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點錢,你有車嗎?
時間是 1959 年,距離二戰只過了 14 年。當年在戰場上的年輕士兵們正逐漸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美國則迎來空前的經濟起飛,成為世界頂尖的「超級大國」(Superpower)。
平均收入提高,讓大眾開始有消費的本錢,也更注重生活品質。戰後嬰兒潮(Baby Boom)導致許多中產階級小家庭出現。也間接讓「汽車」逐漸從奢侈品轉為民生必須品。
當時,美國市面上最常見的汽車款式是「肌肉車」。所謂肌肉車,就是塊頭要大,排氣要大,功率要大,大就是唯一真理。每一年的新車都比前一年的舊款還要更大。
肌肉車大歸大,耗油量卻也驚人。對於那些剛想買車的小家庭就不是什麼好選擇了。精打細算的他們,對汽車的需求應該是:
福斯金龜車,與他的設計師:費迪南德·保時捷。(Source)
恰巧,福斯金龜車(Volkswagen Beetle)完全能滿足這些條件。唯一的問題是:這是一輛納粹的車。
深得元首喜愛,一台「人民的車」。
福斯金龜車是由保時捷創辦人費迪南德所設計。1930 年代,希特勒希望能夠讓德國每個家庭都有一輛車,這台車必須載得下一家五口(兩大三小),要有時速 100 公里,並且足夠便宜。
獲得納粹德國政府支持,費迪南德將這台車化為現實,從 1938 年開始生產。福斯金龜車又被稱為「人民的汽車」。不只是因為便宜,更因為研發者對設計、品管的堅持,金龜車的結構和引擎非常堅實,相當長壽。
戰後,飽受戰火摧殘的西歐正百廢待興,金龜車的超高 C/P 值剛好能滿足民生所需,成功熱銷。現在美國也出現類似的市場需求了,但它真的有機會賣進美國嗎?
遇事不決,廣告解決。
回到美國,幾乎沒有一家汽車代理商看好金龜車。一是因為它奇怪的外型,與肌肉車的美感截然不同,又是台小車;其二則是它純正的納粹血統。哪個美國人能夠接受昔日死敵的產品啊?
然而,一家小型廣告公司卻決定接下這個不可能的任務,這間公司叫做 DDB(Doyle Dane Bernbach),當時成立剛滿 10 年。
做出決定的人是 DDB 的老闆 Bill Bernbach。
雖然金龜車是塊燙手山芋,客戶的預算又不高,但當時 DDB 的規模也不大,而每一個汽車廣告對代理商都是重大機會,如果能順利做成,或許 DDB 就能因此飛黃騰達。
Bill Bernbach 將這個難題丟給藝術執導 Helmut Krone,自己負責監督。全公司都沒人能搞懂老闆幹嘛接這個案子,Helmut Krone 也不例外。另一位藝術執導 George Lois 甚至想把客戶送來的樣品車撞爛。
Think Big?
