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了幾間機構,參加完說明會之後,我們很快就開始準備申請資料(一次只能於一個機構提出申請)。本來想再多聽幾場,但考量每次參加說明會或之後上課,都要想辦法安置家裡的兩個小孩,他們當時一個快五歲一個兩歲,正是調皮搗蛋又不太好照顧的年紀,我們的爸媽那時也還處於「不知情」狀態,雖然有好友慷慨相助,但要一直麻煩別人讓我們很不好意思。既然和社工初步接觸的感覺蠻好,機構地點距離我們也很方便,就決定直接進行下一步了。
捧著一大包資料離開說明會場時,心裡已經在苦惱要怎麼準備,因為項目真的還不少,我們算是很有效率在準備也花了一個月左右。這部分各機構的要求仍然有些不同。先講共同的幾個項目:
1. 申請人基本資料表:就是姓名、年齡、同住的家人有誰等等。我們的表格還有幾個關於收養期待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往後會反覆地出現(最早的電話諮詢就開始問了),畢竟起初的想法隨著對收出養的認識愈來愈深入,經過課程和社工面談,都可能會調整,更開放或更保守都有可能,甚至最終放棄申請的情況都有。無論如何,如果有疑問都可以跟你的社工討論,不用擔心這次給的答案會有什麼決定性的影響。
2. 戶籍謄本:三個月內之同住者及子女戶籍資料(包含完整的記事欄資訊)
3. 警察刑事紀錄:就是俗稱的良民證。
4. 健康檢查資料:參照各機構要求檢查的項目進行健康檢查。我們的項目在市立醫院做大概是兩千多元,包含驗血液、尿液、心電圖、胸腔X光等等。給醫生問診完之後,就開始像玩闖關遊戲一樣,拿著厚厚一疊檢驗單一站站進行。
做健康檢查的目的其實不是不能有紅字,或者有什麼疾病就一定不能養小孩,機構的角色比較像是幫助申請人從各個面向檢視自己,無論是健康、財務、或心理層面(收養人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夫妻關係等等),發現過去不知道或沒想過的問題,並協助(督促)我們有計畫地去改善,必要時也會要求積極處理,如追蹤複診的結果、或進行心理諮商。
後來在上課時有位申請人說,要把自己的健康狀況給別人看,有一種隱私被挖掘的感覺。當時我還沒有很深的感受,覺得這些健康檢查只是很基本的項目。但經歷了所有的環節,到現在孩子來到家裡,社工定期來訪視,我才慢慢覺得這是很真實的壓力。所有關於你的過去、現在、未來,個人的、家庭的,重要的、日常的,都必須有所交代。這些申請人的「小哀怨」到後面幾篇文章會談得更詳細一些。
關於體檢的項目和費用,後來看到其他機構的申請人分享,才知道原來差異蠻大的,六千、九千,一萬多的都有。而且不是只做這一次,到準備遞件到法院的階段,因為法院要最近半年內的健檢資料,所以還得就同樣的項目再做一次檢查。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5. 財力證明:扣繳憑單、存款證明、不動產所有權狀、保險證明、工作在職證明、財產清冊,或其他證明等。我們機構是要求從上面幾個選擇裡,夫妻各選兩項提供(總共交四份資料)。兒福的要求則是要提交個人信用報告、報稅證明(或扣繳憑單)、工作在職證明三樣,另外不動產證明或存款(含交易)明細可以擇一提供。
財力證明其實是我們家先生比較擔心的部分。因為他覺得我們沒房沒車沒投資,存款也沒多少,搞不好會因為這樣被打槍。
「不會啦,錢少有錢少的養法啊。」每次他講這個我就要一直安撫他,社工說明時也的確講過財力沒有標準答案。
「你怎麼知道審查委員怎麼想。」先生還是一臉「你太天真」的表情。
不過我們也真的因為這樣開始思考理財規劃。以前覺得除了生活開銷,我們也沒有太大的花費,就薪水慢慢存,保險買一買,其他沒有多花心思。後來才發現財務自由真的很重要,畢竟孩子愈大需要的開銷可能也愈多,不管是為教育基金或為自己退休後的生活,如果能提早思考,做一些規劃還是比較好的。
還好後來書面審查和最後的收養資格審查,機構都沒有刁難我們(和社工面談時我們有提出一些財務規劃)。現在進入法院階段,又重新提供報稅證明、所有存款證明,不知道法官會問什麼問題,到時再和大家分享。
6. 個人及居家照片:內容包含夫妻及雙方家人的生活照、住家環境內外部照片,並佐以文字說明。
這項很白話,就是要看「家人」和「住的地方」啦,所以不用提供一大堆旅遊還是去哪裏吃喝玩樂的美照,雙方家人各一張合照就可以,住家環境包含外觀、內部就多拍幾張,每個房間現在是誰在使用,未來給孩子的空間怎麼規劃,都可以一併說明。
7. 收養照顧計畫:這項我們是到後來正式的資格審查時才交,但有些機構好像一開始就要寫了,所以還是列出來。照顧計畫其實有點像以前寫讀書計畫那樣,要包含近程、中程、遠程。可以依據你們預期收養的孩子年齡來寫,比如我們的期待是0~2歲的孩子,所以近程就寫嬰幼兒的作息、飲食、活動、醫療幾個部分,中程大概是寫2~6歲的規劃,遠程就小學以後了。
社工給我們的範本還有寫到12~18歲,但我覺得太遠的事情很難去想,就算真的寫也不見得會照計畫發生。相較於近程可以寫得很具體,遠程我就比較著重在觀念上,比如從哪些生活面去培養孩子自理及自主學習能力、如何適當的使用金錢及儲蓄、鼓勵孩子參與教會、社福機構的活動,看見他人的需要,也學習服務他人等等。
除了上面七個項目,我們的機構還有要求提供最高學歷證明和推薦函。推薦函主要是想知道親友對申請人收養子女及親職能力的看法。但因其他機構我還沒看到有這個項目,就先不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