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理科背景的同學於中場下課時間走到台前向老師提問,此時的筆者恰巧在台邊處理庶務,改不了偷聽的習慣,筆者順勢放下手邊的工作靜靜地聆聽他的問題。
「老師,我其實一直有一個關於科普寫作的問題。」同學直接破題道。他接著說:「與其說是問題,不如說是疑惑,就是關於我到底該怎麼去理解寫出好文章這件事情,另外還要兼顧閱讀文章的受眾,兩者該怎麼權衡呢?」「這是一個好問題。」老師說,「那你自己有什麼樣的想法呢?」老師接續前言問道,「嗯......我覺得寫文章的前提,會是先有一群『受眾』。而這些『受眾』多半是已經對於這個議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這樣子就不『科普』了啊!另外,剛剛上課的練習又是希望我們可以訂出『有趣的標題』,『有趣的標題』及『淺顯的內容』這兩個元素好像構成不了科普欸......」同學邊笑邊搔著頭說。
接著,同學又點出另外一個疑惑,即網路文章的質量與流量之間的問題,是該顧及文章品質,或是專注在流量的經營,在他與朋友之間的討論中,這也是繼上述困惑之後的另一個大哉問。
聽到這裡,筆者大概能理解同學內心糾結的點在哪裡。其實,依筆者之觀點,這兩個問題可以藉由一句話概括,如同本文標題所言:「寫作到底該譁眾取寵,還是該真實表述?」容我於後文娓娓道來。
網路文章就沒有參考性?取決於議題質量與對社會之重要性
對於學習社會科學的筆者來說,網路文章其實蘊藏著深刻的意義。這個意義反映在其能與時俱進,牢牢地抓住社會的脈動,隨著大小不一的社會現象,進而彰顯人類社會的多元且異質的特性。當然,如何攫取潛藏在社會氛圍中的奇點,與網路文章出產的「產地」有很大的關連性,就像要如果你某次突然知道好吃的水果,你肯定會想知道它來自哪裡,也就是說,是什麼造就這顆水果可以如此香甜。拉回來網路文章,當讀者閱讀出某篇深具內涵的報導,對於竭力溯及文本的源頭也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目前國內的獨立媒體,多半在建構某項議題的深度報導時,基於媒體本質的真相價值追尋,同時兼顧媒體倫理的情況下,比起主流媒體還要來的嚴謹。兩相對照呈現出完全相反的局面,這也是為什麼獨立媒體在市場中生存困難,要堅守報導真相,又要顧及媒體的生存,真可謂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啊。
以筆者自身的經驗,前陣子因為研究太陽光電及公民電廠的發展,大量地接觸到上下游新聞市集的專題文章。這些文章揭露台灣為了追趕國際能源轉型的浪潮,以及減碳廢核之政策領導下,地面型光電成為繼農地違章工廠之後,鄉村地景的斑塊奇觀。不僅如此,上下游記者更透過不同的手法,如空拍、深度訪調、數據分析等,不但有利於後續追訪議題的延續,更可讓欲想了解相關問題的讀者,透過他們深刻地描述,進一步做出更加深層的研究發問。
文章沒人理就表示你寫的爛、寫的無聊?不見得
當你撰寫某一篇你覺得值得一閱的文章,同時興高采烈地貼製媒體平台,想要跟大家分享這則重要的知識,然而最後的結果卻是乏人問津,無法取得種人的共鳴。「這是我的焦慮,甚至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寫了一篇很無聊的文章」同學說。「千萬不要因此而感到難過」筆者回應道。我能理解他為何會感到失落,畢竟人是需要受到肯定與認同,將自己最喜愛的事物公諸於眾,期望喚回的是熱烈且廣大迴響,人之常情。然而,這樣的結果多半是存在於我們的想像,我們會以知名作家的成功案例作為出發點,認為只要寫了什麼有趣的東西,就會有無數隱藏於社會裡的愛好者蜂擁而至,但事實卻是,這些所謂的知名作家往往是經歷漫長的書寫過程,將寫作嵌入軀殼內部的血肉,成為屬於他自己的寫作靈魂。
因此,初出茅廬的大多數人,不要因為文章不被大眾接受而垂頭喪氣。除了需要認清這件事情必然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也要明白為何知名作家得以獲得那樣的頭銜,是因為他撰寫手法精湛?還是他的文章可以非常巧妙的觸動每位讀者腦海深處的記憶?不管怎麼說,唯有堅持自己的寫作精神,認真的對待每一份成品,才是寫作的進行之道。
結語:譁眾取寵是為真誠表述做的鋪墊
好文章找好讀者,就像鮮花能吸引蝶與蜂來採蜜。在下筆之前,我們都會有我們自己內心預設的對象,也就是我們認為哪些人可以與我產生共鳴,哪些人可以因為我的文章獲得新知。筆者最後與這位同學舉了一個「八二法」的例子。我會以八二法作為延伸,是要讓同學明白,並非不能寫一些極其浮誇的標題將讀者吸引進來,而是要如何通過這樣的手法,以短暫的、具爆炸性的策略,快速收集潛在的客群,這就是所謂的「二」。至於「八」的部分,是真正應該花心思經營的區塊,也就是回到科普文章內容的含金量,是否這些短暫的過客,能夠轉變成為長期的粉絲,此種身分的進化過程,講求撰文者是否真誠且用心的對待每一篇文章。
最後,小至社群媒體的牢騷性質發文,大到學術領域的論文寫作,文字可以揭開撰文者內心的面紗,也是期許讀者能夠窺探文字背後的寓意,甚至做出更進一步的互動與對話。寫作可以是一件枯燥乏味、沒有意義的事,也可以是一場我們與內心及外界交流的大戲。那麼,究竟該如何理解,這就是每位獨立的個體需要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