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石龜車站,關於在雲嘉之間的時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2年較有空的年中,我經常搭搭台鐵從高雄返回彰化,且多半使用電子票證。路程中偶爾會到嘉義吃雞肉飯,或在未造訪過的中途小站下車,包含這篇所提到的「石龜車站」。

只算居住時間,我也在雲嘉地區待了七年半,可在雲嘉交界處附近的石龜車站,居然連一次都沒有造訪過,更別說上下車。

或許真正對這座車站有記憶點,是從中正畢業到雲科念書後,前兩年因多次往返母校,每每騎在往來雲嘉的路途而開始的。石龜車站就在台1線一小段距離旁,在空曠田野看得一清二楚,尤其入夜點燈後,宛如黑夜鄉間的明亮孤島。同時,此地距離雲科和中正,都差不多是十一公里的距離,所以騎台1線時在一旁看到這座車站,就知道路程過半了。

raw-image

總之,我在四月搭台鐵北返的路途中,於嘉義覓食後,搭著區間車在下午四點的石龜下車,踏上這座無人車站的月台。


【北上月台】

北上區間車駛離石龜,獨留我一人在沒有出口的北上月台。想從這側月台出站,只能先走過跨站天橋到南下月台,通過站房走到聯外道路。

raw-image
raw-image

就一個無人站來說,石龜站房算偏大,也設有洗手間。些微可惜是從北上月台看過去,那塊「請走天橋上車、禁止跨越軌道」的告示牌,會剛好把站房的出入口擋住,導致拍起來不好看。

raw-image
raw-image

相對南下月台的"豐富",北上月台旁邊就是一整片稻田,及不遠處車流量大的台1線。然而,我會說石龜車站有點偏僻,但絕不會用「荒涼」形容,因為台1線上視野所見的廠房與煙囪,就是小有規模的豐田工業區。車站離主要道路是有段距離,但顯然不到"人煙稀少"的程度

順帶一提,車站西北側停了不少紅白色貨車的廠房,是光泉的雲林營業所。

raw-image
raw-image

剛下車不到十分鐘,南下的EMU700型區間車進站,與北上快速通過的莒光號在石龜站內交會。

raw-image
raw-image

除了台1線與豐田工業區廠房,車站附近尚有一個很醒目的區塊,是西南側大片高聳的樹林,被包裹在台1線、鐵路、田野所形成的方格內,是空曠景色內十分突兀的一塊。由於樹林靠台1線其中一角有間汽車修護廠,猜大概是他們的地。

這片讓人往「原生林」聯想的樹林,是我走台1線時判斷接近石龜的依據。

raw-image

接著走過非常通風,但坡度略陡、寬度略窄的跨站天橋,到南下方向的月台去。

raw-image
raw-image

石龜車站位在斗南鎮的南緣,離市區有很長的距離,若往北看去會先是台78線的高架道路,後才是市區的大樓建築;至於南下方向,視線被剛提的那叢樹林遮擋大半,綠茵範圍也比北邊更密集些。

其實車站離斗南的邊界非常近,不光一旁的豐田工業區已屬大埤鄉範圍,只要再往南走約一公里過石龜溪,就直接進入嘉義縣大林鄉境內。因此,說石龜車站是雲嘉的分界點,並不為過。

raw-image
raw-image

天橋上往東側看去,雖然有車站聯外道路,倒不像西側有密集廠房,取而代之是綿延至遠方的田野,及不遠處以石龜國小為核心的石龜溪社區。廣闊田野帶來的遼闊感,是以往搭車經過這裡時,多少有幻想過的景色。

raw-image
raw-image

【南下月台】

下天橋後在南下月台往回看,在上橋處貼有「北上旅客請過天橋上車」、「南下旅客請在本月台上車」的告示,顯然是針對只能這座月台進出的動線所設計。

raw-image

走進站房內,在北側牆上貼了張輸出的帆布,用來介紹「石龜」地名由來的耆老解釋,上頭的「石龜社區發展協會」也以龜殼圖案呈現。現在看照片才注意到,帆布下方有兩個凸出的水泥平台,想必是售票窗口遺留的痕跡。

