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遊民 Digital Nomad ,有人也稱他們做數位遊牧民族。這個詞語在國外已經流行了一段時間,而最近也因為疫情的關係,讓大家對於不同的工作型態有更深的了解,包括遙距工作或是像今天要聊的主題 – 數位遊民。
他們周遊列國。他們坐在沖繩海邊,邊聞著海腥味和享受著暖暖的日光,邊在手邊的筆電敲出噠噠的打字聲響。他們在法國街角的咖啡廳裏喝著香濃的咖啡工作,背景播放著 Lo-Fi 音樂。你可能會想像著他們過著這樣的生活,但其實數位遊民想要的是尋找自己嚮往的生活方式,工作從此不再被朝九晚五的框架牢牢套住。
▍數位遊民是什麼?
簡單來說,數位遊民就是不受時間或地域限制,藉著網路就可以工作的一種工作模式。他們可能是很愛旅遊的人,也可能是那些不願意早上一早起來上班的人,更多的可能性是他們希望能重獲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權。
數位遊民是一種工作型態
遠端工作跟數位遊民這兩個概念有一些重疊的地方,有很多人會把他們連在一起。而遠端工作其實是指你不在辦公室也能完成的工作,數位遊民則是遠端工作和旅遊的綜合體。兩者都只是談及工作模式這件事,無論是全職或是自由工作者都可以以遠端工作或數位遊民的形式工作。
他們需要網路
而作為數位遊民,你當然需要「數位」,網路是必不可少的,沒有了網路你只能算是個邊旅遊邊打工的背包客。比遠端工作多了一些到處走走的樂趣,你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可能在下班的時候到所在的城市看看。也因為工作全靠網路的關係,不必再擔心居住的地方離公司太遠而導致通勤時間太長。世界就是你的辦公室,憑藉著一台筆電,你可以把辦公室搬到世界上任何有網路的地方。今天還在洛杉磯某個市區的公園工作的你,可能明天的同一時間就已經在另外一個國家了。
他們熱愛旅行
數位遊民這個詞裡面的遊民,指的是遊牧民族,就是那些不時要從一處移居到另一處的族群。因此,數位遊民一般都很渴望在其他的地區生活旅遊。這邊說的旅行並不單單指到某些景點拍照打卡就算的那種,他們不留在固定地方而到處去當遊民的原因是他們想要去多一點不同的地方,或是希望深入居住當地的感覺,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和他們互動,到當地人才會去的餐廳。
▍數位遊民需要什麼特質
自律管理自己的時間
美國新創公司 Vibes 的創辦人 Jack Mann,同時也是開著賓士麵包車橫跨美國11個州的數位遊民,將作息調成配合公司所在地區的時間。早上5點起來做運動、7點在任意一家咖啡廳開始工作直至下午3點,之後就屬於 Jack 探索生活、探索城市的時間了。到了晚上7點回到休息的地點,差不多9點的時間上床入睡。
他說道:「每天醒來時被陌生又奇異的環境包圍,讓我從一早就精神充沛;對冒險的欲望跟未知的好奇,才是我在生活跟工作間,保持活力的來源。」
語言能力
你不需要精通幾種語言,但除了中文,至少你也需要能以英文溝通吧。
數位遊民大多需要遙距工作,無論是數位遊民還是遙距工作,在華人地區也還不算是十分流行。現存大部分的遙距工作或是接受你以遊民身份工作的公司都在國外,只會中文的你得到的機會總會比別人少。懂得中文跟英文這兩種語言,至少市面上大部分的工作也沒太大的問題了。
而不論是全職的還是網上找到的外包工作,或是已經開始在網路上做點小生意的你,面對的是全世界的客戶,只會中文真的很難跟他們暢快地交流。尤其是遙距工作很需要大量的溝通去補足不能面對面的交流,特別是對於需要經常溝通的職位,不會英語這種國際語言會讓你在遙距工作的過程上遇到不少困難,還會損失不少工作機會。
業績導向的真材實料
數位遊民比起坐在辦公室朝九晚五的人更看重業績。十個有九個老闆的心態會覺得我付錢買了你的時間,你坐在我的地方替我工作這是基本,業績不卓越但起碼你也做到了基本。當你成為數位遊民之後,老闆看不到你在工作還是在遊樂,你的業務成績會被幾倍的放大。“今天沒做完的事明天回來再做” “我已經從早到晚很努力地埋頭苦幹衝業績了” 這些話語無法再彌補你工作表現一般的狀況,你的業績就是一切。
當數位遊民的人需要更加真材實料,因為你出售的不再是你的時間,而是更著重於你的能力。付出的時間不再是衡量你工作質素的標準,你必須提高能力才能讓僱主放心在他們沒監管的情況下也相信你能完成工作。當然,要是你無法在工作時間內完成工作,加班也是必然的。相對地,能力超高的你提前完成工作,數位遊民的身份也將帶給你更多私人時間可以遊覽城市各處。
多技能組合
身在他鄉,身邊認識的人不多,靠的更多是自己。除了工作技能以外,還需要各式各樣的生活技能旁身。作為背包客,規劃旅行計畫,安排住宿這些就是很基本的了。最好會煮飯和基本醫療知識,煮一些簡單健康的食物又可以多了解當地的菜市場,小病時知道基本用藥也能解決一些小問題,在外地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也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一個人出遊的話學點防身術,還要學會妥善理財,免得旅費支出過多導致入不敷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