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地安撫正在生氣的人?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我有一位在教育部服務的朋友曾經告訴過我這麼一個案例(當然,沒有指名道姓):以前某位教育服務役的役男在國小服役的時候,由於他非常的具有親和力,因此和許多小朋友結為了好朋友。而其中,有一位小女生就常常跑到役男執勤的地方找他聊天。

某天,當役男來到崗位上時,發現小女孩已經坐在他的位置上,並且看上去滿臉不高興,於是便問她:「怎麼了?」。於是,女孩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她的爸爸如何對她不好。說完,役男想要安撫女孩,於是便對她說:「...妳知道,妳的爸爸其實並沒有惡意,他只是為了妳好...」。不料,女孩突然勃然大怒:「我還以為你會懂我!」。說完,便跑了出去。之後,懷恨在心的女孩甚至跑去和師長告狀說那名役男性侵他,最後導致了該役男惹上了刑事糾紛...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呢?那是因為這名役男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和正在氣頭上的小女孩溝通;再加上女孩的心智還不成熟,無法妥善的處理自己的情緒反應,所以才導致了這樣的慘況。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上有時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雖然後果可能沒有這個役男的例子嚴重):原本想要讓一個正在生氣的人平靜下來,結果用錯了方法,最後反而使對方和自己吵了起來,甚至演變成暴力衝突!因此,在安定他人情緒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特別注意,並且認知到做這件事情其實是需要小心處理的。

那麼,要如何才能正確的讓一個人氣消呢?

首先,想要正確安撫正在生氣的人,我們就必須先瞭解『生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生氣,是一種具有攻擊性的情緒,而且通常會有一個或多個很明確的『攻擊對象』。也就是說,當我們憤怒時,通常會在心中清楚的區分所謂的『我方陣營』與『敵方陣營』。對於『我方陣營』的人,通常我們對他們的依賴感會加重(所以有些人在生氣時,會特別想找朋友訴苦或抱怨);而對於『敵方陣營』,則展現出強烈的攻擊意識或行為。同時,憤怒的情緒會降低一個人的理性思考,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常都不會 / 無法考慮到『攻擊的後果為何』或者『對方說得有沒有道理』這種需要理智分析的問題。

另外,要注意的是當某人正在氣頭上時,會傾向去為自己的攻擊欲望找一個『發洩出口』。而當引起某人生氣的人事物不在他的攻擊範圍時,這個人很可能就會把自己的攻擊對象轉移到其他(相關或不相關的)人事物身上,而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牽怒』。

知道了這些之後,我們提供以下幾個原則供讀者參考。大家在安撫別人之前,可以依著這些原則行動:


1. 千萬不要把自己擺在敵方陣營!

在和一個憤怒的人溝通時,最最最最最忌諱的事情,就是把自己擺到『敵方陣營』,讓自己看起來好像是在幫敵方說話(這裡強調很多次最,因為真的非常重要)。文章中所述的那位役男就是犯了這個嚴重的錯誤,最後導致了自己成為被攻擊的對象之一。

基本上,無論你的觀點再正確或再有說服力,只要對方認定你是站在敵方那一邊,溝通基本上就終止了。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持續和正在氣頭上的一方進行有效溝通,那就切記,千萬不能說出對敵方有利的話!


2. 把『生氣的情緒』和『生氣的原因』分開處理:

當一個人處於憤怒模式時,他的理性思考能力是下降的。若是在這時候和他分析一堆『你會生氣的原因是什麼』、『應該如何化解和對方的衝突』等問題,想必那個人也是聽不下去的。這時,可以『讓對方先把生氣的情緒發洩完畢,再來理性探討應該如何處理、解決目前的狀況』,如此才會取得比較好的成效。


3. 很多時候,等待就好了,並不需要特別做什麼:

其實,在很多例子中,要解決一個人的憤怒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拿出耐心來『等待』對方氣消。我們可以靜靜地陪在他們身旁,傾聽他們的抱怨(如果他們願意開口),並且防止他們在發洩時誤傷自己,但是並不需要再多做什麼。事實上,我們往往會發現,在這種情況下反而容易多說多錯、多做多錯;一個不小心,我們可能就成為了對方的攻擊目標!