當時,美國主流的汽車廣告仍然非常樣板,如果要做 TVC,就請一位當紅女歌星唱洗腦旋律的口水歌。如果做印刷,就以豪宅莊園作背景,擺張「又大又鮮豔」的彩色汽車圖畫。
早在 1950 年代,他們就知道汽車廣告的重點就是「奢華感」,至少市場反應顯示:所有消費者都愛這味。但很顯然,這玩法並不適用於外型既小又獨特,更講究 C/P 值的金龜車。
1952 年,雪佛蘭汽車(Chevrolet)聘請當時最紅的女歌手 Dinah Shore為自家廣告獻唱一曲,這首歌很快便家喻戶曉,也成為歌手的代表作:“See the USA in your Chevrolet”(在你的雪佛蘭裡看見美利堅)。
在那個年代,有「愛國」、「支持本地」這類精神的廣告仍然很有效。對金龜車深感絕望的 Helmut Krone 一度想破罐亂摔,也做類似這樣的內容。試圖幫它洗洗血統,讓金龜車可以「美國化」。
當然,這個點子被 Bill Bernbach 否定了。事實上,雖然 DDB 這間廣告公司在當時的規模不大,但卻跟其他對手很不一樣,他們已經先一步察覺到,廣告行業的未來決定在「創意」。他們也已經憑此成功為許多中小型客戶破局。
經過一番掙扎,Helmut Krone 最終還是重新振作,回頭看看金龜車吧,秉公而論,這真的是一輛很棒的車,只是有必要讓消費者用不同方式看待它。於是他提出了一個新想法,文案 Jullian Koenig 則幫忙把這個想法濃縮成兩個字。
整個廣告版面幾乎都是空白的,只有一台小小的金龜車;這則廣告與當時其他汽車廣告完全不同,它成功吸引世人討論。
這廣告很不尋常,在那個汽車廣告講究「越大越美」的年代,金龜車廣告反其道而行,不只小,更是小的過分。這麼做反而創造了兩項獨特優點。
1. 不走尋常路,抓住眼球。
若與當時其他的汽車廣告相比,這則廣告當然很鶴立雞群:它不僅背景單調,更反其道而行地縮小產品,甚至採用黑白印刷。看似「低調」的反常做法,卻成功將當時其他廣告的風頭都蓋過了。
一方面,以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台小小的金龜車反而成為畫面中的最大重點,引發好奇心;而視線也會不由自主地被引導聚焦在車身。簡言之,這則廣告很吸睛。
2. 化劣勢為優勢,「小」有小的好。
另一方面,金龜車確實小得驚人,在當時如同異類,也是車商原先認為消費者不會買單的主因之一。“Think small” 不但不加遮掩,更凸顯這項特質,可說是「揚短補長」。
配合下方的文案,「因為小,所以省油。」消費者可以很直觀感受到:這是一台高性價比的車,也是一台精打細算的人都該考慮的車。
事實上,金龜車本來就是輛好車,不然就不可能在歐洲熱銷了。只是車商和外界難免已經被大車為主的思維框架住。但對於那一大批潛在的中產階級消費者們,這則廣告正是說中了他們心坎。
最終,這則以創意贏取眾人目光的廣告,似乎也成功讓大眾忘了追究金龜車的身世背景,因而為福斯順利開啟北美市場。
由 Jullian Koenig 寫下的這兩個字,成為後世廣告人不可不知的金句。“Think small” 為廣告界帶來難以想像的影響,它引發「創意革命」,也為廣告業界豎立新行規。
在 “Think small” 之後,DDB 又接連為福斯金龜車做了許多頗受好評的經典廣告,這些廣告顛覆昔人的想像,也為 1960 年代美國廣告業的黃金時期揭開序幕,DDB 一戰成名,後來更成為美國最大的 4A 廣告公司之一。
“Think small” 與一系列 Campaign 也被雜誌《廣告時代》(Ad Age)評價為: 「20 世紀最偉大的廣告。」
而在許多廣告人心目中,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廣告,沒有之一。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廣告狂人》(Mad Men)的忠實粉絲,那你肯定看過這個片段:
我第一次看到這則 ”Think small“ 是在《
廣告行銷自學聖經》。那時的我是個對廣告很感興趣,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小白;即便是在 21 世紀的今天,首次看到這則廣告,仍然大感驚豔。
看完這則廣告,我的想法是:
- 好的創意,才能成就好的廣告。(這是廢話嗎?我認為不是,因為這真的很重要。仔細回想:最近有哪一支廣告令你印象深刻的?為什麼呢?)
- 出色的創意,多半源自於深刻洞察、挖掘自己的產品;金龜車的優點是經濟性,這點其實在 “Think small” 中也被一再強調。
- 要做足市場和消費者調查,例如車商看輕金龜車,卻忽視潛在消費者的巨大潛力。目標消費者很重要,要做出體貼他們的廣告。
- 並且不要被既有的框架標籤限制住,例如「金龜車很醜」、「金龜車太小了」。如果連自己都被牢牢框架了,那根本也不用做廣告了。
廣告其實很美,也具有令人難以想像的力量,這就是我想成為廣告人的原因。
看到這裡,你總共讀了 3000 個文字,謝謝你的閱讀!
文化|設計|電影|廣告|時事|行銷|觀點
我是 ANDREHUNG, 歡迎追蹤「安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