石龜站房的剪票口也留著,至少從白色的鐵柵欄,就知道一定曾有過站員進駐。

raw-image
raw-image

不久後,北上的自強號通過,讓我再度走進南下月台拍照。

raw-image

我覺得在石龜車站遇到的一切都很"合理",包含設施與景觀,唯獨走出站後,站房右側的貓熊壁畫,我怎麼都想不透根據為何!明明面向月台這面如此樸素,怎麼對外變得如此花俏。

難道石龜有貓熊,而我一無所知嗎?

raw-image
raw-image

除了貓熊壁畫,在車站旁的停車場,及跨過水溝的水泥橋護欄上,合計共有一大四小的愛心裝飾。這熟悉的風格,讓我想起枋寮車站往對面走到底的海堤,因為海堤上也有非常類似的東西。

原來這東西不只出現在觀光地區,連無人小站也遇得到啊。

raw-image
raw-image

相較之下,護欄兩端各一尊的小佛像就"和諧"多了,感覺就是隨著橋的興建而同時設置。

確實在小佛像的底部,和水泥橋護欄側面,都印有「嘉邑行善團」,紀錄該組織在2012年出資興建,並命名為「仁煊橋」。若看Google地圖在2009年的影像,可發現不僅仍使用不到現有橋寬1/3的舊橋,連站內的跨站天橋都還沒裝屋頂。

至於愛心系列裝飾,則是在2018年石龜溪花海節中孕育而生。

raw-image
raw-image

假如細看的話,很容易發現護欄上曾有題字,分別是北側的「行善積德」、南側的「福蔭子孫」,但都隨時間而脫落殆盡,模糊到我必須看其他鐵道迷的舊照片才知道原本內容。

raw-image
raw-image

最後來到車站唯一的聯外道路上,不論往北還往南看,皆為一側田野、一側水溝的筆直道路,搭配綿延的電線桿,或多或少散發著「秘境車站」的氛圍。難想像在站房另一側有著台1線和豐田工業區,周遭絕非杳無人煙。

有想過若西側開條路通往台1線,能否增加石龜車站的人流,但光要把完整的田從中切半,就會讓台1線看向車站的景色,在距離感歸零下變得索然無味吧。

raw-image
raw-image

說說我很喜歡石龜車站的兩個點。

不知道是刻意為之,還是運量不足就未設置,這座車站完全沒新建無障礙設施,既無坡道也無電梯,所以在不夠"便利"之餘,維持著最基礎的車站機能,同時保留舊時代的鐵路氛圍;此外,石龜站房可描述成只有「窗框」沒有「窗戶」,使空間非常通風,並帶來隨角度而異的景色切割。

