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收到朋友親手包的粽子之後,就決定要在端午節寫下這篇文章,雖然跟端午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卻是因為端午粽子而起的。
許多家庭在節日的時候會有大的聚餐,很多長輩也都會親手做一些應景的料理,比如粽子、月餅。常常會為了這一天而提早準備,或是叫一些晚輩一起去幫忙。之前偶爾會聽見朋友說,在電視電影裡也常看見一些小孩覺得又來了、好煩喔!為什麼我要浪費這樣的時間去做這件每年都要做的無聊事情?
這樣的話在我的耳中聽起來是很複雜的心情。一方面知道那種被制約的感受,一方面會覺得你們因為習慣了所以完全不會珍惜。
我們家一直都是沒有在做飯的家庭。不是他們不會做,而是他們忙到沒有時間做,漸漸地就變成永遠都是外食。我奶奶也是那種過年過節不太喜歡一堆人聚在一起的個性,於是所謂的「圍爐」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遙不可及的夢想。
我爸媽在我小的時候每天工作忙到沒有時間休息和睡覺,所以我就是那種從小學四年級開始自己拿錢去外面吃飯的小孩。回家吃飯是什麼?我從來不會被電話和訊息通知,你有沒有要回家吃飯?就更不用說什麼回家包粽子、月餅、餃子之類的彷彿傳說中才會聽見的故事。
我永遠不會忘記在上海念書的時候去好朋友的家裡吃飯,他媽媽將一盤盤菜端上來之後又說:你們先吃你們先吃,我還要再去炒一個什麼!就是那種擺盤很普通但什麼都有,當最後一盤菜上桌之後第一盤菜已經冷掉的氛圍,那才是家的味道。
對我來說,外面再高級的料理都比不上那個廚房就在你旁邊的感覺,而這樣的感覺卻一直停留在10歲的那一年。當然我的爸媽並沒有錯,他們的生活方式讓他們只能做出這樣的選擇,我很感激他們很愛我並讓我有著舒適的生活品質。
在很多年前曾經有一次跟女朋友一起去「自己做」(外面的可以做甜點料理的店)做了一個蛋糕。當所有的「數據」都清楚的寫在單子上你只需要依樣畫葫蘆時,其實感覺不太一樣。又有一次跟一群朋友一起去了一個可以自己做菜的「私人廚房」,那個感覺比較有趣一些些,因為有更多東西需要討論和摸索。
很多人覺得為什麼要自己包、自己做?這麼費時間和力氣,花錢買可以直接擁有更棒的結果不是很好?這個角度當然沒有錯。
只是如果狀況和環境允許,我更愛是那個如果你的時間沒有分配好、食材和料理方式出了什麼差錯很有可能整盤菜就會毀掉的真實交流,而不是付了錢服務人員端上完美料理的瞬間。
那個不完美,才是最完美的家的味道。
寫於2022/6/3(早。板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