4. 如果不會處理,千萬不要硬來: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如果自己真的沒有自信可以處理好對方的憤怒,那麼不如讓對方一個人冷靜冷靜,或者交給專業人士處理(如果情況很嚴重),千萬不要把事情硬攬到自己身上。以那個役男的例子來說,比較好的行動是把小女孩交給專業的輔導老師處理,這樣無論是對自己或對方都有比較好的保障。


總之,在處理憤怒情緒時,我們一定要有危機意識:安撫正在氣頭上的人其實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如果我們對於如何安撫他人沒有把握,那麼就千萬不要自己冒然行動,以免幫不成別人還惹禍上身!

---------

希望本文的內容能對大家有幫助,也歡迎在留言處分享自己的看法。另外,可以透過以下連結使用我們的服務【鍵多識廣】和【鍵盤萬事屋】喔!

【鍵多識廣】https://www.neurozo-innovation.com/kcr

【鍵盤萬事屋】https://www.neurozo-innovation.com/kcr-house

最後,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
祝,心想事成!

---------

《鍵盤諮詢室 KCR》

『正因為是鍵盤俠,所以才更應該負責任!』

網路的力量無遠弗屆,我們相信,這樣的力量應該被用來幫助他人,而不是製造問題。因此,我們創建了這個平台,希望幫助大家解決生活上的各種疑難雜症。

歡迎參訪我們的主網站:https://kcr2019.pixnet.net/blog;在那裡有更多分享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鍵盤諮詢室 KCR的沙龍
5會員
8內容數
2021/02/03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則名為『北風與太陽』的伊索寓言:『北風和太陽為了一較高下,便相約看誰能讓路人脫下身上的大衣。結果,北風越是使勁吹,路人就把自己包的越緊;而當太陽露臉時,路人反而自然而然地脫下了大衣。』這個故事訴說了『以退為進』的道理:有時,強求事情按照我們的期望發展,反倒會造成反效果...
Thumbnail
2021/02/03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則名為『北風與太陽』的伊索寓言:『北風和太陽為了一較高下,便相約看誰能讓路人脫下身上的大衣。結果,北風越是使勁吹,路人就把自己包的越緊;而當太陽露臉時,路人反而自然而然地脫下了大衣。』這個故事訴說了『以退為進』的道理:有時,強求事情按照我們的期望發展,反倒會造成反效果...
Thumbnail
2020/05/19
本集來分享十句發人深省或具有啟發性的句子,不限主題: 1. 不要與你的負面情緒為敵,要和它們做朋友,因為它們告訴你的東西往往比正面情緒更多 ...
Thumbnail
2020/05/19
本集來分享十句發人深省或具有啟發性的句子,不限主題: 1. 不要與你的負面情緒為敵,要和它們做朋友,因為它們告訴你的東西往往比正面情緒更多 ...
Thumbnail
2020/04/24
在上一篇關於自由職業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自由職業的定義、好處與壞處、從事自由職業的理由、以及入行前所需要進行的準備等;而在這裡,我們將進一步討論大家最重視的一個問題:自由職業者的案子到底從何而來?那麼,就讓我們開始吧!
Thumbnail
2020/04/24
在上一篇關於自由職業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自由職業的定義、好處與壞處、從事自由職業的理由、以及入行前所需要進行的準備等;而在這裡,我們將進一步討論大家最重視的一個問題:自由職業者的案子到底從何而來?那麼,就讓我們開始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生氣時,若能以理解自己內在需求為先,再體察他人的感受與需求,便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達怒氣。這種非暴力溝通的方法,強調的是真摯且充分地表達怒氣,而不是單純地責怪對方。 首先,我們需要區分「刺激」與「原因」。一般來說,當我們生氣時,容易直接歸咎於對方的行為,認為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生氣時,若能以理解自己內在需求為先,再體察他人的感受與需求,便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達怒氣。這種非暴力溝通的方法,強調的是真摯且充分地表達怒氣,而不是單純地責怪對方。 首先,我們需要區分「刺激」與「原因」。一般來說,當我們生氣時,容易直接歸咎於對方的行為,認為
