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在智利|《重現:人權歌手謀殺事件》觀後隨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高中時曾讀過《智利秘密行動》,不過那時是衝著作者看的,對於智利那段歷史背景其實完全沒概念,所以看得時候並沒有多大感觸,相較於時報出版同系列叢書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則比較有感,看了好幾遍,印象非常深刻,上大學後還帶去宿舍,沒事翻閱。

一直到皮諾契被西班牙政府逮捕軟禁,以及後來被遣送回智利審判,才比較深入地涉獵中南美洲近現代史及智利那段黑暗悲慘的歷史。很多相關的書籍或報導大多會提到政變當時有某位智利知名詩人兼民謠歌手被殺了,但對於這位歌手通常只有一兩句話帶過他被殺的事件,最多幾行描述他的政治傾向與民間聲望。很不好意思,每次歌手名字看過便忘了,可能根本沒認真看清楚他的名字。

等到看Netflix《重現:人權歌手謀殺事件》開頭影片介紹,心想就是這個人了,原來這個歌手長這樣,唱的歌是這種歌,看完後歌手的名字也記起來了,影像的力量真的不是文字敘述能比擬的。

《重現:人權歌手謀殺事件》片名雖然看起來像懸疑推理片,但事實上是一部有關智利轉型正義的記錄片,故事大致分成兩個階段,第一段是聚焦在歌手維克多哈拉的生平,從他小時候到長大成名,結婚生子的家庭生活,參與政治社會運動,與阿葉德的關係,以及最後被殘酷殺害的過程。另一段則是維克多死後多年,遺孀及相關人權組織團體棄而不捨追查殺害維克多的兇手及問責的過程。

其實看到體育館大屠殺那一趴,心情很沉重,然後就有點看不下去,一直過了好多天,才又接續把片子看完。

本片透過聚焦在維克多的案例,呈現了轉型正義執行上遭遇的一種特殊困難之處。當然皮諾契這些大人物的罪刑顯而易見,容易被指認,之間也透過各種政治交易讓他逃脫了一陣子,最後是殖民母國西班牙把他抓了起來,經過幾經交涉才引渡回智利受審。

不過對於底下真正虐待反對人士,執行死刑的小人物螺絲釘,轉型正義的課題顯得更複雜一點,如何找到真正該負責的對象加以問責,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困難點。這在台灣亦然,尤其是台灣威權統治時間拖得更久,很多當年涉及刑求、虐待與抄家政治犯的情報檢調司法人員基本上都在歷史中隱形不見了,大部分可能都領著高額退休俸,含飴弄孫幸福度過餘生,然而他們的幸福人生卻是建立在無辜之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劇上,可能至他們死前,也不會感到絲毫愧疚,或被抓出來清算而擔心害怕。

本片雖然最後似乎有找到現場下令殺死維克多的軍人,但舉發人的出爾反爾,證詞之間的矛盾,嫌疑犯一直堅持案發當時不在現場,雖然透過測謊機測謊顯示他不在場證詞可能是謊言,可以合理懷疑他就是下命令屠殺的兇手,但仍無法完全排除他所言為真。時隔多年,資料逸失,人們的記憶已經模糊,這種透過多年後的事後指證,已經很難成為鐵證去證明他就是兇手。

更荒謬的是,兇手/嫌疑犯跟很多其他獨裁政權時期的軍人退休後都移民到美國去,成為美國公民,結果只能用美國的民法相關法規去起訴他,雖然最終判刑有罪要賠償家屬高額金錢,但還是可以躲避牢獄之災。直到最後,兇手/嫌疑犯仍堅持自己的清白,認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只是智利轉型正義的替罪羔羊。對於觀看影片的我們根本無法判斷其證言的虛實。

