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殺教室》:引導學生了解、認可並打磨自己的刀刃,殺老師的教育理念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突然發現好像一段時間沒有寫ACG相關的文章,決定先來提筆寫寫近年來影響我重大,也因為在木棉花頻道持續開放所以已經至少看過3-5輪的《暗殺教室》。

青春校園的暗殺故事

乍看之下《暗殺教室》的劇情主軸很主流,校園番會遇到運動會、園遊會、校外教學、期中期末考等等大事件,表現同心協力/各自提升,戰勝競爭對手的典型軸線。偶爾有外卡的殺手老師或殺手轉校生,但基本上都會被收編:)

各種意義地被觸手收編。|《暗殺教室》劇照

各種意義地被觸手收編。|《暗殺教室》劇照

主角群是一群E班的學生(被校方設定為歧視對象且放逐邊境),班導師殺老師則是有著外掛般速度和戰力的「怪物」,因為其怪物身份,為故事帶來一系列的意外感和最終目標(暗殺「殺老師」)。不過,大部份時候殺老師都是把這些能力用來提升學生的自信和能力。

磨練第二把刀,也是了解並認可自己的過程

 《暗殺教室》中說得上強調過幾次的重點溝通,應該是殺老師時常叮嚀學生們需要磨練第二把刀,並備註這是出社會一定用得到的能力。

乍看之下是要收攏學習和考試能力以及「暗殺」能力兩條主線,但實際上在考試篇章延伸所需的理解力、集中力、表達力等,以及暗殺線帶到的身體素質、策略、甚至「隱藏殺氣的能力」等等,在運動競賽或園遊會等篇章會小結式地展現學生們整合兩造能力的成果,繼續彰顯「磨練第二把刀」的重要性。 

只看到這種場面真的會覺得是部普通的校園番。|《暗殺教室》劇照

只看到這種場面真的會覺得是部普通的校園番。|《暗殺教室》劇照

這可以很直覺得回應老生常談的填鴨式教學,但對我而言真正愛上這部作品的原因是,對於多元能力的肯認。所謂的「才能」,在《暗殺教室》裡面可以是領導力、發明、繪畫、文字能力、電玩操作、蠻力、製作美食、棒球、或是機靈的小聰明。你我可能對很多「非主流」的事物感興趣,因為有興趣而認真鑽研,但卻偶爾須遭受旁人「考試不會考」、「對你未來有什麼幫助」的冷嘲熱諷,久了似乎也可能因自我懷疑而被說服。

說實話是很羨慕或期許有這樣的「殺老師」出現在生命中的。引導著了解、認可並協助提升自己的刀刃(優勢),這大概就是有教無類版的伯樂吧。 

除此之外,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稍微有了一點社會歷練,更可以有自信的肯定「第二把刀」總有其發揮作用的時候,並且也合乎「暗殺教室」題旨的,常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曾經做過某些事的經驗、因有興趣而花時間了解的小知識,為團隊或個人發揮貢獻。

我一直覺得這一幕很帥:)|《暗殺教室》劇照

我一直覺得這一幕很帥:)|《暗殺教室》劇照

流俗一點的例子,我們可以想像在平凡的工作中,偶有需要閱讀外文文件的需求,外語能力或許並非工作必須,但若有總是能加分。文書處理和程式能力可能應用在內部文件及系統的優化建議,喜歡上山下海到處走走的興趣,也可以對企業團建活動的提案提出基於自身經驗的、有說服力的建議。

還有一個我很常舉的例子是,年輕的時候流連在PTT的世界,熟悉PTT生態也交了一些朋友,誰知道在論文要找受訪者的時候,PTT上的朋友們會是一個讓我的受訪群體不限於「20-30歲學生」、異質性和可參考性都大幅提升的重要來源。

這些「機會」當然並不日常,但當某些特別的機會出現時,我不是想老套地說「準備好的人才有機會抓住」,而是,我們可能會驚覺,積累在身體和生命裡的一切軌跡,曾經廣泛碰觸及細細打磨的點點滴滴,原來真的不是白白浪費時間。

