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疫情以來,全世界不少博物館都開放線上展覽。台北故宮在IG上的展品介紹更是非常白話親民接地氣,雖然有歷史揉雜其中,但卻不枯燥難懂,反而是越看越引人入勝。
在IP架空歷史劇已經紅紅火火了幾年後,越來越多的歷史科普書出現,從“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開始,各個年代的科普專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造福了像我這般的歷史門外漢。清官劇大熱的前幾年,不論是甄嬛傳,延禧攻略或者如懿傳著墨的除了宮心計外大都是清朝嬪妃的服飾妝容,或許會帶到飲食文化但不深入。
而”皇上吃什麼“這本書剛好重點都放在吃食上面,像是”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紙上版。畫風細膩,文字跳耀,畢竟在”皇上吃什麼“看見張愛玲的名字出場兩次實在是出乎意料。張愛玲也嚐過乾隆皇帝曾經吃過的”碾轉“(碾鑽)。青麥做成,有點類似台灣紅龜稞的模樣,至於口感,實在是無從想像。然而,讓人意外的是乾隆對於此類農家小食有獨特的好感,且會在端午節吃粽子,重陽節吃花糕。
端午過後是荔枝的時節。“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更是眾所皆知歷史上最愛吃荔枝的代表人物楊貴妃。無獨有偶,清朝的雍正乾隆也是荔枝愛好者,而且荔枝熟了,皇帝還會收到匯報。只不過當看到荔枝的後宮分配帳底也著實讓人大吃一驚,雖說是天家,但能分到的熟荔枝卻不論品級從皇后到妃嬪貴人全都是一個。足見即使朝代更迭,荔枝亦是彌足珍貴。
美食有美器裝盛感覺更有味。歷史多說雍正勤政,個性內斂克制,而這也反映在他個人審美觀上,他喜歡的瓷器風格是宋朝的單色窯並將其發揮到極致。雍正色卡,一字排開,美不勝收,即便放在今時今日依然是潮到不行。尤其雨過天晴的青,天藍,灑藍色真是一絕。但更絕的是康熙年間的青花五彩,十二月花神酒杯。一杯一花,從水仙到梅花。無怪乎從丹麥的Royal Copenhagen 到德國Meissen都有從青花中得到靈感再向其致敬的作品。
康雍乾盛世來到有十全老人之稱的乾隆時,在其遜位前有過千叟宴,場面之浩大,5900多人吃1500多個火鍋。無怪乎清朝吃鍋的食具從火碗到銀壽字鍋再到掐絲珐瑯火鍋甚至連現在人常吃的鴛鴦鍋都有,更不用說底料的內容,天上飛的,路上跑的,水裡游的,應有盡有。且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吃火鍋搭配酸梅汁已經成為一種沾料之外的儀式感,沒想到還真是其來有自,滿人喝酸湯子搭配食物,但因酸湯子喝多易胖,御茶膳房改良後成了酸梅湯。時至今日,不少酸梅湯還蹭著乾隆的名氣,彷彿有其加持,口感加倍。
盛世過後,清朝緩步走向衰敗,衰敗前的飲食文化卻百花齊放,而這源自於西風東漸,飲食走向 food fusion的文化融合。“皇上吃什麼”,是本四時皆宜,唯有三餐飯後不宜多看,否則越看越饞的美食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