,因為那個「被虧負」的對象不必然深有同感,如同諾曼對保羅的那份情緒,彷彿是看著另一個版本的自己,就像平行宇宙存在於你我的現世,一個活生生的證明,那樣的自己─集大成的相似性活出集大化的差異性,那些真正的自己不會做出的選擇展演出自己不會想要的人生。但之於保羅不也是如此?幼時跟在諾曼後頭是一回事,他可是有完整的自己要去痛快的活,他們只是長成了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若保羅不曾後悔,沒人能代替他後悔、沒人能代替誰去還自己的債。

在所有理所當然的選擇裡,諾曼離開了家鄉蒙大拿要前往機會之地芝加哥,這樣的離開並不是不需要勇氣,機會遍地也代表挑戰遍地,想了6年之後仍不清楚自己的志業為何,但他深切知道自己的天地不在蒙大拿,他終於跨出了那一步,明白自己的渴望並伸手抓住它。

而對保羅而言,他的戰場從來不是在「哪裡」的問題而是在於自己,而家鄉的自然野性養成他那般強大的內在,就連對眾生平等的時間,他也能耗著時間成為自己的武器;是天道無親的無情使他成為格外有情的人,反而能打破上帝的自然力量、父親的教誨找出屬於自己的節奏;他是賭徒也是信徒,以生命為最大賭注去賭一把他所執迷的人生。我們難以想像若保羅去到大城市會如何迷失,因為是家鄉、是蒙大拿賦予他力量,他也才如此清楚離開與不離開、宿命與歸宿於他原是同一件事。

raw-image

藉由潔西的哥哥尼爾─酗酒、紈褲的角色為主題「為什麼需要被幫助的人都不願意被幫」對比出一個解答,使諾曼隱隱明白他看尼爾的「沒救」再看保羅時自己想要幫助的情緒一樣是那麼徒勞。不論是愛、是恨,都無法改變人擁有怎樣去活的權力,自己如是、他人亦如是,所謂的「善意」也只是偏執的一廂情願而已,越是難放下,越是必須放下,諾曼最終在時間中學會寬容、學會真切看待人生的方式。

諾曼和保羅的牧師父親是一個特別的角色,有嚴格的教導也有對兩兄弟的期待,然而不論是諾曼或保羅,都是他的驕傲,他不認為他們使他期待落空,他的超然允許他們過自己的人生,如同面對上帝的奧祕,縱然我們現在不能明白,但時間會彰顯真理,即使那時間將會超過我們個人的年歲。他的信心,如同他讀著的詩:「雖然過去美妙的時光不能挽回,我們不會嘆息,要在剩下的時間中找出力量」。人的愛何其有限,無需強求愛無法做到的事,而該去專注愛的本質。

「如果這裡每人能夠至少有一次去幫忙一個需要幫忙的親友,但若是願意幫忙的我們其實本身就有缺失呢?雖然我們不能常幫助周圍的人,因為不知自己能奉獻什麼或不知必須奉獻什麼……那些最親近我們的人通常是我們最摸不透的人,但我們仍然可以愛他們,可以全心全意去愛我們不了解的人」生命如河水流動,終究我們將融為一體,愛隨時間沈澱,成為層層疊疊的古老岩石,所有遺憾都不再遺憾,只會留下我們曾經活過牢不可破的證據。

