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逃避自由:自由人文讀書會《偽理性》系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曹立寬
這張是忘記拍大合照的替代方案

我們第二次讀書會在上週圓滿落幕了!依據書中的進度,我們分別討論了兩個主題:現代社會下的自由與孤寂,以及對科學的過度崇尚所造成的迷思。關於自由與孤獨的議題,書中主要闡述了弗洛姆(Erich Fromm)於《逃避自由》中的觀點,並加以分析和詮釋,而對於科學文化的反思則是20世紀科學哲學最核心的問題。本文將針對《逃避自由》的部分闡述。

不存在的「個人」

「個人自由」這個概念最早誕生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清晰獨立的個體意識,這在古代是不曾存在的,中世紀並沒有所謂「個人」的概念,社會秩序被視為自然秩序,信仰主宰一切,人隸屬於他的階級、群體與傳統,我們本身就只代表這些身份,並沒有獨立於這些角色之外的個人與自我。
從文藝復興開始,到啟蒙時代被發揚光大的個體精神,打破了封建階級,消除了宗教與君王無上的權威,給人們帶來自由。「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擁有自由意志,不被任何權威宰制」這種獨立而自由的理性之光照亮了整個西方世界。人們看似迎向了啟蒙的光明,但隨後幾百年來,各種災難也一一爆發,納粹與共產極權的崛起,逼迫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現代人真的獲得了自由嗎?

獲得自由同時也無比孤寂

依據佛洛姆的觀點,自由是有代價的,完全的自由也代表巨大的孤獨,因為古典意義的自由是消除限制,讓人獲得完整的獨立性,但在打破限制的同時,我們也把原先與社會的連結給一併消除了。古代社會透過信仰、血緣、傳統等方式,把人牢牢釘在他的「社會身份」上,沒有自由但卻有很強的連結感。因此自由的到來也代表這種連結的斷裂,人必須尋求新的連結以應對自身的孤獨感。

逃避自由

這個新連結必須建立在獨立個體的自發性行為下,否則就會導致逃避。但這談何容易呢?過去被賦予的一切信仰和義務全消失了,要靠自己的力量尋找自發性的連結,實在是強人所難,這種感覺就像從小習慣體制規範的學生,有一天突然出社會了,這些規範不再存在,但同時個人也感到無比迷茫,失去了生活目標。
這種空虛感所帶來的孤獨讓人難以承受,如果沒有找到方法建立新的正向連結(例如找到一個有價值感的工作或學習領域),那很有可能開始自我逃避,甚至企圖毀滅自身的自由,以尋求安全感。
現在許多人學著不喜歡的東西、做著不喜歡的工作,繁重的壓力奪走了他的自由,但他依然離不開這種狀況,除了生存壓力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安全感。這種因為孤獨而逃避的匱乏,不只使人放棄自由,甚至有可能出賣自己,去投靠新的威權勢力,以此讓自己獲得安全感與連結感,這也是佛洛姆認為許多自願投靠納粹的群眾,背後的心理動機。

