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 EigenLayer 的商業邏輯,並說明其估值如何評估。EigenLayer 的核心服務 Restaking 除了能夠解決區塊鏈中間層服務商在去中心化網路中所面臨的高昂安全成本問題,對於 LSD 用戶來說也額外提升了其資本效率和收益。
作者認為能夠推動其業務規模的因素有三個,包括中小型 Rollup 和應用鏈在坎昆升級及 OP Stack 開放的背景下大幅增加、對以太坊之外更便宜的 DA 層需求,以及 LSD 資產持有人對提高資金效率及收益的意願。而在估值上因為沒有對標的專案可供參照,因此作者採用預測的年化協議收入和 PS 來進行估算,不過實際代幣市值仍須視代幣在業務中的價值捕獲能力來決定。EigenLayer 能否成為市場中的新星,還得看接下來市場環境狀況來給出定論。
Coinbase CEO 在文章中分享了他認為在加密貨幣領域中最有競爭力的 10 個想法。這些想法包括創建含有去中心化且可跟蹤 CPI 指數屬性的貨幣、建立鏈上聲譽系統、公平且方便的鏈上資本籌集平台、鏈上廣告模式、以加密貨幣支付的全球化勞動力自由市場、Layer 2 的隱私解決方案、完全基於鏈上的 P2P 交易所、鏈上遊戲、RWA,以及可以啟動和管理網路狀態的軟體。
藉由 Coinbase CEO 所提出的創業想法,也可看出未來它所關注的方向與趨勢,開發者不仿可以朝這些方向深入研究,或許有機會能獲得更多的資源來讓這些想法真正落地,並為加密領域帶來新的敘事。
本文討論了日益增長的驗證資訊量(狀態)在管理上所面臨的挑戰。隨著帳戶數量和交易數量增加,存儲負擔變得難以控制,這使得成為驗證者變得困難,並且也會對去中心化構成威脅。
因此許多人開始探索「無狀態區塊鏈」的可能性,目標是讓驗證者能夠存儲一個恆定大小的狀態。不過這些無狀態區塊鏈的解決方案都要求用户儲存額外的見證數據,而這些見證必須經常更新,對於用戶來說極為不方便。文中也透過「可撤銷證明系統」的理論框架來驗證無狀態區塊鏈的可能性,結果顯示要達到無狀態是不可能的。
從文中我們可以得知,交易產生的狀態其實並不會消失,無狀態的概念也只是將這些狀態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數據,就像能量再怎麼轉換仍會一直在系統中持續存在一樣。
本文探討了加密貨幣帶來的新世界觀以及對個人的要求。作者認為 Web3 是一種新的技術和觀念,透過加密協議為每個人帶來了更多的權力和責任。我們可以成為自己的銀行,持有自己的資產,對自己的協議進行投票,這些都賦予了我們更多的權力,並且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
而我們也經由私鑰這個載體擁有了更多能力,以及對這個世界最根本的想法改變。隨著加密貨幣發展,社會將如何應對以及個人將變得如何,是值得令人深思的問題。雖然加密世界存在了許多由善與惡產生的混亂,但作者依然相信最後仍會是走向善的方向。
文中作者探討了未來以 Intent 為中心的幾個商業發展方向,第一個是透過重組 DeFi 協議和產品生態的結構,讓 Wallet 能真正變成入口,而非只是負責連接協議和簽名的地方。第二個是透過將成熟的「鏈下」預處理機制結合鏈上來達到新的應用典範。最後則是藉由 Super Smart Contract 或是 AI 來實現 Solver 的路徑。
作者提到透過將 Solver AI 化不僅能夠結合 AI 和區塊鏈這兩個賽道,也能帶來更有想像空間的新敘事。不論這樣的假設能不能實現,intent 的趨勢都將在 Paradigm 的引領下持續發展。
幣安針對目前以太坊 L2 Rollup 中的排序器生態進行深入探討,包括現階段的採用狀況以及有哪些專案正在研究排序器的解決方案。目前多數的 L2 Rollup 多採用中心化的排序器,因為經濟性因素與簡單性的關係,它們對於過渡成去中心化排序器仍存在著阻力,而中心化的方式也為用戶帶來交易審查、MEV 提取及活躍性問題。