Thumbnail
在某次線上團體,在每個人輪流說話時,輪到有個成員,她說今天想分享和男友發生的一個事件,她覺得心情很複雜,想請大家幫忙整理她的感受及需要,事前問過她的男友,在她身旁的男友也同意在這個團體裡討論。 當她說著事件的經過,我問她這裡面有哪些感受,她說有不理解男友為何這麼做的困惑、對男友發怒的害怕、對自己無法
Thumbnail
在某次線上團體,在每個人輪流說話時,輪到有個成員,她說今天想分享和男友發生的一個事件,她覺得心情很複雜,想請大家幫忙整理她的感受及需要,事前問過她的男友,在她身旁的男友也同意在這個團體裡討論。 當她說著事件的經過,我問她這裡面有哪些感受,她說有不理解男友為何這麼做的困惑、對男友發怒的害怕、對自己無法
Thumbnail
生氣並沒有不好,但你要知道在氣什麼。情緒講的愈準,對方愈知道你要幹什麼。溝通是互動來的,但是只能從自己改起。
Thumbnail
生氣並沒有不好,但你要知道在氣什麼。情緒講的愈準,對方愈知道你要幹什麼。溝通是互動來的,但是只能從自己改起。
Thumbnail
孩子有情緒,大人如何保持冷靜? 首先,不可能冷靜。要先認知這一點。 因為情緒會傳染,他無理暴怒,你當然也會不爽。 大人要學的是「縮短情緒被激化的時間」。 就是你也氣了,但是你很快知道什麼事發生了,然後緩解,做比較適合的處理。
Thumbnail
孩子有情緒,大人如何保持冷靜? 首先,不可能冷靜。要先認知這一點。 因為情緒會傳染,他無理暴怒,你當然也會不爽。 大人要學的是「縮短情緒被激化的時間」。 就是你也氣了,但是你很快知道什麼事發生了,然後緩解,做比較適合的處理。
Thumbnail
當我們「快抓狂了」,那就是行為路徑已經在我們無法控制的狀況下直奔身體動作,我們只能煞車!停!注意!覺察!逆回去想! 該如何對話?充滿安全感的對話?達到共同目的的對話?成為關鍵對話?#開口就說對話 是本值得反覆練習的好書
Thumbnail
當我們「快抓狂了」,那就是行為路徑已經在我們無法控制的狀況下直奔身體動作,我們只能煞車!停!注意!覺察!逆回去想! 該如何對話?充滿安全感的對話?達到共同目的的對話?成為關鍵對話?#開口就說對話 是本值得反覆練習的好書
Thumbnail
「靠!他這樣太可惡了吧!這件事情絕不能這樣放過他!」 我想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有像上面這樣的經歷。你自己都能很好的處理負面情緒,但身邊的人遇到事件時,你想幫他出口氣卻頻頻被阻止。 「算了啦...遇到這種事情算我自己衰」 「所以你不追究?你就這樣任由他繼續囂張嗎?」你瞪大眼睛問。
Thumbnail
「靠!他這樣太可惡了吧!這件事情絕不能這樣放過他!」 我想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有像上面這樣的經歷。你自己都能很好的處理負面情緒,但身邊的人遇到事件時,你想幫他出口氣卻頻頻被阻止。 「算了啦...遇到這種事情算我自己衰」 「所以你不追究?你就這樣任由他繼續囂張嗎?」你瞪大眼睛問。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大家是否有遇過當自己生氣時,旁人冷不防一句話讓你的怒火燃燒得更加旺盛?看似安慰的話語卻充滿批評與諷刺,甚至讓人覺得冷眼旁觀不被同理?
Thumbnail
大家是否有遇過當自己生氣時,旁人冷不防一句話讓你的怒火燃燒得更加旺盛?看似安慰的話語卻充滿批評與諷刺,甚至讓人覺得冷眼旁觀不被同理?
Thumbnail
請問你相信以上這句話嗎?你有多相信呢?真的很堅定相信嗎?還是像我一樣,只是表面上相信而已? 在發生衝突的那一刻,在面對生氣出現的那一刻,在被恐懼和委屈淹沒的那一刻,你還是真的非常相信,生氣是正常的,生氣是可以存在的?坦白說,在那一刻的我,原來真的很難相信生氣正常,甚至無意識地漠視生氣的存在。 我想起
Thumbnail
請問你相信以上這句話嗎?你有多相信呢?真的很堅定相信嗎?還是像我一樣,只是表面上相信而已? 在發生衝突的那一刻,在面對生氣出現的那一刻,在被恐懼和委屈淹沒的那一刻,你還是真的非常相信,生氣是正常的,生氣是可以存在的?坦白說,在那一刻的我,原來真的很難相信生氣正常,甚至無意識地漠視生氣的存在。 我想起
Thumbnail
男子想要安撫生氣的女孩,結果竟被告性侵! 這其中發生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男子想要安撫生氣的女孩,結果竟被告性侵! 這其中發生了什麼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