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靡雙週報〉第39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2/7/20

主編:吐司
副編:邊圓人


憂鬱也可以具有演化適應性?導讀《憂鬱的演化》

《憂鬱的演化》試圖反駁「憂鬱症來自某種缺陷」的缺陷模型,並轉而以演化心理學的角度去探討憂鬱情緒的演化功能,並且更近一步探討為何在環境富足的現代,憂鬱症的盛行率反而節節攀升。

根據此書,不管是高漲的心情或是低落的心情都有其用處。例如:心情低落會幫助人意識到「社會風險」,使他們能做出行動避免被群體排擠,又或是心情低落可以作為一種「中止機制」,在堅持目標可能會白費力氣或導致危險的情況下,低落的心情是一種讓人放棄嘗試的手段。然而,作為人類的特長就是可以不顧心情地去追求一個永遠達不到的目標,這樣的特長使人類落入深度憂鬱的風險之中,此時,情感系統為了使個體停下,可能會採取更激烈的手段。因此,若用這個角度去解讀憂鬱種患者躺在床上行為,便會發現他們會躺著不動,不是因為不追求目標,而是因為太執著於追求無法達成的目標。除了追求無法達成目標以外,使人類暴露在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中,最重要的另一個原因在於人類會追求非常抽象的目標,以及把目標設在難以評估進度的範疇中,這使得向目標前進之路顯得晦暗不明。

除了可以不顧心情追求難以達成或抽象的目標以外,近幾百年來各式各樣的人類發展與特性也使憂鬱症發生的機率節節攀升,第一個是現代人對室內光線的依賴以及睡眠的剝奪,這些影響晝夜節律的因子正是孕育憂鬱症最好的溫床,第二個則是追求快樂的文化,有研究發現重視快樂可能反而會令人感覺比較不快樂,尤其是在快樂唾手可得的時候。然而,現代的文化卻無不頌揚著快樂,彷彿追求快樂是人生的要務之一。不幸的是,這樣的優勢文化可能反而使得人們離快樂越來越遠。第三個使人陷入憂鬱難以自拔的則人類細膩的反身思考能力。絕大多數人陷入憂鬱時,都會反覆思索憂鬱的原因,然而,這時候浮出腦海的可能不是一開始造成憂鬱的兇手,而是其他的假線索,但是這些假線索都帶有類似的功能——讓我們變得更憂鬱,而科學家將這種反覆思考低落心情的成因與後果的現象稱為「反芻思考」。

儘管在本書所描繪的狀況裡,人類在這場與憂鬱症的對抗中節節敗退,然而,當我們弄清楚了造成憂鬱的機制時,便能更有效地打擊憂鬱症,甚至降低復發的風險。本書認為,藉由變換日常作息、重新設定目標,以及改變我們對心情的詮釋或反應可以修改情感發展的軌道。本書甚至提及了「後憂鬱的個人成長」,就如同人經過創傷可能有「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 growth)一般。作者認為我們應該開啟一場從演化觀點的憂鬱症對話,在這樣的對話中,生存和繁衍是演化的目的,而低落的心情就和快樂一樣,往往可以幫助我們達到那些目的。為此,我們必須仔細傾聽低落心情可以向我們透露的事。

此外,當我們拋開憂鬱症的缺陷模型時,便能知道不論深度或淺度憂鬱都是情感系統的自然產物,無論一個人陷入深度憂鬱的過程為何,面對這個狀態都是一種艱困的試煉。我們不應斷定憂鬱症患者軟弱或有缺陷,而是應該承認——熬過憂鬱期需要無比的毅力。


【帶病生活 3 】「還有幻聽沒關係,只要分得出真假」勞動陪伴與同儕支持,讓病人成為一個新人/多多益善.葉靜倫

「隨著務農延伸而出的,還有料理的樂趣和社區的連結,包括一起研究食譜、製作香草茶、發展農場體驗活動等。也因為農事是最需要人力的勞動,風信子能夠以此連結社區,翻轉每個人的「病友」身分,使得鄰近的「農友」願意主動來幫忙建置水管、翻地除草。左右鄰里也開始會來交換瓜苗,有些婆婆媽媽甚至會主動教他們改種經濟效益較高的南瓜和冬瓜等。」

「徐淑婷重申,這就是為什麼精神病人邁向康復的過程,亟需社區支持:「醫院的生活形式不容易在社區裡複製。當一個人重返生活,才能開創出多元的社會角色,角色越多,越能讓他從一個『病人』變成一個『人』。」她也在採訪中多次提及:「最好的復健成果,就是看到他們去公投、去遊行!表示他們有自覺成為一個公民,不再只是一個病人。」」