即使如此,維克多遺孀仍然很高興終於沉冤昭雪,對兇手咎責,完成了維克多與其他犧牲者的轉型正義之路,畢竟維克多就是那群在體育館被虐殺群眾的象徵。

不過本片也呈現了美國這個國家的特殊性,大家都知道阿葉德政權被推翻,扶持皮諾契跟美國政府脫不了關係,當年阿葉德執政初期的經濟衰退、政治動亂,除了阿葉德政權要負一部份責任,美國在背後的搞怪也是功不可沒,才讓皮諾契有政變的可能性,但協助智利進行轉型正義的也是美國民間人權團體、律師,法院。顯示美國政府雖然會作惡,但也有制衡補救機制。

民主國家並不會認定政府機關就是永遠是對,是正確的一方,而是認為任何人掌握權力後都可能為惡,所以要有制度上的制衡機制。這跟牆國是完全不一樣的思維,也是很多小粉紅永遠無法理解的道理。

ps:本片雖然是在講人權與轉型正義的課題,但其實維克多應該不能視為人權歌手,而是社會經濟改革運動者,他關心的是貧窮,資源分配不均與階級貧富差距問題,基本上他是阿葉德的堅定支持者,就是共產黨人,中文片名翻成人權歌手謀殺事件大概是要吸引眼球,騙人點進來看,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原片名《體育館的大屠殺》(Massacre at the Stadiu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野口夏-avatar-img
2022/10/04
我上次有很沉重幾至無法看下去的心情, 是好多年前東野圭吾的白夜行。
菜有蟲-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05
我是先看過日劇 後來在書店翻過幾頁
野口夏-avatar-img
2022/10/04
我發現你很擅長寫分析評論。 我其實也讀過不少書評劇評或視評, 有些評文看起來振振有詞,寫了很多,但讀完卻又好像什麼都沒寫到。 就嗡嗡嗡的一排字,在眼前喧鬧過後,腦海裡什麼也沒留下。
菜有蟲-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05
因為我比較會畫虎爛
野口夏-avatar-img
2022/10/04
哎哦,寫得真的好好哦!(羨慕加佩服)
菜有蟲-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04
被稱讚得很不好意思
avatar-img
菜有蟲的沙龍
93會員
147內容數
對日常生活所看所聽之事的不負責任隨想
菜有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其實我對於川普貿易關稅政策轉變的理解很直覺,其實用《教父》中兩代教父作風就可以理解,黑道本質就是黑道,不是無私和平慈善家,不過收保護費的精神有點不一樣,老教父是用義理原則來引導利益交換,我保護了你所以你要做出相應回饋,並向我效忠,阿爾帕西諾當教父時先後順序就有點不一樣
Thumbnail
2025/04/08
其實我對於川普貿易關稅政策轉變的理解很直覺,其實用《教父》中兩代教父作風就可以理解,黑道本質就是黑道,不是無私和平慈善家,不過收保護費的精神有點不一樣,老教父是用義理原則來引導利益交換,我保護了你所以你要做出相應回饋,並向我效忠,阿爾帕西諾當教父時先後順序就有點不一樣
Thumbnail
2025/03/17
從《民族重建》、《黑土》再到《血色大地》,提摩希.史奈德寫的書已經看完三本,書櫃還有兩本等著看。每看完一本,就感覺有輕微矯正我根深蒂固的西歐中心論視角,比較能從中東歐視角去看一些歐洲重大歷史事件。 《血色大地》與《黑土》基本上是互相補充的兩本書,《黑土》是在解釋大屠殺發生的原因,提出一套比較宏觀的
Thumbnail
2025/03/17
從《民族重建》、《黑土》再到《血色大地》,提摩希.史奈德寫的書已經看完三本,書櫃還有兩本等著看。每看完一本,就感覺有輕微矯正我根深蒂固的西歐中心論視角,比較能從中東歐視角去看一些歐洲重大歷史事件。 《血色大地》與《黑土》基本上是互相補充的兩本書,《黑土》是在解釋大屠殺發生的原因,提出一套比較宏觀的
Thumbnail
2025/03/03