See more:http://hashtalkmovies.mystrikingly.com/blog/a-river-runs-through-it-199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影論寫作
143會員
294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影論寫作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本片以一種鬆散而自由的方式,梳理長久以來的傷痕與糾葛。這種「鬆」,體現在類型的混用、群像的鋪陳,以及敘事節奏的變換─這些在其他作品中可能被視為缺點,在此卻轉化為一種力量。瑞恩·庫格勒選擇點到即止地觸碰族群的沈痛,而透過一日敘事承載漫長歷史,不過度交代角色們的來龍去脈,自然舒展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如此一
Thumbnail
2025/04/28
本片以一種鬆散而自由的方式,梳理長久以來的傷痕與糾葛。這種「鬆」,體現在類型的混用、群像的鋪陳,以及敘事節奏的變換─這些在其他作品中可能被視為缺點,在此卻轉化為一種力量。瑞恩·庫格勒選擇點到即止地觸碰族群的沈痛,而透過一日敘事承載漫長歷史,不過度交代角色們的來龍去脈,自然舒展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如此一
Thumbnail
2025/04/23
既然植入的回憶是假的,誰會願意選擇這樣的服務?但如果虛構的記憶真實到連自己都無法辨別,那麼假的是否就等同於真的?這裡出現了一種啣尾蛇般的邏輯:「我」的選擇塑造了記憶,而人類又是透過記憶來定義「我」是誰;如果「我」選擇了一段精心設計的假記憶,那這段記憶中究竟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我」
Thumbnail
2025/04/23
既然植入的回憶是假的,誰會願意選擇這樣的服務?但如果虛構的記憶真實到連自己都無法辨別,那麼假的是否就等同於真的?這裡出現了一種啣尾蛇般的邏輯:「我」的選擇塑造了記憶,而人類又是透過記憶來定義「我」是誰;如果「我」選擇了一段精心設計的假記憶,那這段記憶中究竟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我」
Thumbnail
2025/04/16
本片的慧黠之處在於:選擇性略過訊息,像是沒有交代Ellias的過往、沒讓觀眾和他同時直擊暗門後究竟是什麼、他的父親是連續犯罪還是僅犯下一起案件、受害者Jenny又為何在Ellias想「解救」她時反倒驚恐呼喚Ellias父親的名字……甚至也不讓觀眾目睹Ellias片尾的命運。如同<紅色房間>沒有說明女
Thumbnail
2025/04/16
本片的慧黠之處在於:選擇性略過訊息,像是沒有交代Ellias的過往、沒讓觀眾和他同時直擊暗門後究竟是什麼、他的父親是連續犯罪還是僅犯下一起案件、受害者Jenny又為何在Ellias想「解救」她時反倒驚恐呼喚Ellias父親的名字……甚至也不讓觀眾目睹Ellias片尾的命運。如同<紅色房間>沒有說明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Past Lives 《之前的我們》,也被譯為《過往人生》,紐約時報評選為2023年度最佳電影,我本來不知道這部電影的,是我在美國的好朋友熱情推薦,我也跟風看了,是一部非常有共鳴感的細膩佳作。 電影時間挺短的,但我總感覺看了2個多小時的時間,我覺得電影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可以勾起觀影者的回憶,把自
Thumbnail
Past Lives 《之前的我們》,也被譯為《過往人生》,紐約時報評選為2023年度最佳電影,我本來不知道這部電影的,是我在美國的好朋友熱情推薦,我也跟風看了,是一部非常有共鳴感的細膩佳作。 電影時間挺短的,但我總感覺看了2個多小時的時間,我覺得電影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可以勾起觀影者的回憶,把自
Thumbnail
「此時此刻」,對應到本片英文片名<Past Lives>一如前世遙遠的記憶與情感如海浪反撲迎面而來,就像片尾海聖對諾拉的提問:「如果所謂的現在也是某個未來的前世,就算那時我們成為了彼此重要的人,但『現在的我們』又算什麼呢?」諾拉只能看著他、報以一種歉然又必須釋然的微笑回答:「我不知道」。這是一個..
Thumbnail
