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熱
一大早在鬧鈴聲中醒來,才發現自己回來這個世界的感覺。(很莊周夢蝶感,也很全面啟動感,不知道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世界。)
夢裡的自己好像殺了幾個人,還被家人一陣撻伐:
但殺人的方式好像很巨人對小蟲感,且好像為什麼要殺也不知道。
不過上面打了一小段,也只是一段描述,真正想說的只是:
每次會做這種夢,都好像是因為被熱醒。(鬧鈴都還沒響)
──────────────────────────────────
某朋友的動態上放著一段烏漆嘛黑的照片,說到「最近末日感極重,疫情爆發、缺水缺電。」
想想好像真的是如此。(尤其停電,四天竟然就兩次)
關於用水、用電,以及和COVID19有關的新生活方式,大家的想法可能又要再改變不少了。
二、自由
一大早被熱醒後,滑了幾分鐘手機,發現一位久違未聯絡的朋友回覆了自己臉書的近況分享,才發現他LINE換了:
不過自己的臉書公開推文大概幾百年才會發布一次,所以幾百年後他才想到我。
結果因為這個想法,突然又檢視了和這個朋友之間的關係,然後突然有一種很妙的感覺。
基本上認識了年數,好像都比許多小朋友年紀大了,但關係好像一直都維持得差不多,就久久(是真的很久)會突然想到對方一次而已:
就一般人的成語來說,是叫做「點頭之交」。
但「點頭之交」的描述用在這段關係,又似乎有些怪怪:因為也不是隨便敷衍的關係。
那種感覺比較像是古代還沒有手機或網路的時代,朋友之間,久久用一次固定式電報(?)或電話連絡一次的感覺。
然後,因為機會難得,當次會很積極地投入在當次的社交:
多加點現代元素說法,可能可以叫做積極使用「彼此之間久久累積」的「社交額度」。
然後花完了,就又再次投入各自的生活,回到自己最真實的當下,面對的都是實際會碰到的事情和人:下次再見:又是好久好久之後。
PS:前幾年還固定一年會真實碰到一次,結果去年因為疫情中斷,該次的配額就跳過了。
而這段關係,就自己的人生來說,就是「萬事萬物總不是表面所看到的那樣」的註解。
某種角度來說,這樣才是真真正正的自由:不管是物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是。
──────────────────────────────────
現今缺水、缺電,以及疫情的爆發,總讓人湧升負面情緒,甚至在牽涉到政治後,情緒更加高漲。
而種種負面情緒的前提,是因為我們習慣了現今用水用電的方便性,所以一旦這種方便被打破了,就會心生不滿。
打這些話的目的,並不是就要求人民逆來順受地接受供水、供電目前的問題,反而只是覺得「不要被既定(有)的價值觀(想法)給框住了」:
我們會不開心、會有情緒,也只是我們「習慣了」方便生活後「先入為主」地認為「本來」就該過這種生活。
但這一切都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
1.如果我們可以且願意去改變這種「方便生活被破壞」的情況,那種種「情緒」會轉變成「行動的力量」,而不會是困擾自己內心的來源。
2.如果我們無法或不願意去改變這種「方便生活被破壞」的情況,那種種「情緒」,就要習慣用「不要被既定(有)的價值觀(想法)給框住了」這句話來消彌(或是每個人都有其專屬消彌情緒的方式);或說「接受」。
總之,人無可避免一定會產生「情緒」,但這種情緒的產生,需要「再加工」,將之「轉化或消彌」。
PS:有些人或許會問「為什麼要這樣做?」,而這個問題,或許要改成「為什麼你要讓情緒一直留在心中(腦中)一部分,有事沒事就出來擾亂自己的生活?」
PS:(延伸)有些人的「情緒」,是選擇發洩在外在人事物身上的(並不是轉化成「中性」的行動力量,也不是「消彌」),有些人或許也會覺得這是宣洩情緒的一種方式。但或許看到這邊的人,可以體會看看,這種所謂「宣洩」情緒的方式,最終「真的有宣洩出去嗎? 」或者,是不是到頭來,「全部情緒又回到了自己身上,然後只能隨著時間慢慢地平息。」
而唯有這樣,人生才是「自由」的。
但如果可以的話,還是習慣「不要被既定(有)的價值觀(想法)給框住了」,這是在為了回到「人生自由」,比「情緒的產生」,更源頭、更根本的方式:
而這種「自由」,或許可以稱做「真真正正」的「自由」。
PS:而「不要被既有的想法(價值觀)給框住了」,其中的想法(價值觀),可能是自己已經接受的,也可能是從沒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