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全家人開車一同北上,送我進大學,參觀校園和鄰近的故宮,當時因「獨立」而興奮的感覺還歷歷在目,11年過去,我即將離開這座城市,沒有太多感傷,只有無限回憶。
跟兄姐的年紀的落差,所以求學的某個階段,讓我幾乎成為了假獨生女,獨自面對父母的關注、情緒,使得我時刻都想逃離「家」,補習後踩著腳踏車晃到小鎮的店都一一拉下鐵門才願意回家;「獨立」一直是我期許自己成為的樣子——思想獨立、工作/經濟獨立、生活獨立和感情獨立,在看似擁有一切的台北城生活這麼久,從18歲的青年到29歲即將踏入輕熟階段,前三項都學習得很像樣,唯獨感情狀態,總是特別想在關係裡展現獨立,而忽略自己想要被照顧的情緒。
台北的住所稱不上「家」,即使為了避免收拾的麻煩,這幾年從宿舍離開後只住過三個地方,但我依然對這些環境沒有太大歸屬感,所以屋內從不改造,頂多在牆上張貼與朋友家人的照片,讓屋內多些人味;而阻止自己買東西的方法就是想到未來還有無限次移動居所的可能,就會把心儀的商品默默放下。
台北這座城市很迷人,也容易讓人迷失自己,這11年來的累積、成長,讓我逐步開始喜歡自己。再見,台北,後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