誰會想到生死關頭需要的是彈鋼琴的能力呢?|《暗殺教室》劇照

誰會想到生死關頭需要的是彈鋼琴的能力呢?|《暗殺教室》劇照

角色眾多依然刻畫鮮明

28個學生、3位老師,還有「敵對」的理事長與A班菁英,加上偶爾出現的外聘殺手,幾乎每個角色都有很清楚的個性和記憶點。尤其是核心的E班學生老師,在綜合活動或團體戰鬥時,都可以很明確地發揮學生原本就被設定的專長和人格特質,不會出現「啊對班上還有這個人」的衝突感,我想這也是這部動漫作品深得人心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基於這個特色更足以回應殺老師如何關心學生、因材施教的作品核心本質。

既是殺手也是學生,衝突感銜接處理非常優秀的作品。|《暗殺教室》劇照

既是殺手也是學生,衝突感銜接處理非常優秀的作品。|《暗殺教室》劇照

目前看來應該都沒有寫到太算爆雷的內容,歡迎大家有時間的時候看看這部作品,我個人是每次看到最後點名都會滲出眼淚。總共2季、22+25=47集,我覺得因著明確的最終目標而不拖泥帶水的節奏,也是《暗殺教室》讓我著迷且重複回顧好幾次的原因之一。