raw-image
raw-image

我在這座縱貫線南段少有的「秘境感」車站待了半個多小時,很快就搭著下一班北上區間車繼續行程,跟曾在雲嘉生活圈內,卻離開好幾年後才首次專程造訪的車站告別。

在自己腦海裡,始終記得那些台1線騎車經過這裡時的畫面,無論藍天白雲下、綠色田野那頭的月台與天橋,還是入夜後在雲嘉交界處,那座偶有列車燈火穿梭而過的明亮孤島。因為,那些穿梭雲林、嘉義的時光裡也許有缺憾,至少大多數日子裡,我很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乘零|獨旅漫行式
41會員
152內容數
關於那些獨旅,或有幸三五好友同行時走過的旅途。如果某些過往畫面始終記憶猶新,就代表你無意間把一些靈魂碎片留在那裡,無論開心或難過,都是生命永恆的印記。
2025/03/01
要說回程有什麼開心的事,除了在月台上跟可愛狗狗互動了好一陣子外,騎著Youbike沿福興路接回台鐵橋下時,發現橋墩上在2010年看過的壁畫竟依然存在,只是褪色不少而已,就好似在提醒自己,有些回憶該過去就讓他過去,只管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Thumbnail
2025/03/01
要說回程有什麼開心的事,除了在月台上跟可愛狗狗互動了好一陣子外,騎著Youbike沿福興路接回台鐵橋下時,發現橋墩上在2010年看過的壁畫竟依然存在,只是褪色不少而已,就好似在提醒自己,有些回憶該過去就讓他過去,只管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Thumbnail
2024/03/21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2024/03/21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2024/03/19
騎上YouBike沿安眉路往泰安舊站而去,沿途見識原有景點的沒落,及落雨松、櫻花林等新亮點的興起;車站狀況比預期好很多,不僅站房外觀和室內環境保持乾淨,氛圍也停滯在這座日治時期站房停用的1998年,彷彿多年前短暫有過的舊山線復駛,僅僅是一場夢。
Thumbnail
2024/03/19
騎上YouBike沿安眉路往泰安舊站而去,沿途見識原有景點的沒落,及落雨松、櫻花林等新亮點的興起;車站狀況比預期好很多,不僅站房外觀和室內環境保持乾淨,氛圍也停滯在這座日治時期站房停用的1998年,彷彿多年前短暫有過的舊山線復駛,僅僅是一場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八月正午,一個偽單身的超齡少女,在蘇澳線的火車上。像是初來乍訪似的,東張西望,看天看雲,望著層層疊疊的山山水水,滿心雀躍。 隨火車離開台北,暖暖、瑞芳、猴硐、三貂嶺、牡丹、雙溪、貢寮...., 每過一站,心花就多開一朵。看著眼前的山巒翠色轉換,哇哇哇~~ 到了到了,就要看到太平洋了。
Thumbnail
八月正午,一個偽單身的超齡少女,在蘇澳線的火車上。像是初來乍訪似的,東張西望,看天看雲,望著層層疊疊的山山水水,滿心雀躍。 隨火車離開台北,暖暖、瑞芳、猴硐、三貂嶺、牡丹、雙溪、貢寮...., 每過一站,心花就多開一朵。看著眼前的山巒翠色轉換,哇哇哇~~ 到了到了,就要看到太平洋了。
Thumbnail
初中畢業旅行曾經到「羅東」看木材廠、紙廠、礁溪冷泉和宜蘭酒廠,乘坐小火車馳騁在蘭陽平原上,在不遠的海面上佇立著一座活像烏龜的島嶼,是我對「龜山島」的最初印象。說它遠明明可以看到,說它近當時還真沒交通工具可供登島。一拖就是幾十年,最近聽了朋友的介紹「龜山島」開放觀光,就背了背包,到「圓山捷運站」。
Thumbnail
初中畢業旅行曾經到「羅東」看木材廠、紙廠、礁溪冷泉和宜蘭酒廠,乘坐小火車馳騁在蘭陽平原上,在不遠的海面上佇立著一座活像烏龜的島嶼,是我對「龜山島」的最初印象。說它遠明明可以看到,說它近當時還真沒交通工具可供登島。一拖就是幾十年,最近聽了朋友的介紹「龜山島」開放觀光,就背了背包,到「圓山捷運站」。