司馬先生,我到二十二歲為止也是日本人呀! 當我向內人提起,和司馬先生交談時,什麼話題才好呢?她說:「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吧」。於是兩人就談到《舊約聖經》裡的〈出埃及記〉。 若想簡明扼要地將台灣人只因生為台灣人而必須背負的共同課題歸納起來,那麼如《認識世界少數民族事典》的編者那樣,將它歸類於少數民
Thumbnail
2025/03/03
司馬先生,我到二十二歲為止也是日本人呀! 當我向內人提起,和司馬先生交談時,什麼話題才好呢?她說:「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吧」。於是兩人就談到《舊約聖經》裡的〈出埃及記〉。 若想簡明扼要地將台灣人只因生為台灣人而必須背負的共同課題歸納起來,那麼如《認識世界少數民族事典》的編者那樣,將它歸類於少數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智利,我的理想國》讓我們見證了這顆仍在滾動中的石頭,推翻了當年獨裁政府留下的憲法惡果。石頭的意象既是人民抗爭的武器,也能夠敲擊牆面引發共鳴,因而能夠打破沈默來替自己發聲。整部作品以導演這位國民的視角來切入,樂觀地看待這場旋風式的改革,因此他才會希望自己拍下的石頭,都成為「理想國」腳下的基石。
Thumbnail
《智利,我的理想國》讓我們見證了這顆仍在滾動中的石頭,推翻了當年獨裁政府留下的憲法惡果。石頭的意象既是人民抗爭的武器,也能夠敲擊牆面引發共鳴,因而能夠打破沈默來替自己發聲。整部作品以導演這位國民的視角來切入,樂觀地看待這場旋風式的改革,因此他才會希望自己拍下的石頭,都成為「理想國」腳下的基石。
Thumbnail
高中時曾讀過《智利秘密行動》,不過那時是衝著作者看的,對於智利那段歷史背景其實完全沒概念,所以看得時候並沒有多大感觸,相較於時報出版同系列叢書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則比較有感,看了好幾遍,印象非常深刻,上大學後還帶去宿舍,沒事翻閱。
Thumbnail
高中時曾讀過《智利秘密行動》,不過那時是衝著作者看的,對於智利那段歷史背景其實完全沒概念,所以看得時候並沒有多大感觸,相較於時報出版同系列叢書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則比較有感,看了好幾遍,印象非常深刻,上大學後還帶去宿舍,沒事翻閱。
Thumbnail
「有人必須死」是由Netfilx出品的西班牙短影集,講述因為不明原因被送到墨西哥的男主角Gabrino應父母之命在十年後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西班牙,帶著想和他一起環遊歐洲的好友Lázaro一同歸來,本只是想在西班牙做短暫停留,卻沒曾想過這是一場去了就再也沒有歸途的旅程。
Thumbnail
「有人必須死」是由Netfilx出品的西班牙短影集,講述因為不明原因被送到墨西哥的男主角Gabrino應父母之命在十年後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西班牙,帶著想和他一起環遊歐洲的好友Lázaro一同歸來,本只是想在西班牙做短暫停留,卻沒曾想過這是一場去了就再也沒有歸途的旅程。
Thumbnail
  看到板上對於算牌手這部電影普遍負評,我也來說說自己的看法,說不上是為這部片平反,但是提供幾個觀影的方向,和大家討論討論。    電影的劇情沒有太過明確的起承轉合,比起許多大場面的英雄動作片,很容易讓人感到沉悶,迷失在一些看似毫無意義的對話之中不明所以。    整部電影是由伊薩克. 奧斯卡飾演的威
Thumbnail
  看到板上對於算牌手這部電影普遍負評,我也來說說自己的看法,說不上是為這部片平反,但是提供幾個觀影的方向,和大家討論討論。    電影的劇情沒有太過明確的起承轉合,比起許多大場面的英雄動作片,很容易讓人感到沉悶,迷失在一些看似毫無意義的對話之中不明所以。    整部電影是由伊薩克. 奧斯卡飾演的威
Thumbnail