希望你也能找到屬於你的認同和感動。

89會員
203內容數
聊聊音樂、ACG、文化、ESG、閱讀,還有無法歸類的靈光乍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渡狼/DL 的其他內容
這樣的抽離現世,無論作為逃避,或作為開闊對世界的想像,都可以視為一種打破框架的、帶啟發性的文本。
一貓一人,一再地讀錯彼此的一舉一動背後的動機,卻基於對彼此的信任和依賴,殊途同歸地緊緊相依。或許,只要交付真心地理解與交流,儘管語言不通、即使思考邏輯完全不同,但在某個互動的交流中,真摯的心意終究能或多或少地傳達的吧。
世道變幻莫測,我們可能都並不「正常」。但請相信,正因為人類豐富的個體性,我們也總有一天能遇到,各方各面都契合著的、能讓我們卸下多數武裝的那個人。
這樣的抽離現世,無論作為逃避,或作為開闊對世界的想像,都可以視為一種打破框架的、帶啟發性的文本。
一貓一人,一再地讀錯彼此的一舉一動背後的動機,卻基於對彼此的信任和依賴,殊途同歸地緊緊相依。或許,只要交付真心地理解與交流,儘管語言不通、即使思考邏輯完全不同,但在某個互動的交流中,真摯的心意終究能或多或少地傳達的吧。
世道變幻莫測,我們可能都並不「正常」。但請相信,正因為人類豐富的個體性,我們也總有一天能遇到,各方各面都契合著的、能讓我們卸下多數武裝的那個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電影《沼澤謀殺案》(Where the Crawdads Sing)改編自小說《沼澤女孩》,小說是作者迪莉婭.歐文斯( Delia Owens)一鳴驚人的處女作,因此電影上映時備受觸目。 電影上映時沒機會去戲院看,最近Netflix上架,當然立即觀賞。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雖然都有一個完整的故事結構,
Thumbnail
《沼澤謀殺案 (Where the Crawdads Sing)》(《沼澤女孩》改編的電影)也不差,超愛主題曲Carolina,沼澤生態也拍得很美。只是小說改編的電影,難免有點節奏過快,很多細膩的情感轉折和情節被省略了,覺得有點可惜。
Thumbnail
每個人總會想辦法讓自己活著,這是出於動物本能使然。而「活著」是所有生命體必須要面對的最基本課題,在滿足生理需求以後,心智上的成熟卻是需要透過一連串地面對與放下才完成。一名從小就被遺棄的女孩,如何在沼澤裡獨自生存?與其說《沼澤謀殺案》是一則謀殺事件,或許說是孤獨的成長故事更引人入勝,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從
Thumbnail
我在電影上映前就看過原著小說《沼澤女孩》,記得當時我完全被故事打動,哭了很多次也產生很多感觸與想法。因此我在電影上映時間公告出來時非常的興奮,但當下也對《沼澤謀殺案》這個取名產生了疑問。原因是當我在看小說時,的確有很多篇幅在描述推理細節、原告及被告對證物正反方的陳述、警探一步步抽絲剝繭的過程,讀者可
Thumbnail
《沼澤謀殺案》彷彿是部互動式電影,到了電影的結尾,我和角色共同成長了,而這般感受讓我愛透了這個故事。
Thumbnail
「這麼多年以來,是家人拋下我 ,父母遺棄我,同學霸凌我,大眾歧視欺負我 ,我絕不會為了要活命而討好他們,他們無權決定我的生死,他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審判他們自己」--- 沼澤女孩奇雅(Kya Clark)
Thumbnail
社會期待女性是弱小的、永遠處於被害位置的,當一個女性違背社會期待、表現出侵略性時,就會把人們對這種侵略性的恐懼增加到比平時更深的程度,這就是女性反派作為驚悚元素取得成功的邏輯。《浴室情殺案》的原著裡,兩位女主角是一對同性戀人,而笑到最後的,則是她們當中偏向女子性別氣質的那位。
我還蠻喜歡這個故事的,從頭到尾。 我覺得這部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既是濃烈浪漫主義的,也是深刻現實主義的,互為表裡,互不相讓,因而交互翻扭糾纏,直至死死絞合,成為前所未見的共同體。就像諸般生物形象匯聚,於是有了龍。既生於空幻,也無一處不實在。若不被指認為神獸,或許更容易被稱之為,怪物。
Thumbnail
以《我們與惡的距離》與《台鐵殺警案》來談,障礙者的汙名與媒體再現。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電影《沼澤謀殺案》(Where the Crawdads Sing)改編自小說《沼澤女孩》,小說是作者迪莉婭.歐文斯( Delia Owens)一鳴驚人的處女作,因此電影上映時備受觸目。 電影上映時沒機會去戲院看,最近Netflix上架,當然立即觀賞。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雖然都有一個完整的故事結構,
Thumbnail
《沼澤謀殺案 (Where the Crawdads Sing)》(《沼澤女孩》改編的電影)也不差,超愛主題曲Carolina,沼澤生態也拍得很美。只是小說改編的電影,難免有點節奏過快,很多細膩的情感轉折和情節被省略了,覺得有點可惜。
Thumbnail
每個人總會想辦法讓自己活著,這是出於動物本能使然。而「活著」是所有生命體必須要面對的最基本課題,在滿足生理需求以後,心智上的成熟卻是需要透過一連串地面對與放下才完成。一名從小就被遺棄的女孩,如何在沼澤裡獨自生存?與其說《沼澤謀殺案》是一則謀殺事件,或許說是孤獨的成長故事更引人入勝,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從
Thumbnail
我在電影上映前就看過原著小說《沼澤女孩》,記得當時我完全被故事打動,哭了很多次也產生很多感觸與想法。因此我在電影上映時間公告出來時非常的興奮,但當下也對《沼澤謀殺案》這個取名產生了疑問。原因是當我在看小說時,的確有很多篇幅在描述推理細節、原告及被告對證物正反方的陳述、警探一步步抽絲剝繭的過程,讀者可
Thumbnail
《沼澤謀殺案》彷彿是部互動式電影,到了電影的結尾,我和角色共同成長了,而這般感受讓我愛透了這個故事。
Thumbnail
「這麼多年以來,是家人拋下我 ,父母遺棄我,同學霸凌我,大眾歧視欺負我 ,我絕不會為了要活命而討好他們,他們無權決定我的生死,他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審判他們自己」--- 沼澤女孩奇雅(Kya Clark)
Thumbnail
社會期待女性是弱小的、永遠處於被害位置的,當一個女性違背社會期待、表現出侵略性時,就會把人們對這種侵略性的恐懼增加到比平時更深的程度,這就是女性反派作為驚悚元素取得成功的邏輯。《浴室情殺案》的原著裡,兩位女主角是一對同性戀人,而笑到最後的,則是她們當中偏向女子性別氣質的那位。
我還蠻喜歡這個故事的,從頭到尾。 我覺得這部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既是濃烈浪漫主義的,也是深刻現實主義的,互為表裡,互不相讓,因而交互翻扭糾纏,直至死死絞合,成為前所未見的共同體。就像諸般生物形象匯聚,於是有了龍。既生於空幻,也無一處不實在。若不被指認為神獸,或許更容易被稱之為,怪物。
Thumbnail
以《我們與惡的距離》與《台鐵殺警案》來談,障礙者的汙名與媒體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