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針對完全初學者,提供學習大提琴以前對於購買樂器的基本知識。有了這些認識,對於挑選大提琴會更有信心。而有些人會思考究竟買琴好還是租琴好,請看第一點「預算」,如果沒有辦法準備到最低預算,就先租琴。
有關租琴,未來會再另外寫一篇文章簡介相關注意事項。現在我們就來針對初學者買琴,介紹幾個需要注意的重點。
1.預算
初學:台幣3萬5~6萬元。
2.尺寸:
3/4(較小)~4/4(較大)
可站起身,把大提琴立直(底下尾針不拉出來),看看琴頭是否超過自己的肩膀,若超過則建議使用較小尺寸。
有些人會建議樂器寧願挑大的,音色和音量比較好。但有些成人若身高不超過150公分,勉強使用4/4的Full Size,將會在按弦上遇到相當大的挫折,甚至受傷。如果是還在成長發育的孩童,倒是沒關係,因為肌肉伸展性和可塑性較好。
如果身高不夠、又不想委屈使用3/4尺寸,可以折衷使用7/8尺寸,但這尺寸相當難找,甚至可能需要訂做。有可能在找到樂器以前就已經澆熄了學習的欲望。因此可以在使用3/4尺寸、手指較能撐開、有了一定程度後,再考慮改成7/8尺寸。
3.外觀:
每把樂器的漆,顏色都是獨一無二的。漆的顏色與音色沒有絕對關係,只要主觀上挑選喜歡的顏色就好。
不過,像是某些歌曲MV上面出現的「白色」大提琴,或是其他繽紛顏色的漆,都不是提琴應該使用的,對於樂器本身有很大的傷害,甚至散發強烈揮發物質,練琴時增加吸入毒物的風險。
仔細地在樂器的每個板材上觀察,是否有刮傷的痕跡,或是補過的痕跡。樂器的漆無法再度調成完全相同的顏色,若是補漆,在某種程度上一定看得出顏色上有落差。
當然,只是表面的小刮痕或補漆,未必對音色有所影響,但一把全新的琴,應該在仔細呵護下保存才對。
大提琴的面板、側板和背板之間黏合的地方,是藉由膠所黏合,如果樂器存放的環境太過悶熱、潮濕,黏合的地方可能脫落。因此要注意各板材之間是否有縫隙或脫落現象。
各板材上,是否有明顯或細微的縫隙?有時候,這些縫隙被補漆所蓋上,因此也要注意板材上的漆是否有不自然的地方,例如呈現條狀、或一定範圍的片狀異常。
琴弦在琴橋上的壓力相當大,如果琴橋一開始沒有調整好,一段時間後會出現歪斜甚至彎曲變形。
弦和指板末端的距離大約是:
A弦:5.5毫米、C弦:8毫米
由於初學者尚未學過,因此先用客觀數據來判斷弦距是否恰當,若弦距太大,將來按弦會相當吃力、容易疲勞或受傷。
4.弓:
可從握弓的方向往弓尖看,觀察弓桿是否往左右彎曲。若有彎曲,品質較差。
弓毛轉緊後,弓的中間部分,弓毛與弓桿是否至少距離1個手指寬?若轉到最緊了,仍無法撐出一定距離,表示弓毛彈性差。
弓的重量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有不同的標準,初學者可選擇適中的,在還沒掌握握弓技巧前,使用太重的弓,會容易疲勞;太輕的弓則會讓右手花費更多力氣觸弦。
建議可一次挑選三把,從三把當中選擇中等重量的弓。
5.隨琴附贈:
在台灣,購買一般的練習琴,通常會附上:
弓、止滑帶、松香、擦琴布、琴袋。
6.需要琴盒or琴袋?
究竟要使用琴盒還是琴袋,要看將來帶著琴移動的方式和頻率。
若自行開車,樂器在單純的車上,可橫躺在後座的話,基本上只要琴袋就好。
若需要帶著琴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為了避免碰撞,建議使用琴盒。
- 琴盒:以碳纖維材質為佳重量輕又能防水,價格較高(約台幣8000元以上)
- 琴袋:以厚質、表面可防潑水材質為佳,價格較低(約台幣5000元以下)
最好的方式
初學者在準備學琴時,可先找好老師,並將自己的預算等需求告訴老師,請老師協助找琴。
每位老師都有多年經驗,都能在一定預算內找到相當程度的大提琴。無論是樂器操作上、音色上的品質,甚至是信任已久能夠協助將來樂器維修與保養等售後服務的店家,往往都必須仰賴老師的經驗與人脈。
歡迎了解嵐音社課程訊息以及訂閱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