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可以愛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在進入這個命題之前,我想要先從有血緣關係的孩子講起。

  小時候因為媽媽的職業是保母,從我6、7歲開始,到出社會工作,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家裡都有0-3歲的小小孩,最多時是一次三個。放學後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當「陪玩姊姊」,當媽媽在廚房裡忙得團團轉的時候,或是送其中一個小孩下樓等爸媽來接的時候,就是我出動的時間。

  可能是這樣的環境,讓我蠻習慣也喜歡和小孩相處。但程度也就是在玩樂而已,張羅他們吃飯睡覺都輪不到我。也沒有因為這段經歷,增強我對於家庭或「母職」的憧憬。

  嚴格說來,我覺得自己並不是很有母愛的人,至少不是有天生「內建母愛」的那種。

  內建母愛是什麼呢?我想起曾經有一個女同學告訴我,她不想經歷生小孩的痛,但又很期待懷孕的過程,覺得懷孕本身是很美好很神聖的一件事。那大概是我第一次聽到同齡朋友對於孕育生命的期待,用我從來沒有想過的態度(那時大概才國高中的年紀)。那種語氣和眼神,會讓你突然覺得「哇~」彷彿被一道光芒照射,因為滿滿的愛意與欣喜,好像懷孕可能會帶來的臃腫、孕吐、健忘等等的表面身體變化,完全不算回事 !

  很多人可能還看過一些藝人或身邊的朋友,第一次聽到心跳聲、第一次胎動、第一眼見到小孩、抱到小孩的瞬間。那種激動到落淚的畫面。

  但這些反應,說真的都沒有在我身上發生。嚴格說來,我的感受大概只能歸類在「新奇」,有一種「喔喔~傳說中的那一刻來了!」的感覺,或者當下根本什麼念頭也沒有,事後回想才把一些感覺撿拾拼湊起來。好像大考前抓別人已經幫你畫好的重點來複習,自己大腦本身接收到的衝擊是很少很少的。

  「為什麼這些感動我都沒有咧?」「是我太自私,只想到自己嗎?」「我難道不愛我的孩子嗎?」曾經這樣深深的反省過。

  記得大兒子出生的那一天,我從凌晨天黑黑進醫院,經歷天亮又再度天黑。生的時候大概用力方式不對,小孩又比較大隻,護士只好「幫我用力」,就是用她的手臂在我肚子上方大力加壓,幾乎整個人踮起來用她上半身重量壓在我身上。雖然這是醫生評估後採取的方法,立意良善,但我只能說,被護士壓的疼痛指數真是爆炸級!如此配合宮縮間歇壓了大概有一個鐘頭。痛到一向很耐痛的我都飆出眼淚,只差沒開口罵髒話(也沒力氣罵了)。相形之下,宮縮還是剪會陰、縫會陰什麼的完全降到螞蟻咬的等級。(什麼時候剪了、縫了我都沒發現,只有肚皮留下一大片像被痛毆過的瘀青才是真的!)

  小孩好不容易出來之後,照慣例醫院會希望進行母嬰肌膚接觸,把小孩放進媽媽衣服裡,貼著聽心跳或含乳頭,說是會讓小孩比較有安全感。然後一直試探性的鼓勵要不要來個母嬰同室呢?(二十四小時都跟媽媽待在一起)要不要馬上親餵母乳呢?

  天知道那時候我已經整個人「靈肉分離」。當護士把這個將近3700g的嬰兒放在我胸口,我雖然看著相機鏡頭露出慈母的微笑,但其實一心只想著「好重啊,誰快把他抱起來,我要不能呼吸了......」

  這些事講出來給朋友聽,都變成一個笑話,「怎麼有像你這樣的啦!」當大家聽到我從頭到尾都沒餵母奶,更是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當然這並不是說,有怎麼樣的表現就一定代表愛孩子,或沒有怎樣的表現就代表不愛孩子。

  要說是性格理性也好,又或者是我很在乎自己做一件事當下的情緒,不願意被勉強或規定。無論如何,我知道起初感受到的更多是責任超過愛。

  我也不想辯解或說服自己,雖然沒有「內建母愛」的悸動,可是因為他是我的孩子,是我歷經懷胎生產之苦所生的,所以打從他還是胚胎我就毫無疑問理所當然的愛著他。

  我知道不是這樣的。

  孩子的出生,對我來說比較像見到久聞其名卻素未蒙面的新朋友,是一個獨立的、全新的個體,而我還不了解他的喜好,還不認識他的性情,一切都是那麼陌生,都是關係的從頭開始。

  現在我所篤定的對他的愛,完全累積於孩子出生後朝夕相處的日日夜夜,每一個真心的笑容,每一個哭泣後的擁抱,每一次衝突後的道歉調整磨合。不只是我,孩子也是如此不停地改變、努力適應著照顧者和這個宛如外星球的世界。

