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顏詩庭、王禹雯
對於就讀台文系的學生來說,類似的疑問一定不陌生——無論是來自其他人的好奇,或者是你對自身所屬科系的質疑與困惑;隨著就讀的時間增長,很可能你已經從個人經驗中定義出屬於自己的解釋,也可能你仍在探索與疑問當中。本期的「紙上台灣」將以「選詩」的方式,嘗試提出對台文系的數種詮釋。
(以下引用皆獲作者授權)
〈牆〉 陳黎
它聽見我們哭泣
它聽見我們低語
它聽見我們撕破壁紙
焦急地尋覓離去的親人的聲音
巨大的呼吸,鼾聲,咳嗽
而我們從來不曾聽見
牆壁有耳
牆壁是沉默的記錄者
我們給它鐵釘
紀念那些缺席的帽子,鑰匙,大衣
我們給它縫隙
容納那些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
掛在它上面的是鐘
掛在它上面的是鏡
掛在它上面的是失去的日子的陰影
凹陷的夢的唇印
我們給它厚度
我們給它重量
我們給它寂靜
牆壁有耳
依靠著我們的脆弱巨大地存在
在討論「台文系為什麼」之前,或許可以先向更源頭處探尋:「文學的意義是什麼?」如此龐大而複雜的問題,是所有關心文學的人在閱讀與書寫的同時不斷探問的核心關懷之一。筆者認為,在詩人陳黎的〈牆〉中,「牆」的意象能夠理解成文學功能的一種隱喻——文學與牆皆是見證者,記錄人們的生活與時間的流動;因此〈牆〉這首詩或許能夠作為理解文學意義的一道借鏡。
詩中寫道:「牆壁有耳/牆壁是沉默的記錄者」,文學彷彿也有一雙能夠聆聽的耳,為寫作者的內在所感與外在所見留下紀錄,文學能夠跳脫限制、賦予已然失去或者從未存在的人物和事件一個得以存在的空間,也讓那些令人心癢難耐、蠢蠢欲動,或無法大聲訴說的故事能夠被儲放。人們在牆上留下生活的痕跡,在文字間留下生命的遺跡;文學是鐘,是時間流動的證據,文學是鏡,折射出人的所思所想,同時幫助書寫者建構自身。
文學與牆皆是見證者,牆參與人們生活的每個細節,而文學留下人的心緒,紀錄社會當下的樣態,也允許逝去的時光與未發生的事件同時存在並且創造新意義。文學與牆同樣由人所建造,在那之後,牆為人們遮擋風雨的侵襲,文學則在人傾頹委靡之際提供安身之處,在空洞不安的時候成為心靈支柱。
〈失語症〉之一 呂美親
若是會使
我想欲講出秋天ê白膠香。
會漸漸轉紅
(摻寡甜蜜,凝淡薄生冷
親像愛情ê色彼款)
若是會使
我想欲講出冬節ê月光
無咱所想ê遐爾稀微
(掛佇天邊恬恬等待
春天ê跤步若來
伊歡喜,是頭一个知)
不而過,我suah攏講袂出來
喙底空空,嚨喉無法度振動
失去喙舌ê彼个下哺
我四界向人問路
用倒手比出熱情圓箍
用正手畫出一幅故鄉ê圖
只是,閣有厝瓦猶未補
閣有壁紙猶未糊......
天色反烏,這个國度
講,繼續唱寂寞ê戀歌
橫直,春天若來亦是無聲。
20040909,媽媽ê生日。我suah漸漸袂記母親ê語言。
文學的功能在於寫下人們所感所思,然而台灣人該用哪種語言書寫,方能最真切地說出心底的聲音?時至今日,本土語言以令人難以想像的飛快速度、每分每秒都在流失,而詩人呂美親即以〈失語症〉一詩記述台語的生存與發展困境,用瀕危的語言訴說瀕危,不捨與傷感的流露格外真切。
詩中所說「失去嘴舌ê彼个下哺」,或許已經成為許多新生代台灣人從未想過的時空,因為從出生開始,母語就已經是強勢語言:他們並非失語,而是未曾擁有過。
慶幸的是,現在的我們還有聽懂並讀出這首詩的可能。欲使本土語言的聲量不再衰弱,我們要做的不僅是大聲呼喊與歌唱,更要持續使用本土語言譜寫新曲,為其注入活水、開創它無限的生成可能。
〈大人的哲學〉 簡妤安
所謂大人的哲學就是一群守舊派
的失敗主義結果論
讀書是好的但
讀那麼多書可以幹嘛
鄰居小孩是留洋博士那是好的
自己家倒不必了,說來說去
還是考一個公務員最好
當兵是不合理的
但不當的都是太好命不耐操
年輕人有夢也好、憤怒也好
反正22K是恰如其分的
兩黨都是爛的
但第三勢力是被其中一邊操弄的
為國為民是好的但
政治是骯髒的
孫文革命十一次是偉大的
現在上街一次都嫌失禮了
進步是好的
改變不是
正義是好的
疾呼與奔走不是
爸媽是愛你的
但愛不總是對的
除了回應個人所見,書寫能夠反映社會以至於改變什麼?在簡妤安的〈大人的哲學〉一詩中,詩人以輕鬆的口吻敘述社會眼光的荒謬:在看似民主的氛圍裡,抗爭依舊被視為麻煩、政治依舊使人退避三舍,要求你別起爭議、別破壞和諧的「大人的愛」被拆穿——它依舊是控制,是一種守舊派哲學,是徹頭徹尾的政治。
儘管如此,作為能夠思想的獨立個體,我們必須起身,嘗試、奔跑、跌倒、奔跑。做為一名台文系學生,我們應該期許自己擅於傾聽與理解,同時相信自己能夠獨立判斷並為此負責,不受任何人操弄或支使;我們不輕易說誰都是爛的、錯的,也清楚所有認知沒有絕對的對,包括我們自身。書寫與思想做為一種能力,在壓迫與困境來臨時能成為抵抗的工具,為主體開展生存的道路。
〈危崖有花〉吳音寧
你說愛
像危崖一朵花
要去
要去
有點害怕
也要攀過去
閱讀這首吳音寧的〈危崖有花〉,短短六句的詩何以帶來如此動人的效果?詩人將追求與恐懼之間的掙扎,以攀登危崖作了直觀的比喻、易於體會;而透過一再重申「要去」,既像堅定的宣誓、也如同召喚,將讀者的心神凝聚一處——愛。它的意涵向任何事物開放,接納並承載人們心中的摯愛。為了愛,無論星光黯淡、前路崎嶇,追求的腳步不會停歇;也是因為有愛,即使遭遇挫敗或創傷,也要前行。
我們以此作為選詩的收束與總結,不僅是期許彼此對於這份編輯事業、文學事業乃至於自己所生長的這片土地,永不放棄追求理想的熱忱,也更是獻給台文系本身——台灣文學作為社會的前沿、如同崖邊的攀者,持續辯證,亦參與並創造無數深刻的時代風景,過去如此、未來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