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范軒昂 (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工作者)
伊甸基金會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工作者日前應廣青文教基金會的邀請,為其舉辦的圓缺影展其中的兩部電影撰寫閱覽心得。目前圓缺影展仍在舉行中,相關訊息請見文章底下聯結(註)。
如果有一天,你的家人因為精神疾病發作住院,「出院後」這三個字的意思是什麼?「恢復正常生活啊!」你可能這樣想。那怎麼生活呢?當代社會以AI的速度,我們可以想遍一百種生活的方式,但是人與人如何相伴與相待常常是最難的地方。
兩組不同時空的影片,《大馬哈魚》通過情慾糾纏的私敘事,「魚」作為一種去病症化的象徵及家庭關係變化的隱喻。以此視角,龍發堂群聚感染後清空,接著再無人聞問,就有如影片中的放生一般。「堂眾」與「魚」的狀態似乎不謀而合,制度性的人權與親權究責,可以如何跳脫對錯從制度層面著手,讓傷害不再發生?紀錄長片《精神病院》則橫跨精神疾病與社會結構的世紀殘影,探究1970年代以降的美國,去機構化的歷史肇因於聯邦政府不再補助社區精神照護中心,精神病人離開醫院後流落街頭成為無家可歸的殘酷真相,其政策的影響,劇烈的影響至今的美國社會。《大馬哈魚》與《精神病院》探問得都是遭遇精神疾病影響的家庭及個人「如何相伴與相待」的問題,同時也在質問:離開以照顧為主的環境(無論是離開已不堪負荷的照顧者,或離開作為照顧之責的醫院),精神病人要怎麼在當下的社會結構中存活下來?
這種所需要的對待必須很細緻,我們可以從影片中學習。《精神病院》以病人家屬身分探問治療方式的單一(例如:打針、約束)。實際上,一位女性醫師(她同時也具有病患家屬身分),在影片中自陳:醫病關係最大的挑戰即是如何能深切感受病人所經歷的痛苦。繼而,以下這些疾病當事者及家屬的自白經驗如此重要:一位受到躁鬱症影響的女性喬漢娜,她表示她停藥不是因為她不知道她需要,而是要找到效果好的藥物「沒有那麼簡單」。另一位涉險犯罪的精神病人蒙帝,他的家人最大的困境是蒙帝不願看醫師,蒙帝姊姊有感而發地說:「因為羞恥很危險,羞恥會讓人隱藏,我們隱藏,就得不到需要的援助,我們隱藏,就無法誠實說出自己的需求」。
在《精神病院》這部紀錄片你會看見院外社區的形貌,作者揭露的當代真相:生而為人,性別、族裔、文化、階級等社會結構,例如影片中提及黑人民權運動Black Lives Matter交織著「精神疾病」如何遭遇警察槍擊致死,黑人社群的起身抵抗。影片提供我們進一步思索「社會正義」如何能作為弱勢群體抵抗標籤化及歧視的武器,也似乎能回應《大馬哈魚》中那隱而未言的生存議題。
《大馬哈魚》和《精神病院》這兩部影片從多元視角為我們帶來了精神疾病新的倫理關係的期待,以及可能引發的人權爭議或醫病倫理思辨。回到政策層面,每一個受苦的人,無論是否為病人都代表著社會結構中受傷的心靈,如何關照、甚且進一步思索政策推動及社區多元樣貌的可能性,尚待我們一同來深化思索與行動。
總有一天,社會生存的本質,會適合所有人的吧?
註:
▋2023圓缺之間身心障礙者影展
本屆影展以『不在場』為主題,點出各種身心障礙者參與社會時的現況,鼓勵影音創作者以多元角度呈現身心障礙議題,探討身心障礙者與非身心障礙者之間因為差異、不理解而建築起的藩籬;以及大眾不認識的障礙者真實面貌或生活處境。
是誰「不在場」→
無障礙設施的不普及、環境的不友善,讓身心障礙者只能選擇「不在場」?障礙者因身分及條件限制而遭社會邊緣化的「不在場」?身心障礙議題未被廣泛重視並討論,造成促進社會福利、改善弱勢生活的決策討論「不在場」?認為和自己或家人無關,導致許多人缺席障礙者追求平權運動的「不在場」?
還能怎樣詮釋「不在場」?又如何將「不在場」轉變為「在場」?
☾場次及報名:https://reurl.cc/A0Oxg3
☾電影介紹:https://reurl.cc/dmWR5y
活動全程免費入場,採取事先報名與現場報名並行,填寫完報名表,即代表報名成功。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廣青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