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又到了,多雨又悶熱的季節也是蚊蟲好發的季節,有沒有中部地區的朋友也覺得今年蚊子特別多呢?筆者我可是天天被咬爆,欲哭無淚╥╥
如果你對昆蟲稍微有一點概念,這個標題肯定讓你覺得很荒謬,但其實這個故事源自於老師課堂上的分享,其中可以帶出兩個觀念:
其一,對昆蟲來說,成長過程中獲取的養分會影響牠最終的體型大小,最明顯的例子是大家爭先恐後在飼養的各類甲蟲(大多是兜蟲),最常在努力培育的便是最終成蟲的體型大小,這和不同物種的體型差異不一樣(廢話),會因為幼蟲生長過程中環境因子不同而造成結果上的不同,可能是溫度、濕度的調控,可能是營養是否充足或成分不同而造成的影響。
其二,有一種東西叫做動物行為學,用來研究、紀錄不同動物的行為,再相近的物種都有可能有不同的習性,足以成為一種學問,不過我這邊會提到的屬於口述的假說,請不要視為科學認證的結果,但歡迎拿來當作研究題目做實驗驗證。
一般常見的蚊子大概就是家蚊和斑蚊,同科不同屬,常見物種各自有熱帶家蚊、地下家蚊、白線斑蚊和埃及斑蚊(埃及斑蚊目前在南部才有),記得當時聽到的推論是其中一派的蚊子是找到宿主、開始吸血便會定住不動(好打),另一個是一點風吹草動就會移動位置再吸血,但當時前者後者分別是誰我忘記了w
不過由於今年被白線斑蚊咬爆(有看到兇手,但就是打不到QQ),我有了比較多的觀察數據,今年的白線斑蚊總是飛到皮膚上戳一下,又因為一點人體晃動或電風扇的微風就又飛走了,白給牠吸了一點血、留了個小腫包又打不到牠(癢癢QQ) 如果在沒有揮擊造成蚊子飛遠的情況下,牠就有可能在鄰近位置重新著陸、吸血又再飛走,形成了鄰近位置連續的小腫包。
所以為什麼白線斑蚊有可能被誤認成跳蚤?假設有看到事主的情況,遇上從小困苦、努力長大成蟲的辛酸小斑蚊,體型只有一般蚊子的一半或2/3的大小,不懂昆蟲的一般民眾可能覺得會瞬移的吸血小黑蟲可能是跳蚤,而不管有沒有看到事主,這樣戳一下飛離又重新著陸造成的小腫包,也的確符合跳蚤咬痕的標準狀態:連續、間距差不多的小腫包。
不過,腫包的持久度、癢度(因人而異)和常見叮咬的位置仍會有所差異,可以稍微注意一下。
要補充一點,關於蚊子吸血會定點不動或是不斷移動,不一定是物種的行為差異,另一個可能性是「選汰」,由於定點不動吸血的個體太容易被打了,於是習性上是定點吸到飽的蚊子就容易被淘汰掉,於是基因上比較敏感、一點動靜就會飛離現場的蚊子就稱霸蚊子界了,唉,所以被蚊子咬到底是該打不打呢?
當然是打啦!哪次不打了(揮空) 生活裡的觀察滿有趣的,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次的分享嘍!大家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