資本主義下的從眾

除了逃避自由跟崇拜威權,《偽理性》書中更指出對權威的崇拜,不只是在政治領域中,更反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
如今我們身處在一個晚期資本主義社會裡,消費、廣告的氾濫與資訊爆炸的環境,帶來了自由多變的選擇,但同時因為社會並沒有給予人足夠的機會,去建立真正健康的自我價值,也導致現代人因為弗洛姆所說的孤寂感,加上資本主義的消費文化,使人們陷入一波又一波的集體從眾。
人們深怕自己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擔心跟別人不一樣,所以在社群媒體上不斷尋求關注、在學校或工作場合汲汲營營地追求群體認同,這些宏觀來說與無法面對內心孤寂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大家都想跟別人一樣,但就像哲學家海德格說的:「人們追求的這個「大家」是誰既是所有人,也不是任何一人。」因為沒有人是真實的自己,我們都只是跟隨名為「大眾」的虛幻形象的孤獨幽靈。
以上內容取自《偽理性》與《逃避自由》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也認同我們的理念,歡迎小額贊助,讓我們有更大的動力與能力產出更多不同的文章與計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系列專題將從教育的現代化這個議題出發,一同來探究現代教育的發展過程,以及現代教育與文化對我們的深遠影響。 同時也希望藉由回顧歷史發展,我們能在歷史的舞台上找到一個以人為本的教育與文化願景,以人文關懷的視角重新思考我們如何共創一個更加自由、健康且開放的教育與社會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由於過去長久的近現代思想傳統,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理性是明智的,而感受是反智的。也因此應該要理性的看待事情,避免被感受影響。然而這樣排除掉人對世界的實際感受與感知的思考方式,卻使得我們在很多時候因為壓抑自己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而與自己的真實心境越來越疏離,到最後甚至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感覺,失去了對世界最直
在開放空間討論的最後,我們談到現今主流教育,夠不夠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場幾乎一直認為是還不夠的,甚至有些人認為完全沒有。 108課綱 我們先從現在剛實行不久的108課綱談起,針對這件事,大家主要提出了三種面向的觀點,一是同意108課綱希望促成學習多元化,以及培養核心素養的理念,但認為它沒
學習者向前走Let’s Fly High致力於推廣以學習者為主體、人本與尊重每個人的學習與教育思潮,我們希望更多學生(青少年及青年)的主體性能被看見,有空間展現且被尊重,因此成立了這個組織。從自媒體與舉辦活動兩個方面入手,團隊開始運行以後,我們就準備著手舉辦第一場活動,經過團隊成員長時間的溝通,決定
由於過去長久的近現代思想傳統,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理性是明智的,而感受是反智的。也因此應該要理性的看待事情,避免被感受影響。然而這樣排除掉人對世界的實際感受與感知的思考方式,卻使得我們在很多時候因為壓抑自己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而與自己的真實心境越來越疏離,到最後甚至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感覺,失去了對世界最直
在開放空間討論的最後,我們談到現今主流教育,夠不夠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場幾乎一直認為是還不夠的,甚至有些人認為完全沒有。 108課綱 我們先從現在剛實行不久的108課綱談起,針對這件事,大家主要提出了三種面向的觀點,一是同意108課綱希望促成學習多元化,以及培養核心素養的理念,但認為它沒
學習者向前走Let’s Fly High致力於推廣以學習者為主體、人本與尊重每個人的學習與教育思潮,我們希望更多學生(青少年及青年)的主體性能被看見,有空間展現且被尊重,因此成立了這個組織。從自媒體與舉辦活動兩個方面入手,團隊開始運行以後,我們就準備著手舉辦第一場活動,經過團隊成員長時間的溝通,決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的生命極其美麗珍貴,看到不自由的人們隨之都被貪婪的原罪侵佔生命時,立刻就知道現實中偶爾呈現出的混亂,是因為原罪在使用我們的生命,活出它自己。 因此當我們說「打造現實」時,我們擁有著自由,而我們天生擁有的創造能力,也來自於此,但自由的來源是什麼? 讓我們透過舉例認識一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1. 獨立思考:人類的核心價值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見。獨立思考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核心價值。當我們停止思考,盲從他人時,我們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個性,也失去了身為人的尊嚴。獨立思考讓我們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避免成為他人意圖的工具。 2. 放棄自己的思想:失去當人的權利 沒有人
今天清明祭祖, 回想前兩天閱讀心理學大師佛洛姆的'逃避自由', 領悟到清明祭祖現代的意義在於'建立連結'. 佛洛姆提到, 人類脫離母親子宮, 失去與母體的連結. 兒童從意識到自己與外在世界的區別, 就開始了發展自我的過程, 一方面抗拒父母,學校和社會給他們的命令, 教導與保護; 但一旦擺脫這些外加的
Thumbnail
世界是我們的認知所構成,我們要穿越孤獨的沙漠,真正的內心解放是讓自我分析成為日常。國外常常看到一句話:home is a feeling. 像宇宙的塵埃,內心的解放必定穿越孤身的沙漠。眾人皆瘋才正常的世界?離別不會提前預告。這篇文章討論了過往與當下的自己相處,並引述了佛洛姆的觀點,似曾相識的比喻。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沒有能力自發行動、表達一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結果必須對別人和自己呈現虛擬的自我,這正是自卑感和虛弱感的根源」                                                                                              
Thumbnail
獨自生活在現今社會已經變得很常見,但隨著年紀增長,自由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追求。這篇文章探討了獨自生活中的自由與安心感,以及在關係中展現真實自我的渴望。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的生命極其美麗珍貴,看到不自由的人們隨之都被貪婪的原罪侵佔生命時,立刻就知道現實中偶爾呈現出的混亂,是因為原罪在使用我們的生命,活出它自己。 因此當我們說「打造現實」時,我們擁有著自由,而我們天生擁有的創造能力,也來自於此,但自由的來源是什麼? 讓我們透過舉例認識一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1. 獨立思考:人類的核心價值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見。獨立思考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核心價值。當我們停止思考,盲從他人時,我們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個性,也失去了身為人的尊嚴。獨立思考讓我們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避免成為他人意圖的工具。 2. 放棄自己的思想:失去當人的權利 沒有人
今天清明祭祖, 回想前兩天閱讀心理學大師佛洛姆的'逃避自由', 領悟到清明祭祖現代的意義在於'建立連結'. 佛洛姆提到, 人類脫離母親子宮, 失去與母體的連結. 兒童從意識到自己與外在世界的區別, 就開始了發展自我的過程, 一方面抗拒父母,學校和社會給他們的命令, 教導與保護; 但一旦擺脫這些外加的
Thumbnail
世界是我們的認知所構成,我們要穿越孤獨的沙漠,真正的內心解放是讓自我分析成為日常。國外常常看到一句話:home is a feeling. 像宇宙的塵埃,內心的解放必定穿越孤身的沙漠。眾人皆瘋才正常的世界?離別不會提前預告。這篇文章討論了過往與當下的自己相處,並引述了佛洛姆的觀點,似曾相識的比喻。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沒有能力自發行動、表達一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結果必須對別人和自己呈現虛擬的自我,這正是自卑感和虛弱感的根源」                                                                                              
Thumbnail
獨自生活在現今社會已經變得很常見,但隨著年紀增長,自由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追求。這篇文章探討了獨自生活中的自由與安心感,以及在關係中展現真實自我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