將排序器去中心化的概念包含採用輪換排序器領導者的方式,或是讓多個 Rollup 的交易在被排序前先聚合到 mempool。文中也針對 Espresso、Astria 和 Radius 這三個解決方案分別詳細說明。未來這些 L2 Rollup 如何在去中心化原則以及經濟來源的取捨下進行選擇,也會是接下來市場所關注的焦點。
文章中作者除了對 Base 的生態現狀進行分析,也探討了 Base 生態中不同種類的應用。Base 在經過迷因幣與 Friend.tech 上線的熱潮後,鏈上交易量與日活躍地址數也開始逐漸下降,並且低於 Arbitrum 和 OP Mainnet。目前 Base 生態中已有 143 個專案被開發出來,作者也依序在文中說明 DEX、Lending、衍生品、社交平台、遊戲領域中較突出的應用。
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Aerodrome 除了是 DEX 中的原生頭部協議,也是所有 Base 生態中 TVL 最高的,約佔生態總 TVL 超過一半,可見該協議的潛力。在 friend.tech 後誰將能接手這樣的熱潮,並持續推進 Base 的生態熱度,或許 Aerodrome 將會是最有力的候選人之一。
文章中討論了監控交易所相關風險對於數位資產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並提出三個指標來識別出異常的交易所活動,並分析個體交易所的風險情況,這三個指標分別是內部重組比率、交易所依賴率、鯨魚提款率。
在重組比率上可看出過去 FTX 交易所的比率一直處在 1 以上,代表其背後隱藏的資產管理不善風險,而在交易所依賴率上負值越大代表資產正迅速流向另一個交易所,最後在鯨魚提款率上也可得知該交易所的風險程度。
文中透過在指標上的對比,可以提供給投資者一個更清晰的風險識別。藉由 FTX 的失敗我們也能從中學習到風險管理的重要,以及如何透過洞察這些數據避免再次重蹈覆徹。
文中說明了 L2 互操作性協議 Connext 與社區之間因舉報機制所產生的爭議。Connext 在更新空投規則時宣布了女巫獵人計劃,希望透過社群來幫助篩選女巫地址,並將 NEXT 的 25% 作為篩選獎勵。而這個計劃也真的帶來了顯著效果,短短一個禮拜的時間有將近 600 份的舉報。
不過這樣的方式也讓社群群起憤慨,除了長期辛苦交互的帳號可能白費,對於團隊這種挑撥社群關係的內鬥策略也十分不滿。有人認為可以用廣泛投毒的方式來解決女巫問題,不過作者也提到可以靠幾個應對方式來避免遭受女巫判定,而非藉由投毒的極端方式來解決。雖然 Connext 這樣的機制或許不夠適當,但也可以看出專案和嚕毛工作室之間的博弈也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近期灰度在和 SEC 的訴訟中獲得了勝利,法院認為 SEC 拒絕灰度將 GBTC 轉換為比特幣現貨 ETF 的提議是武斷和反覆無常的,因為 SEC 未能解釋對類似產品的不同處理方式。雖然這次訴訟的勝利不代表能夠讓比特幣現貨 ETF 獲得批准,但這次的判決結果也讓整個區塊鏈產業向前邁進一大步。
文中詳細說明了灰度與 SEC 事件的始末,並提到這樣的訴訟結果將有利於灰度背後最大的掌控者 DCG,去年因為 FTX 事件嚴重影響了 DCG 的子公司 Genesis,這次的結果除了能夠為 DCG 的未來帶來新的希望,也能讓加密產業逐漸走向新的里程碑。
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希望本文的內容能夠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
如果您對區塊鏈出圈科普知識感興趣,請搜索 🔍 WalkinCat 走路貓,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如果您想繼續關注我們的最新文章,歡迎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或透過以下連結找到我們。我們期待您的想法和反饋,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