---

〈瘋靡雙週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99會員
197內容數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2022/07/18
全台3.4萬個精障家庭,僅配不到百位社區關懷訪視員,精障社群平台攜手社關,共同呼籲為精障困境尋活路。
Thumbnail
2022/07/18
全台3.4萬個精障家庭,僅配不到百位社區關懷訪視員,精障社群平台攜手社關,共同呼籲為精障困境尋活路。
Thumbnail
2022/07/11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 本期主題:其實我們都只想好好生活─談精神疾病或失序經驗中「生死」與「(人際)關係」議題
Thumbnail
2022/07/11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 本期主題:其實我們都只想好好生活─談精神疾病或失序經驗中「生死」與「(人際)關係」議題
Thumbnail
2022/07/11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
Thumbnail
2022/07/11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要應付不舒服、不開心的情緒有很多方法,我們可能會生氣、絕望、尖叫、哀悼、哭泣,然後打給朋友抱怨、發限動偷罵人、上網當酸民等作法。在這些情緒中,鮮少被討論的就是:憂鬱。憂鬱不是憂鬱症,憂鬱症是一種身心症,憂鬱的情緒是一種身心調適。
Thumbnail
要應付不舒服、不開心的情緒有很多方法,我們可能會生氣、絕望、尖叫、哀悼、哭泣,然後打給朋友抱怨、發限動偷罵人、上網當酸民等作法。在這些情緒中,鮮少被討論的就是:憂鬱。憂鬱不是憂鬱症,憂鬱症是一種身心症,憂鬱的情緒是一種身心調適。
Thumbnail
有感覺憂鬱症在近幾年變成流行病嗎? 但你真的瞭解嗎? 要看精神科還是心理諮商或治療呢? 別再問了 ! ! 我用10分鐘告訴你 ~
Thumbnail
有感覺憂鬱症在近幾年變成流行病嗎? 但你真的瞭解嗎? 要看精神科還是心理諮商或治療呢? 別再問了 ! ! 我用10分鐘告訴你 ~
Thumbnail
對我來說,糟糕的狀況有二:其一是對生活的麻木,其二是失控後的衝動行為。 想要自救,找到解壓的方式非常重要。 我的方式是收掉公司不當老闆,以及從台北搬回高雄。 換個環境,你能換個腦袋喔!
Thumbnail
對我來說,糟糕的狀況有二:其一是對生活的麻木,其二是失控後的衝動行為。 想要自救,找到解壓的方式非常重要。 我的方式是收掉公司不當老闆,以及從台北搬回高雄。 換個環境,你能換個腦袋喔!
Thumbnail
憂鬱症是現代文明病---每十個人就有一人患憂鬱症 《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讀書筆記 憂鬱症常見的症狀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到憂鬱症? 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 不要試著激勵他。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 其他參考書籍: 憂鬱症自救手冊:如何治療?怎樣照顧?你和家人
Thumbnail
憂鬱症是現代文明病---每十個人就有一人患憂鬱症 《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讀書筆記 憂鬱症常見的症狀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到憂鬱症? 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 不要試著激勵他。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 其他參考書籍: 憂鬱症自救手冊:如何治療?怎樣照顧?你和家人
Thumbnail
網路上寫了許多有關憂鬱症的文章,提到這種精神疾病有多可怕,得到後大腦生病會讓人會失去人生熱忱、甚至剝奪基本的生活能力。不過反向思考一下,既然我都得過了,那來講講經歷五年的憂鬱症讓我獲得的「禮物」吧! 1. 學會覺察身心 得了憂鬱症的幾年,心理狀況常常墜入谷底,連帶的身體也變得糟糕,總是莫名頭暈、食慾
Thumbnail
網路上寫了許多有關憂鬱症的文章,提到這種精神疾病有多可怕,得到後大腦生病會讓人會失去人生熱忱、甚至剝奪基本的生活能力。不過反向思考一下,既然我都得過了,那來講講經歷五年的憂鬱症讓我獲得的「禮物」吧! 1. 學會覺察身心 得了憂鬱症的幾年,心理狀況常常墜入谷底,連帶的身體也變得糟糕,總是莫名頭暈、食慾
Thumbnail
這本書是看謝哲青直播時介紹的,那集的主題談憂鬱。他說:「憂鬱是一種自我欣賞和自我同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你以為這本書看了會很憂鬱嗎?那就錯了。 我們不能否認,人生本來就不可能一帆風順,苦難與挫折也一定會發生,如果能用平靜的心態去接受,或許更能幫助我們面對生活。
Thumbnail
這本書是看謝哲青直播時介紹的,那集的主題談憂鬱。他說:「憂鬱是一種自我欣賞和自我同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你以為這本書看了會很憂鬱嗎?那就錯了。 我們不能否認,人生本來就不可能一帆風順,苦難與挫折也一定會發生,如果能用平靜的心態去接受,或許更能幫助我們面對生活。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Thumbnail
我問過 Pinkoi 公司的 HR 該不該讓資方察覺「有憂鬱傾向或者曾有過憂鬱症?」對方給我的回答是「千萬不要」。基於請假關係,又被迫交出就診證明,但那一張是無健保自費諮商的明細, 無論何處都大大的寫著身心科,我整整猶豫了一晚。 ⁡ 以下總結《憂鬱的演化》本書的片段: ⁡
Thumbnail
我問過 Pinkoi 公司的 HR 該不該讓資方察覺「有憂鬱傾向或者曾有過憂鬱症?」對方給我的回答是「千萬不要」。基於請假關係,又被迫交出就診證明,但那一張是無健保自費諮商的明細, 無論何處都大大的寫著身心科,我整整猶豫了一晚。 ⁡ 以下總結《憂鬱的演化》本書的片段: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