《浮山若夢》作為智利三部曲的終章,的確是再一次歷史拼本的再現,而拼湊的目的是重新讓被抹去的顯現。三部曲中,從未間斷的提問指向國族認同,這份認同具體化成一句句「你認為自己是智利人嗎?」「以你的語言,怎麼說?」「你在研究什麼樣的過去?」
Thumbnail
《浮山若夢》作為智利三部曲的終章,的確是再一次歷史拼本的再現,而拼湊的目的是重新讓被抹去的顯現。三部曲中,從未間斷的提問指向國族認同,這份認同具體化成一句句「你認為自己是智利人嗎?」「以你的語言,怎麼說?」「你在研究什麼樣的過去?」
Thumbnail
智利1970年代的阿葉德總統,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透過民選上台的社會主義政權。儘管進行多項改革,智利經濟倒退卻令民怨四起,親蘇的態度也令美國不滿。最後在美國策動軍方以及法西斯團體下,推翻了阿葉德政權,開啟長達16年的皮諾契軍政府。代表智利參加2020年奧斯卡最佳國際長片的《他們的自由年代》,即是這個社
Thumbnail
智利1970年代的阿葉德總統,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透過民選上台的社會主義政權。儘管進行多項改革,智利經濟倒退卻令民怨四起,親蘇的態度也令美國不滿。最後在美國策動軍方以及法西斯團體下,推翻了阿葉德政權,開啟長達16年的皮諾契軍政府。代表智利參加2020年奧斯卡最佳國際長片的《他們的自由年代》,即是這個社
Thumbnail
現在決定社會風向的重要指標,而非身為人民公僕,卻成天自己爭吵不休的「政府」;更非受憲法保護的「人民」,而是離我們最近、也影響我們最深的「媒體」。
Thumbnail
現在決定社會風向的重要指標,而非身為人民公僕,卻成天自己爭吵不休的「政府」;更非受憲法保護的「人民」,而是離我們最近、也影響我們最深的「媒體」。
Thumbnail
從《殺人一舉》到《沉默一瞬》,兩部電影都強烈的改變了被拍攝的這些人,但更重要的是,這兩部電影必須促進印尼社會對這段歷史的討論,作品才算真正完成。奧本海默透過拍攝,試著解決了安華與阿迪的恐懼,但仍有許多安華們與阿迪們的害怕仍然存在,錯誤的仍存在整個印尼的體制與社會,絲毫沒有受到動搖。
Thumbnail
從《殺人一舉》到《沉默一瞬》,兩部電影都強烈的改變了被拍攝的這些人,但更重要的是,這兩部電影必須促進印尼社會對這段歷史的討論,作品才算真正完成。奧本海默透過拍攝,試著解決了安華與阿迪的恐懼,但仍有許多安華們與阿迪們的害怕仍然存在,錯誤的仍存在整個印尼的體制與社會,絲毫沒有受到動搖。
Thumbnail
《沒有煙硝的愛情》作為波蘭道德焦慮電影的延續體,故事內容緊扣於五〇年代時期,受政治勢力影響下的愛情羅曼史。這部片極具私密性的描繪男女間的情愛關係,然而這種情愛關係卻脫離不了現實的政治處境,從而體現出時代的紛亂。
Thumbnail
《沒有煙硝的愛情》作為波蘭道德焦慮電影的延續體,故事內容緊扣於五〇年代時期,受政治勢力影響下的愛情羅曼史。這部片極具私密性的描繪男女間的情愛關係,然而這種情愛關係卻脫離不了現實的政治處境,從而體現出時代的紛亂。
Thumbnail
天天高喊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的人,都應該來看《沒有煙硝的愛情》,電影講壓迫卻從頭到尾不見血,就連不同勢力的角力與打壓也處理得清淡,但銀幕外的你我都能意識到劇中角色的困境。文化演出強迫置入政治訊息,高層派人監視維特的一舉一動(思想檢查)等,都在訴說極權國家對思想與創作的箝制與控管。
Thumbnail
天天高喊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的人,都應該來看《沒有煙硝的愛情》,電影講壓迫卻從頭到尾不見血,就連不同勢力的角力與打壓也處理得清淡,但銀幕外的你我都能意識到劇中角色的困境。文化演出強迫置入政治訊息,高層派人監視維特的一舉一動(思想檢查)等,都在訴說極權國家對思想與創作的箝制與控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