  然後我們慢慢有了默契,他交上全心的信任,我也想為了他成為更好的人。然後我們手牽著手,走過日常的大街小巷,拉著行李旅行到遠方。我蹲下身與他同高,或將他抱起與我並肩,只為了看見彼此眼中的風景。在牆壁刻上新一年的身高線,為發現每一個上帝賦予他的特質而欣喜,一起拼湊出有我們身影參與其中的生活圖像。

  現在我不再自責或懊惱當初沒有發生的那些感動,因為後來的我,已經經歷了無數次為人父母的快樂滿足和與孩子的精心時刻。每一天睡前,我會親他們的額頭,在他們耳邊說「媽媽很愛你」,輕聲但堅定的。

  「可以愛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嗎?」如果有人問我。

  我會說,「血緣不是親情唯一的答案。」

  愛是一個願意的決定。愛可以經由經營累積,也會在傷害中耗損,所以需要我們持續用真心去善待,去珍惜。而這也才是所有關係得以穩固的根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倚的沙龍
61會員
57內容數
林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21
通過收養資格審查後,我們帶著期待又緊張的心情,準備等待孩子的到來。在這天之前,社工反覆確認過我們的收養期待。在收養法規還不明確的年代,收養父母通常是憑藉「眼緣」選擇孩子,到育幼院看一看感覺一下來決定,有時候這種直覺很準,像是一種和孩子之間的感應,往後也真的開啟美好的緣分。但在法規改了之後......
Thumbnail
2023/06/21
通過收養資格審查後,我們帶著期待又緊張的心情,準備等待孩子的到來。在這天之前,社工反覆確認過我們的收養期待。在收養法規還不明確的年代,收養父母通常是憑藉「眼緣」選擇孩子,到育幼院看一看感覺一下來決定,有時候這種直覺很準,像是一種和孩子之間的感應,往後也真的開啟美好的緣分。但在法規改了之後......
Thumbnail
2023/03/19
這個世代對於收出養的態度,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它不再是個難以啟齒的秘密,不再專屬於傷痛和缺憾。就像一般的家庭,他們的喜怒哀樂也需要出口和共鳴。近年有很多圍繞在收養主題的電影,從生父母、養父母、孩子、到收養機構,都有不同程度的著墨。
Thumbnail
2023/03/19
這個世代對於收出養的態度,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它不再是個難以啟齒的秘密,不再專屬於傷痛和缺憾。就像一般的家庭,他們的喜怒哀樂也需要出口和共鳴。近年有很多圍繞在收養主題的電影,從生父母、養父母、孩子、到收養機構,都有不同程度的著墨。
Thumbnail
2022/11/13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2022/11/13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自己到底有沒有母愛?相信這是不少女性存在的疑問,特別是面對是否要生孩子時,更會反覆思考這個問題。
Thumbnail
自己到底有沒有母愛?相信這是不少女性存在的疑問,特別是面對是否要生孩子時,更會反覆思考這個問題。
Thumbnail
說到帶孩子相信媽媽們肯定三天三夜講不完,每位媽媽從新手到老手,這個過程中各種心路歷程,其實都將滋養我們也更豐富自己的人生。 #媽媽經#育兒之路#少女#輕熟女#熟女 #全職媽媽#職場媽媽#自我成長#婚姻 #女性#親子關係#母女相處 ⋯⋯⋯⋯續⋯⋯⋯⋯⋯
Thumbnail
說到帶孩子相信媽媽們肯定三天三夜講不完,每位媽媽從新手到老手,這個過程中各種心路歷程,其實都將滋養我們也更豐富自己的人生。 #媽媽經#育兒之路#少女#輕熟女#熟女 #全職媽媽#職場媽媽#自我成長#婚姻 #女性#親子關係#母女相處 ⋯⋯⋯⋯續⋯⋯⋯⋯⋯
Thumbnail
之前在專題介紹中有提到每個月都會更新1、2篇【誠實媽媽經】,但2月對這個分類特別沒有靈感,很多篇都寫了一半就停下來,就這樣一個月過去居然沒有更新,讓我覺得自己母湯,決定來整理一下當了將近四年媽媽的心得。
Thumbnail
之前在專題介紹中有提到每個月都會更新1、2篇【誠實媽媽經】,但2月對這個分類特別沒有靈感,很多篇都寫了一半就停下來,就這樣一個月過去居然沒有更新,讓我覺得自己母湯,決定來整理一下當了將近四年媽媽的心得。