「此時此刻」,對應到本片英文片名<Past Lives>一如前世遙遠的記憶與情感如海浪反撲迎面而來,就像片尾海聖對諾拉的提問:「如果所謂的現在也是某個未來的前世,就算那時我們成為了彼此重要的人,但『現在的我們』又算什麼呢?」諾拉只能看著他、報以一種歉然又必須釋然的微笑回答:「我不知道」。這是一個..
Thumbnail
橫跨語言的唇齒、兩座顛倒的晨夕,諾拉與海聖不只輕輕在街頭擦肩,他們相伴,相擁,這是因緣;停駐兒時階梯,靜佇深夜紐約,他們相望、輕聲告別,這也是因緣。《之前的我們》刺癢而親密,作為一部典型的 what-if 電影,諾拉、海聖與亞瑟各自持佔著關係裡的不同端點,卻有同生為人的自疑:如果⋯⋯
Thumbnail
橫跨語言的唇齒、兩座顛倒的晨夕,諾拉與海聖不只輕輕在街頭擦肩,他們相伴,相擁,這是因緣;停駐兒時階梯,靜佇深夜紐約,他們相望、輕聲告別,這也是因緣。《之前的我們》刺癢而親密,作為一部典型的 what-if 電影,諾拉、海聖與亞瑟各自持佔著關係裡的不同端點,卻有同生為人的自疑:如果⋯⋯
Thumbnail
身處在亞洲社會體系的我們,對「因緣」一詞不太陌生,然而對歐美社會來說卻沒有這個詞彙出現,因緣更像是一種思考方式,每一次的相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因為「相遇」幫助我們形塑現在的自己,近期眾多影劇作品讓我深深去思考,這些「如果?」會不會讓自己現在的生命更完整呢?
Thumbnail
身處在亞洲社會體系的我們,對「因緣」一詞不太陌生,然而對歐美社會來說卻沒有這個詞彙出現,因緣更像是一種思考方式,每一次的相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因為「相遇」幫助我們形塑現在的自己,近期眾多影劇作品讓我深深去思考,這些「如果?」會不會讓自己現在的生命更完整呢?
Thumbnail
我們聽過好多「沉浸式」的這個跟那個展覽或劇場, 好像讓人「泡」在某種情境之中,就是什麼了不起的體驗。 如果,讓你沉浸在無邊際的悲傷或困惑呢?
Thumbnail
我們聽過好多「沉浸式」的這個跟那個展覽或劇場, 好像讓人「泡」在某種情境之中,就是什麼了不起的體驗。 如果,讓你沉浸在無邊際的悲傷或困惑呢?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在開啟阿卡西紀錄後,會很自然地理解「無條件的愛」呢?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在開啟阿卡西紀錄後,會很自然地理解「無條件的愛」呢?
Thumbnail
永遠只滿足別人,即為真愛;永遠只滿足自己,即是偽愛...
Thumbnail
永遠只滿足別人,即為真愛;永遠只滿足自己,即是偽愛...
Thumbnail
各項影展中獲得肯定的《范保德》,探討東方人談起父愛所表現出的隱諱,在看似不夠大方的對白裡,卻又可以從角色互動中看見每個家庭的影子,讓各個年齡層的觀眾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導演與編劇想闡明的情感故事。
Thumbnail
各項影展中獲得肯定的《范保德》,探討東方人談起父愛所表現出的隱諱,在看似不夠大方的對白裡,卻又可以從角色互動中看見每個家庭的影子,讓各個年齡層的觀眾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導演與編劇想闡明的情感故事。
Thumbnail
家人永遠是最難的一道題目,因為每個你都涉入太多,擁有相似的基因、相同的記憶,有絕對去愛、絕對去恨對方的理由,是那麼地像你卻又不是你。是家人使我們真切明白自己力有未逮,心中始終有一種虧負感,不是因為我們真的能做些什麼,而是在時間之流中不斷迴盪......
Thumbnail
家人永遠是最難的一道題目,因為每個你都涉入太多,擁有相似的基因、相同的記憶,有絕對去愛、絕對去恨對方的理由,是那麼地像你卻又不是你。是家人使我們真切明白自己力有未逮,心中始終有一種虧負感,不是因為我們真的能做些什麼,而是在時間之流中不斷迴盪......
Thumbnail
從小,時常與姐姐們鬥嘴,小朋友吵得兇,忘得也快。往往早上吵得面紅耳赤,下午便攜手一道去買支仔冰吃,管不了早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花的臉,握著冰棒,兩人對望就是一陣滿足的傻笑。家人是伴,同甘共苦的伴,因為深刻,所以容易留下幸福的痕跡…
Thumbnail
從小,時常與姐姐們鬥嘴,小朋友吵得兇,忘得也快。往往早上吵得面紅耳赤,下午便攜手一道去買支仔冰吃,管不了早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花的臉,握著冰棒,兩人對望就是一陣滿足的傻笑。家人是伴,同甘共苦的伴,因為深刻,所以容易留下幸福的痕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