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是這樣子的:當大家都會使用同樣的名稱去稱呼特定類型或類型的生物,你可以說這個名稱是這類生物的「俗名」,但它未必能正確的分辨物種,也會造成一些對生物物種上的誤會。
關於「潮濕蟲」,起先是看到網友煞有其事地使用個名詞,雖然本能地理解這是一種廣泛的俗稱,還是基於好奇心查了查:到底是哪些蟲會被稱為潮濕蟲?
結果比我預想的還要廣泛,我們可以將「潮濕蟲」廣泛解讀為「潮濕環境會出現的蟲」,但實際上,若將這樣的理解用在預防和防治上,所涵蓋的類群過於廣泛,我認為可能會造成處理上的阻礙。
大部分的居家節肢動物都需要一定程度以上的濕度,就算是橫跨「被認為喜歡乾燥環境」和「喜歡潮濕環境」的衣魚,在極度乾燥的環境裡依舊難以生存。各個網民在形容「潮濕蟲」的跨度大到難以理解,跳蟲、鼠婦、衣魚、白蟻什麼都有,而在我的理解上,「潮濕蟲」偏好的環境應該要列在「呼吸感覺得到」或是「環境裡有常態性的液態水」這種程度,才會讓我感覺到「潮濕」(完全是個人理解XD),所以我便以我的理解來簡介一下「潮濕蟲」。
在居家環境最無可避免的潮濕環境應該是廚房流理台和浴室、廁所了,如果洗手台、浴室角落等地方,常常積水又累積有機質的話,就很有可能成為蛾蚋幼蟲、跳蟲的棲息環境,尤其是跳蟲只要極少有機質就有可能現身,而蛾蚋幼蟲則更可能出現在排水孔等囤積更多有機質的地方或化糞池裡,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就是定期洗刷刷這些可以觸及的地方,無法觸及的地方就放給牠去,和定期更換菜瓜布等容易生垢的物件。
而因為漏水產生的常態型的潮濕環境,就有可能出現與「黴菌」有關的昆蟲,像是嚙蟲、姬薪蟲等,假設又搭配囤積穀物、木料、接觸外部土壤等不同條件,節肢動物的多樣性又會更多。嚙蟲的話,包含了書蝨和一般稱嚙蟲的嚙蟲(???),都是極小型、會以黴菌為食的昆蟲,和極小型的甲蟲-姬薪蟲一樣,如果環境裡符合牠們偏好的黴菌夠多的時候會大發生,此時環境裡的黴菌或許比蟲子本蟲更會造成人類健康上的危害,預防或防治同樣必須移除環境裡「潮濕的原因」,蟲子就會自然而然地減少,甚至消失。
其他的潮濕環境,如相鄰的戶外區域有植栽或室內有種植植栽的環境必然潮濕,因此有土棲節肢動物誤入或是常駐都極有可能,馬陸、蜈蚣、鼠婦、蘇里南潛蠊、跳蟲等土棲節肢動物就有可能出現在家中,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就是增強家中除濕和移除植栽。(其中,鼠婦確實有「潮蟲」這個稱法。)
以上提及的節肢動物跨度有多大呢?唇足綱的蜈蚣、倍足綱的馬陸、軟甲綱的鼠婦、內口綱的跳蟲、昆蟲綱的嚙蟲(嚙蝨目)、姬薪蟲(鞘翅目)、衣魚(衣魚目)、白蟻、潛蠊(蜚蠊目)......總之,我把我隨便看過被稱過「潮濕蟲」的節肢動物都列進去了,讓你感到困擾的「潮濕蟲」是哪些呢?我們下次見嘍~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