Thumbnail
Day15本該由後龍車站往南走向通霄車站,但靈光一現,何不由通霄往北走回後龍?如此,就可在傍晚時分,登上好望角,走在高架的西濱公路,伴著夕陽,一路欣賞海景及大風車。真是痴心妄想啊!
Thumbnail
Day15本該由後龍車站往南走向通霄車站,但靈光一現,何不由通霄往北走回後龍?如此,就可在傍晚時分,登上好望角,走在高架的西濱公路,伴著夕陽,一路欣賞海景及大風車。真是痴心妄想啊!
Thumbnail
二十出頭的前後歲月,在雲嘉地區住了七年左右的時光,而台1線旁的石龜車站,成為往返時的一個熟悉地標。然而直到多年後,才在從高雄搭台鐵緩慢返家的路途中,造訪這座縱貫線南端的無人小站。
Thumbnail
二十出頭的前後歲月,在雲嘉地區住了七年左右的時光,而台1線旁的石龜車站,成為往返時的一個熟悉地標。然而直到多年後,才在從高雄搭台鐵緩慢返家的路途中,造訪這座縱貫線南端的無人小站。
Thumbnail
2022/12/06 二層坪水橋 瑞源火車站 台糖池上牧野渡假村 2022/12/07 米國學校 鐵花村 2022/12/08 加路蘭遊憩區 杉原灣
Thumbnail
2022/12/06 二層坪水橋 瑞源火車站 台糖池上牧野渡假村 2022/12/07 米國學校 鐵花村 2022/12/08 加路蘭遊憩區 杉原灣
Thumbnail
從竹南火車站開始環島旅程 搭乘最早的區間車只為了拉長第一天的時間 因為海線五寶印象之前有踏過,所以這次選擇山線南下 停靠豐富、苗栗、銅鑼、三義車站 我發現身為苗栗人,卻對竹南以南的苗栗完全不熟 我連苗栗高鐵站是從豐富車站轉乘都不知道XDD 然後到苗栗車站的旅遊服務中心蓋紀念章的時候 和櫃檯小聊的過程
Thumbnail
從竹南火車站開始環島旅程 搭乘最早的區間車只為了拉長第一天的時間 因為海線五寶印象之前有踏過,所以這次選擇山線南下 停靠豐富、苗栗、銅鑼、三義車站 我發現身為苗栗人,卻對竹南以南的苗栗完全不熟 我連苗栗高鐵站是從豐富車站轉乘都不知道XDD 然後到苗栗車站的旅遊服務中心蓋紀念章的時候 和櫃檯小聊的過程
Thumbnail
2016年的加祿車站初訪並非搭台鐵抵達,是搭往墾丁的客運在台1線下車,經防波堤步道、加祿國小,最後穿過門神樹中間,走進這座南迴線「最大的小站」,等著載有旅伴的3671次普快進站。
Thumbnail
2016年的加祿車站初訪並非搭台鐵抵達,是搭往墾丁的客運在台1線下車,經防波堤步道、加祿國小,最後穿過門神樹中間,走進這座南迴線「最大的小站」,等著載有旅伴的3671次普快進站。
Thumbnail
喜歡搭火車。流動的窗景,韻律的鐵軌碰撞,「匡啷匡啷」,沿著鐵道的運行,在各個列車站捕捉此地的人文風情,尋覓令自己心怡的小小情調。
Thumbnail
喜歡搭火車。流動的窗景,韻律的鐵軌碰撞,「匡啷匡啷」,沿著鐵道的運行,在各個列車站捕捉此地的人文風情,尋覓令自己心怡的小小情調。
Thumbnail
站房的藝術牆壁、聚落內走動的貓群、隧道盡頭的海灘、逗留的旅人,以及形色多元的當地居民等,都讓金崙車站,甚至金崙大橋啟用後被帶走車流的聚落,仍根植著屬於太平洋岸的濃厚人情味與地方氛圍。
Thumbnail
站房的藝術牆壁、聚落內走動的貓群、隧道盡頭的海灘、逗留的旅人,以及形色多元的當地居民等,都讓金崙車站,甚至金崙大橋啟用後被帶走車流的聚落,仍根植著屬於太平洋岸的濃厚人情味與地方氛圍。
Thumbnail
造訪石城車站,已經是行程尾聲。當天上午由雙溪出發,途經貢寮、福隆,沿著鐵道從山城逛到海濱。來到石城後,預計漫步到舊草嶺隧道附近。
Thumbnail
造訪石城車站,已經是行程尾聲。當天上午由雙溪出發,途經貢寮、福隆,沿著鐵道從山城逛到海濱。來到石城後,預計漫步到舊草嶺隧道附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