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覺醒!一個心智探索者引導你開啟自我改變原動力—周嶺
你是不是也曾經有過這個經驗,為自己設定好的學習計劃、健身計劃是不是興致勃勃的實行了幾天以後便後繼無力,然後很多計劃最後漸漸的胎死腹中,認為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而時間長了便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今天要推薦一本好書,也曾經跟你我一樣,都有興致勃勃開頭失敗結尾,而作者周嶺將自己認知覺醒,從渾沌到警醒,從迷茫到清晰,如何激發和保持自我提升的內在動力,把辛苦維持的意志力做為支撐轉變為科學的認知驅動的知識寶庫鑰匙交給我們,讓我們學習自我改變,以走上一流人之路。
會否定自己是因為你還沒認識人類的三重大腦
本能腦:源於爬行動物時代,主管本能,比如遇到危險就戰鬥或逃跑,本能腦的結構很簡單只有原始的反射模組,可以讓爬蟲類動物對環境快速做出本能反應
情緒腦:源於哺乳動物時代,主管情緒,比如恐懼情緒可以讓自己遠離危險或是傷心情緒能引來同情者的關愛,有了情緒的加持,哺乳動物就能在惡劣的環境中趨利避害,大幅提升了生存優勢。
理智腦:源於靈長動物時代,主管認知,產生語言、創造藝術、發展科技、建立文明,從此在這個星球上占有絕對的生存優勢
從大腦的發展史能看的出來,大腦並不是預先設計好的,就像一台七拼八湊組裝出來的電腦,主機板是老的,顯卡是舊的,但中央處理器卻是新的,所以運作起來會出現很多相容性的問題,而理智腦雖然高階,但比起本能腦和情緒腦,它的力量實在是太弱小了,就像是一家公司裡,本能腦和情緒腦是公司裡的員工,一個工作資歷深,一個精力旺盛,但他們都沒什麼能力,也沒有什麼事業心,而理智腦則是公司的經理,它富有遠見且位居高位,但因為太年輕所以威信不足,做出的決策經常被兩位老員工藐視,正因為這樣的大腦結構導致我們總是陷入「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別想要,但就是得不到」的惡性循環,因為生活中做的大部份決策往往源於本能和情緒,而非理智。
當你過度努力而半途而癈時
缺乏耐心是人類的天性,缺乏耐心並不可恥,也和自己的道德品格也全無關係,這僅僅是天性罷了,所以對抗耐心不是靠意志力,而是認知規律才是培養耐心利器,在很多時候在面對困難的事務時缺乏耐心是因為看不到全貌、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而總拿著天性這把短視之尺到處衡量,如果了解了一些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則會大幅度提升耐心。
1.復利效應
復利效應顯示了價值累積的普遍規律,前期增長非常緩慢,但到達一個轉折點會飛速增長,這個「世界第八大奇蹟」正是這種力量,不過想要獲得這種力量,就必須冷靜面對前期緩慢的增長,並堅持到轉折點,任何學習剛開始的時候進步很快,接著變慢,會進入一個平台期,在平台期可能會投入很多的努力卻毫無進步,但這只是個假象,持續堅持到了某個節點後,就會進入下一個快速上升期,學習或建立新的習慣時通常需要六個月才能突破平台期,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規律,於是在努力堅持了五個月後發現沒有進步就放棄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神經元連結就會在放棄後弱化、消失,下次再次建立就必須從零開始。
2.延遲享受
面對誘惑,學會延遲,面對天性不與之對抗而是溝通,舒適和誘惑是本能腦與情緒腦的最愛,要它們完全放棄舒適和誘惑就是與之作對,而明智的作法是和它們溝通,這也是理智腦最擅長的,透過自我對話的方式告訴它們:「該有的享受一點都不會少,只不過不是現在,而是完成重要的事情之後再享受」,因為要放棄享受,它們肯定不會同意,但延遲享受,它們還能接受,而這種「延遲享受」的好處是,將享樂的快感建立在完成重要任務後的成就感之上,就像一種獎賞。
3.主動改變視角,賦予行動意義。
面對困難的事情,為什麼有的人能夠持之以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更擅長探索原理,會主動改變認知視角,找到行動的意義和好處,科學家廢寢忘食的沉迷研究是因為他們樂在其中,跑步者風雨無阻的邁步奔跑是因為他們自已感到舒服而不願意停下,所以想辦法讓本能腦和情緒腦感受到困難事物的樂趣並上癮,我們就能無往不利。
當情緒感覺混亂,判斷失靈時
人生就是一場消除模糊的比賽,當頭腦中有很多模精的選項時,不自覺選擇那個清晰、簡單和確定的選項,當沒有足夠清晰的指令或目標時,就很容易選擇享樂,而放棄那些本該堅持但比較燒腦的選項,人們每天都會面臨各種煩惱,大多人習慣被動承受,鮮少有人會主動面對。而迴避痛苦並不會使痛苦消失,而是轉入潛意識,變成一種模糊的感覺。這時除了平靜下來還可以.....
