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夫妻關係是這樣的,互動的時候像朋友,相處起來是家人,關上門來單獨對談,就是你儂我儂、相依相偎的情人。
可是這個世界上的人以千萬計,無論是個性、內在,亦或是潛意識裡暗藏的情緒都太多,我們無法清楚的辨別自己是哪一種,更何況去辨別他人?性或愛,都需要摸索窺探,然後學習。這裡的學習也可以被稱作為『實習』。而實習的方法就更繁複了。有人寧可以身試法,選擇一頭栽進以至於撞的頭破血流,但也有人總是一二三、木頭人,敵不動我不動,願意停下腳步仔細聆聽他人的建議,甚至過頭。而冷靜下來,閱讀許多心理學家與諮商師的書,也是其一。
創作時,我向來都喜歡寫都會愛情裡頭女人對愛的歇斯底里。她們冶豔、她們瘋狂,她們粉身碎骨不惜一切的豪取賒奪自己臆想中的愛情。可以為情所困,也可以為情所苦,更可以為情拋頭顱灑熱血。乍看之下,陷入婚姻裡頭的男女,尤其是妻子的身份,往往取決於她們是否感受到『不捨』與『不甘心』,來決定是否緊握最後一根即將壓垮理智的稻草。如果還能猛採煞車,不至於失控,那麼如此看來,在愛的憧憬裡頭,鬥智或鬥那一口氣,自尊心在較量裡頭,就會明顯遜色許多。
我最喜歡鄧醫師其一章節裡頭,提到人在面對擇偶條件時,往往會專注在自己缺失的那一部份,當面對一個個性與自己截然不同,認知、身份地位,家庭背景迥異的人時,一股莫名被吸引,無法自拔的魅力與費洛蒙就會佔據理智思考。也就是說,所謂的一見鍾情,就是心底深處那個被壓抑的自己被眼前的人徹底喚醒。乖巧的人也想叛逆、獨立的人也想依賴,浪蕩的人也想樸實平靜有所歸依,落落大方的人其實也會使小心眼,玩心機。
鄧醫師的論述簡直令人恍然大悟,相信許多人看了也會自省許久,甚至把它套入身旁每一個所知的案例裡頭。我認為這是常態,但也非定律,亦可破解,因為只要夠了解自己,就不至於陷入這個『迷失漩窩』。
我們當然可以愛,尤其是面對真愛,放膽的去做、去追,甚至去憐憫以至於彼此改變,期待被輔助、甚至被呵護。但人總是有劣根性,我們沒辦法輕易的說服自己與他人依照自己的想像去成長。因為愛,所以任何事情都可以風雨無阻。愛不光是衝動,更多的是戒律與包容。攤開那些傷疤來看,會發現每一次的失敗其實都暗藏著以往自我內心深處那一塊不能被碰觸的脆弱,甚至是無法被接受的批評與譴責。例如:丈夫是一個凡事認真謹慎的人,當初欣賞他的亦步亦趨、穩紮穩打,所以勸自己放下操心嫁給他。可是婚後他的過度介入、牢騷,叮嚀指教,把以往自己成長時所經歷的所有的生活規律與步驟打亂,硬是要套下他所要的規矩與圈套,妳被迫改變,要從新適應新的習性,卻搞得自己不像人、鬼不像鬼,還要被指責,「誰叫妳過去生活不上心!妳應該改變,才能像我一樣。不是嗎?」
即使我們內心深處的確是嚮往如先生般小心翼翼的有條有序,可是妳終究不是那樣的人,因為成長的過程中,妳就是刻意避免了走上這條路。不想太束縛,不想被約束,想好好的放鬆一下,偶爾小偷懶,過過平庸的小日子,彷彿也可以,無傷大雅。又或許,妳只是欣賞這樣的性格,好讓彼此的生活可以互補──也就是說,妳只是渴望他的小心、實事求是,謹慎的態度為妳的生活加分,而不是想讓他『徹底扭轉與改變』妳自己。
一個偷懶想加分的人,與一個認為自己吃虧的人,相處起來怎麼可能會融洽?兩個和尚已經爭水喝了,不用第三個和尚出現,就有可能爭的面紅耳赤、大打出手,更何況第三個和尚若出現──父母公婆姑嫂叔姪甚至於遠房親戚。
不去妄想掌握、捏塑,改變他人,我認為是鄧醫師此書裡面要溫和的訴諸給各位的觀點。過往的婚姻強調著『只羨鴛鴦不羨仙』、『夫妻本是同林鳥』,但是當神仙就是比當凡鳥好,而成為一隻俐落、且能乘風而飛,渡海過冬的鳥,才有資格繼續在達爾文裡的進化論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拔得頭籌,擁有掌握未來的可能。
當我們能夠先照顧好自己,就不用整天緊瞅著對方是不是夠在意自己,夠不夠強壯,是不是超人,整天唉聲嘆氣、怨天尤人。好的關係裡頭,是相輔相成。放手的成全對方,我們才有餘力照顧身旁的枕邊人,『有你,更能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