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發現好像一段時間沒有寫ACG相關的文章,決定先來提筆寫寫近年來影響我重大,也因為在木棉花頻道持續開放所以已經至少看過3-5輪的《暗殺教室》。
乍看之下《暗殺教室》的劇情主軸很主流,校園番會遇到運動會、園遊會、校外教學、期中期末考等等大事件,表現同心協力/各自提升,戰勝競爭對手的典型軸線。偶爾有外卡的殺手老師或殺手轉校生,但基本上都會被收編:)。
主角群是一群E班的學生(被校方設定為歧視對象且放逐邊境),班導師殺老師則是有著外掛般速度和戰力的「怪物」,因為其怪物身份,為故事帶來一系列的意外感和最終目標(暗殺「殺老師」)。不過,大部份時候殺老師都是把這些能力用來提升學生的自信和能力。
《暗殺教室》中說得上強調過幾次的重點溝通,應該是殺老師時常叮嚀學生們需要磨練第二把刀,並備註這是出社會一定用得到的能力。
乍看之下是要收攏學習和考試能力以及「暗殺」能力兩條主線,但實際上在考試篇章延伸所需的理解力、集中力、表達力等,以及暗殺線帶到的身體素質、策略、甚至「隱藏殺氣的能力」等等,在運動競賽或園遊會等篇章會小結式地展現學生們整合兩造能力的成果,繼續彰顯「磨練第二把刀」的重要性。
這可以很直覺得回應老生常談的填鴨式教學,但對我而言真正愛上這部作品的原因是,對於多元能力的肯認。所謂的「才能」,在《暗殺教室》裡面可以是領導力、發明、繪畫、文字能力、電玩操作、蠻力、製作美食、棒球、或是機靈的小聰明。你我可能對很多「非主流」的事物感興趣,因為有興趣而認真鑽研,但卻偶爾須遭受旁人「考試不會考」、「對你未來有什麼幫助」的冷嘲熱諷,久了似乎也可能因自我懷疑而被說服。
說實話是很羨慕或期許有這樣的「殺老師」出現在生命中的。引導著了解、認可並協助提升自己的刀刃(優勢),這大概就是有教無類版的伯樂吧。
除此之外,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稍微有了一點社會歷練,更可以有自信的肯定「第二把刀」總有其發揮作用的時候,並且也合乎「暗殺教室」題旨的,常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曾經做過某些事的經驗、因有興趣而花時間了解的小知識,為團隊或個人發揮貢獻。
流俗一點的例子,我們可以想像在平凡的工作中,偶有需要閱讀外文文件的需求,外語能力或許並非工作必須,但若有總是能加分。文書處理和程式能力可能應用在內部文件及系統的優化建議,喜歡上山下海到處走走的興趣,也可以對企業團建活動的提案提出基於自身經驗的、有說服力的建議。
還有一個我很常舉的例子是,年輕的時候流連在PTT的世界,熟悉PTT生態也交了一些朋友,誰知道在論文要找受訪者的時候,PTT上的朋友們會是一個讓我的受訪群體不限於「20-30歲學生」、異質性和可參考性都大幅提升的重要來源。
這些「機會」當然並不日常,但當某些特別的機會出現時,我不是想老套地說「準備好的人才有機會抓住」,而是,我們可能會驚覺,積累在身體和生命裡的一切軌跡,曾經廣泛碰觸及細細打磨的點點滴滴,原來真的不是白白浪費時間。
28個學生、3位老師,還有「敵對」的理事長與A班菁英,加上偶爾出現的外聘殺手,幾乎每個角色都有很清楚的個性和記憶點。尤其是核心的E班學生老師,在綜合活動或團體戰鬥時,都可以很明確地發揮學生原本就被設定的專長和人格特質,不會出現「啊對班上還有這個人」的衝突感,我想這也是這部動漫作品深得人心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基於這個特色更足以回應殺老師如何關心學生、因材施教的作品核心本質。
目前看來應該都沒有寫到太算爆雷的內容,歡迎大家有時間的時候看看這部作品,我個人是每次看到最後點名都會滲出眼淚。總共2季、22+25=47集,我覺得因著明確的最終目標而不拖泥帶水的節奏,也是《暗殺教室》讓我著迷且重複回顧好幾次的原因之一。
希望你也能找到屬於你的認同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