Thumbnail
最近我就犯了這樣的錯,見到朋友出生滿六個月的嬰兒抓破頭皮流了血,就關心的問要不要擦藥,朋友感激地回說「啊~對!得趕緊擦藥,不然我婆婆看到了,又要唸我沒照顧好孩子。」我一時之間真的很想敲打自己的腦袋瓜,因為即使朋友隱藏的再好,我也還是感受到了一絲「屬於媽媽的自責」。
Thumbnail
最近我就犯了這樣的錯,見到朋友出生滿六個月的嬰兒抓破頭皮流了血,就關心的問要不要擦藥,朋友感激地回說「啊~對!得趕緊擦藥,不然我婆婆看到了,又要唸我沒照顧好孩子。」我一時之間真的很想敲打自己的腦袋瓜,因為即使朋友隱藏的再好,我也還是感受到了一絲「屬於媽媽的自責」。
Thumbnail
這一陣子密切地準備一些親職講座的演講,免不了需要自我介紹。而我和親職教養掛上勾,不僅是我的專業,更因為我也一位母親。我重新思索:幹嘛要有小孩? 第一,當然是我很喜歡孩子!我喜歡孩子的天真無邪、不受拘束!也喜歡孩子回應的愛是可以那麼地無條件。和他們互動是那麼的真實和單純。 另個自私的理由
Thumbnail
這一陣子密切地準備一些親職講座的演講,免不了需要自我介紹。而我和親職教養掛上勾,不僅是我的專業,更因為我也一位母親。我重新思索:幹嘛要有小孩? 第一,當然是我很喜歡孩子!我喜歡孩子的天真無邪、不受拘束!也喜歡孩子回應的愛是可以那麼地無條件。和他們互動是那麼的真實和單純。 另個自私的理由
Thumbnail
沒有人是天生會當媽媽的,母愛是種天性誤導了很多人,傳統的主觀意識,總是把養兒育女的重擔給了媽媽,小孩有任何問題,全部推給媽媽,自己當媽媽之後,我才體會到照顧神獸是全世界最辛苦的工作......
Thumbnail
沒有人是天生會當媽媽的,母愛是種天性誤導了很多人,傳統的主觀意識,總是把養兒育女的重擔給了媽媽,小孩有任何問題,全部推給媽媽,自己當媽媽之後,我才體會到照顧神獸是全世界最辛苦的工作......
Thumbnail
嚴格說來,我覺得自己並不是很有母愛的人,至少不是有天生「內建母愛」的那種。第一次聽到心跳聲、第一次胎動、第一眼見到小孩、抱到小孩的瞬間。那種大家會激動到落淚的畫面,都沒有在我身上發生。我的感受大概只能歸類在「新奇」,有一種「喔喔~傳說中的那一刻來了!」的感覺
Thumbnail
嚴格說來,我覺得自己並不是很有母愛的人,至少不是有天生「內建母愛」的那種。第一次聽到心跳聲、第一次胎動、第一眼見到小孩、抱到小孩的瞬間。那種大家會激動到落淚的畫面,都沒有在我身上發生。我的感受大概只能歸類在「新奇」,有一種「喔喔~傳說中的那一刻來了!」的感覺
Thumbnail
懷孕時去的婦產科醫院,位在大樓裡的三樓,其他樓層則分別是小兒科、產房。我記得,每一次去產檢時,總喜歡觀察那些夫妻臉上的表情,多半都是一種期待的神情,可是,到了小兒科,好像一切都變了,開始許多苛責孩子的聲音,頻頻出現。
Thumbnail
懷孕時去的婦產科醫院,位在大樓裡的三樓,其他樓層則分別是小兒科、產房。我記得,每一次去產檢時,總喜歡觀察那些夫妻臉上的表情,多半都是一種期待的神情,可是,到了小兒科,好像一切都變了,開始許多苛責孩子的聲音,頻頻出現。
Thumbnail
生下後,從身體的恢復,到帶孩子的種種,每一個過程,都像是不斷歸零的碼表,無論你前面衝得多快,只要一下,就會被按下開關,重新來過,那樣的辛苦,令我很難想像,母親是如何拉拔我們長大的。
Thumbnail
生下後,從身體的恢復,到帶孩子的種種,每一個過程,都像是不斷歸零的碼表,無論你前面衝得多快,只要一下,就會被按下開關,重新來過,那樣的辛苦,令我很難想像,母親是如何拉拔我們長大的。
Thumbnail
【生小孩前】 這句話,有很多媽媽會對可能沒有結婚生小孩的人說, 以前我也聽過(不是對我說啦!) 真的當時白眼真的要翻到後腦勺了!心想沒當過父母 但是我從事教育業也好一陣子,也放了不少心力進去, 總是覺得這種媽媽真的自以為是! 【生小孩後】 現在就算我只是爸爸(還不是辛苦的媽媽),我都可以肯定的說 :
Thumbnail
【生小孩前】 這句話,有很多媽媽會對可能沒有結婚生小孩的人說, 以前我也聽過(不是對我說啦!) 真的當時白眼真的要翻到後腦勺了!心想沒當過父母 但是我從事教育業也好一陣子,也放了不少心力進去, 總是覺得這種媽媽真的自以為是! 【生小孩後】 現在就算我只是爸爸(還不是辛苦的媽媽),我都可以肯定的說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