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基礎打版縫紉學習,覺得終於踏進來了,又好像還是在門外鬼祟探著頭的小子,但是很多之前天馬行空飄著的想法,都有個起降點,蠻好的。
關於思考服裝的面向有一定程度的改變,但本質上想挑戰的議題還是一樣的-服裝與建築的同與不同。
身體的容器
記得建築學系大二的時候做過一個議題-頭部裝置,在思考研究計畫的過程不斷想起這個課題。
建築和服裝,同為身體的容器,同為帶給人安全感的物質需求;不同為尺度、材料及結構,而產生分岔的發展方向,但又好像不是那麼背道而馳。
講到這類的議題不難讓人聯想到經典的服裝秀Hussein Chalayan-AFTER WORDS, 2000 FW
末日、生存、戰爭等等,一直以來都是值得深思的議題。服裝如何成為流離失所、建築崩塌後的保護罩?如何突破材料的限制,給穿戴者舒適、安全的感受?如何一物多用,讓服裝不只是蔽體及保暖,賦予多重機能的可能性?
安全感?
除了機能上理性的思考,像上一篇所說,我想把範圍縮小到個人本身,所謂情緒上的保護罩。
出發點為:流離失所的人們,除了物質上的避難所,更需要隨手可得的安全感。
對我來說,安全感,是相對複雜又高等的情緒,就像馬斯洛金字塔的最高端-自我實現,是虛無飄渺,卻又引人想越級打怪的恐怖慾望,也可能是某些人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又或許只是一個情緒的安放之處。
對生活看似平凡且無風無浪的現代人來說呢?可能是自我表達的慾望,可能是對於裸露和社會價值的禁錮,也可能是過多資訊流動而無處宣洩的不安躁動。
現代的流離失所,可能不需要戰爭、災難或是人禍。
整體還需要更多具體上的思考及情境上的假設發展,怎麼整合理性與感性兩者,怎麼用服裝表達這一切,還需要把題目更精準、濃縮、具體。
初步想法:
現代的流離失所是甚麼樣的呢?怎麼樣的情境?有哪些角色?每個角色經歷流離失所的過程,需要甚麼樣的環境及空間能感到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