1.消除混亂,多即是少,少即是多
讀書時不求記住書中全部的知識,只要有一兩個觀點促使自己能確實的吸收或改變就足夠了,當目標或想法很多時,先用感性能力幫助自己篩選,再用理性能力幫助自已思考,那些一眼看過去就頭痛、不知道在說什麼的題目也不用理它,只有那種大致能看出點思路,但又要動點腦筋的題目,這個中間地帶就是能夠進步最快的地方。而根據作者的讀書方法,只取全書最觸動自己的一個點,然後盡可能去實踐與改變,這樣不僅收穫更大,也不會感到焦慮。
2.小事聽從腦,大事聽從心
學習只是冰山一角,感性的力量適用於生活的各個層面,像選擇伴侶、確定職業等等,而對於個人成長來說,最大苦惱就是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很多人為了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費盡心思分析什麼事情最值得做,最後得到答案往往是「變得很有錢」,或是「受人崇拜」,這樣的目標並非有錯,只是無法給人真正的動力,因為這是理性思維權衡考量得失之後的結果,時間一長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使動力枯竭,建議要用心去感受什麼事情能讓自己最感動,而不是用腦去思考什麼事情最有利。
3.反思的能力
這種能力不僅為人類所獨有,也是我們成為萬物之靈的根源,人類的大腦進化出了新皮質,使得我們具備極強的感知和思考能力,而更神奇的是,人類還可以觀察自己的思維活動,去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然後改進優化,不斷做出更好的選擇,常用不同視角(未來視角、全局視角)來反思自己現在的狀態,從被動到主動,當一個人能主動開啟第三視角,開始持續反觀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時,就擁有了快速成長的可能
當目標不清而開始自我懷疑時
在開始嘗試時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好,看不到明顯的效果,然後就放棄了,無論是學習一項技能或是養成一個習慣,都是相關神經元從少到多、從弱到強的連結過程,所以在一開始、在連結還很弱的情況下,做不好是很正常的,所以在決定一個又一個目標但卻又再一次次放棄懷疑自己時,可以...
1.坐而言 不如起而行
想先看到結果再行動的人,往往無法看到結果,那些會更因為結果不明朗,擔心付出沒有回報,所以遲遲不願行動,所以一日拖過一日,一年拖一拖最後一直停留在原地,其實只要道理正確,不帶得失的心態向前走,就會發現目標越來越清晰,所以只需思考前往目標的方向是否正確後,就直接行動,行動,再行動,某一天就會發現做著做著就成功了。
2.養成習慣至少持續180天
「習慣養成需要21天」的概念是1950年代由美國整形外科醫生麥克斯韋爾・馬爾茲(Maxwell Maltz)提出,但實際上養成一個新的習慣21天不是太夠的,因為付出努力必須達到某種程度才能影響一個體系,而努力程度低於這個臨界點時,成效甚微,而要持續專注並持續行動,直到突破臨界點,這樣才能到達更高層次的風景。
3.為自己而做和為玩而做,善用動機轉移
利用進行遊戲心情去突破每個階段的目標,當遇到那些「不想做但必須做」的事情時,只要告訴自己,我並不是在做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例如:不喜歡跑步卻要跑步測試,告訴自己只是在玩追逐遊戲,雖然這樣有點自欺欺人的說法有點可笑,但這種假設的力量,有了一種新的選擇就會意識到事情的本身並不重要,透過這個方式只是透過它獲取另外一種樂趣,在心理學上這個方法叫作「動機轉移」
當行動力不足感覺裹足不前時
清晰力才是行動力,而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標細化、具體化的能力,而行動力只有在清晰的支撐下才能重構,舉例來說,起床後做的第一件事是看手機訊息,那注意力就會被有趣的消息、好玩的影片,而吸引眼球的標題一路吸引過去,而情緒一旦適應了輕鬆有趣的狀態,一天才剛開始,注意力和情緒就會受到影響,而面對困難枯燥的工作時,就不容易進入狀態了,所以在初始階段,要強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旦進入正向的增加迴路,便有擁有強大的行動力,而大多腦中「重要事情」也許就是關於鍛鍊、讀書,或是做某項重要工作的大致想法,所以不知道具體要做重要工作的哪個部份,這對提升行動力來說是致命的弱點。作者建議可以這樣做....
1.「具體寫下來」就能建立清晰力,以下提供參考
我自己也像作者學習將自己的待辦事項,想清楚後寫下來,幫助我一目瞭然今日要做的所有事項,這裡就先用書中作者的日程規畫做說明。
而陷入怠惰、懶散、空虛的情緒中動彈不得時,往往是因為大腦處於模糊的狀態,所以聰明的人知道「想清楚」才是關鍵所在,所以想清楚就會主動實踐,重構自己的行動力。
2.冥想
普通人和聰明人最大的能力差異是什麼?是長時間保持極度專注的能力,容易分心的人就是腦中的一顆小球在播放背景音樂,一顆小球在想晚上吃什麼,而真正用於學習的腦中小球或是只有三、四顆,在冥想的過程中,我們僅需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呼吸上,也就是說,撇開腦中一切雜念讓注恴力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作者用腦中的七顆小球為例會更容易理解,也就是說冥想是練習讓腦中的「七顆小球」同時關注一件事情,而腦中其中的小球「走神」了,溫和的把它拉回來即可,堅持這種練習,時間一長就能養成專注的習慣
3.運動,不旦健身也健腦
好的事物往往「正相關」,如果一個人的智力水平高,在其他方面表現也會不錯,像自律能力、經濟水平,還有身體條件也好,所以好的事物通常都是正相關,運動能調節人體的各種激素,使人達到最佳狀態,而運動加上學習的效果更甚。
仔細閱讀了這本書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無法堅持不是因為自己本身的意志力不足,而是實屬人類的天性,對自己的內心的責備也就少了幾分,書中還有很多很棒的知識很原理會讓對自己失去信心增加自信或是那些想徹底改變自我的人,並少走一點彎路,這本書就像作者本人所說是本工具書,並不是只看一次就放在書架上。而實施自我改變的過程中若遇到什麼瓶頸就拿出來翻翻,對症下藥,我想在覺醒自己的旅程中會順利些,推薦給只靠意志力、毅力而苦苦支撐的人們。
周嶺 認知覺醒: 開啟自我改變原動力 出版社:發光體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
任何想跟我分享的也隨時留言哦!
人來這一遭就像是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在每次的實驗中找到對自己而言
最好的幸福配方,我的晴雨生活實驗室 https://somesunsomera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