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再次觀賞張藝謀導演的作品。最近一次獲悉張藝謀導演的消息是2019年的柏林影展上,因為「技術原因」(傳聞是因為劇情涉及文化大革命題材)而臨時取消放映電影《一秒鐘》。這次,「兩岸電影節」以《懸崖之上》作為開幕片,終於讓台灣觀眾有了眼福,得見張藝謀導演的又一部新作。
《懸崖之上》的演員陣容,于和偉、倪大紅、秦海璐、張譯、朱亞文、余皚磊、雷佳音、沙溢等,皆是一時之選。劇情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四人特務小組在蘇聯受訓後,被派往偽滿洲國所在的哈爾濱,執行一項名為「烏特拉」的秘密任務。他們要將唯一成功從背蔭河(日本進行反人類實驗的所在地)越獄而出的王子陽護送出境,讓他能在國際發聲作證,指控日本人的殘忍罪行。
漂亮的顏色
看過《英雄》、《十面埋伏》等電影的人,必然知曉張藝謀導演特別擅長「顏色」的使用及調度,《懸崖之上》也是如此。灰、黑、藍等冷色調建構出諜報片緊張、壓迫的空間感,而白茫一片的雪景則將畫面拉開對比,彷彿將綿長的時間凝縮於片刻。電影共分作「暗號」、「行動」、「底牌」、「迷局」、「險棋」、「生死」和「前行」七個章節敘事,在偽滿洲國與共產黨雙方人馬碟對碟的關係間,密碼、破譯母本、刑求、心理戰、內鬼等,諜報片該有的元素紛呈。
亞細亞的暗示
然而,觀影過程卻不免有《風聲》的既視感。同樣都是諜報題材,只是《風聲》是一群人被關在一處,互相指認誰是間諜,而《懸崖之上》則是兩邊陣營的互相角力。緊張感或許沒有《風聲》來的詭譎多變,但他們都企圖給一段歷史寫下註解。《風聲》是汪精衛政府對上抗日組織,而《懸崖之上》則是偽滿洲國對上共產黨人。當然,支撐在其背後的政治立場是更顯而易見的,尤其是「亞細亞」的符號暗示。
「亞細亞」電影院,是《懸崖之上》的重要場景之一。「亞細亞」本來就是日本從「興亞論」延伸發展的「泛亞主義」,當時日本就是在此意識型態之上發動大東亞戰爭,並打造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而「亞細亞」的文化符號被張藝謀挪用進《懸崖之上》就值得細細玩味。雖然,哈爾濱確實有一間「亞細亞電影院」,時間、地點也相符合;但亞細亞透過張藝謀的影像表述,對我而言就如同是一種宣告:如今換中國來做亞細亞的領導國家。
何謂歷史真相?
當然,在政治以外,不免還需要渲染一下情感的共鳴。如果說《風聲》結尾顧曉夢的一封信,引發了觀眾對於過去抗日的情懷;那麼,《懸崖之上》中「天亮了,就好了」,這樣一句簡單而反覆播送的話語,就是電影煽情的所在。而我最遲疑的,反倒是台灣觀眾該如何看待這部電影。
《懸崖之上》的歷史敘事,聚焦並放大了共產黨在抗日期間的犧牲與貢獻,我們(台灣)所接受的則是「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才是當時共產黨的最高指導原則。所以何謂歷史真相?兩岸政權其實都在各自表述,張藝謀的電影不過是對那段歷史的一種詮釋與表態。究竟孰真孰假?孰優孰劣?或許只能留待後人再行思量和咀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