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3、生薑三片、人參3、大棗12枚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切、大棗十二枚劈。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吃東西就會嘔,吃下去就會想吐者,是胃寒的關係,屬於陽明中寒,用「吳茱萸湯」。「得湯反劇者,屬上焦」,如果喝了吳茱萸湯後症狀反而更想吐的話,代表不是胃寒的問題,是陽明熱氣往上衝激造成。傷寒論中提到當太陽、陽明合病時,下利時用「葛根湯」來治療,有嘔者用「葛根加半夏湯」,金匱中有提到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因此吳茱萸湯主要應用在肝寒造成的胃寒症。
吳茱萸湯用在胃下垂、飲酒過度而嘔酸的病人,用於虛證的患者;而吃到不乾淨的食物,造成胃底部有腐壞食物時,會用「大黃甘草湯」來把腐食去掉,屬於實證。
對於裡寒症的病患,依照嚴重程度分成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