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這麼嚴肅的議題之前,先來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
小五的霏霏要段考了,她告訴我這次她最擔心的科目是社會,因為有很多歷史的年代要記。我一看之下才知道,這次社會的段考範圍是「台灣登上國際舞台」,從大航海時代一路談到清朝統治;額外還有一個章節是地理,講的是東北季風。
霏霏是個心思很單純的孩子,她還是開開心心地把該記的重點都記住了,興致勃勃地抓著我進行解說,不過她還是問了我一個問題:「媽媽,我學這些要做什麼啊」。
這問題的本質,差不多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學歷史」的大哉問了。我想一想後回答她:「如果你只把這些時間點記下來,或你只記住其中一兩個重點,那這些東西真的沒什麼用。可是如果你能夠把這些事件串起來,看出前因後果,那學這些東西就很有用」。
第二個故事:
一樣是個心思單純的人(XD),姊姊跟我聊起「從基本知識開始學起」重不重要。我們討論的例子是學鋼琴和數學。以學數學來說,從基本知識開始學習是有其道理的,小學二年級學習一千以內的數,在這個基礎之上,小四才能學一億以內的數。
以學鋼琴來說,有一種說法是可以先挑一首自己喜歡的歌曲開始練,只要方法得宜勤加練習,即使沒有樂理基礎,基本指法的概念,一樣可以學會。甚至可以學會談很多首歌。
但我們能因此說音樂的基礎不重要嗎?畢竟如果缺乏音樂的基礎,只能一首一首歌單獨的練,而不是掌握通則之後,練習各式各樣的曲子。因此,在鋼琴的部分,未必要從基本知識開始學,但想學好鋼琴,那是繞不過去的關鍵。
108課綱上路一來,頒布單位、關心教育的各方人士還有第一線教師在各種混亂(?)中似乎也逐漸找到自己的「小號」,雖然仍有各吹各調的現象,但總算都拿著小號,開始發聲了。身為社區高中的老師,有部分優秀的孩子因為繁星就讀,也有學習基礎非常薄弱的孩子在學校,因此我們很容易在這個教學現場看到學生M型的分佈。
但我並不會武斷的說功課不好的學生就是不認真,他們也分作三六九等,有些真的放棄學習(那個原因很複雜,不在本篇討論範疇),還有一些學生其實也是唸書的,但遇到出題比較符合「素養導向」的考卷時,通常很難拿到好成績。
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這些學生的學習還停留在「知識層」和「歷程層」。如下面這張圖
我來解釋一下圖一:
(這部分只有現場觀察並提出自己的看法,沒有數據喔,歡迎數據達人補充指教)
我們把素養學習想像為皮膚構造,知識層就是表面皮膚,肉眼可見;通則層則是真皮部分,肉眼不可見。(雖然這個類比有點粗暴,不過也容易理解)
在聯考時代,學生足夠勤奮,能記住該記的知識點,把他們統整好做成筆記,即使不是學霸,也能考出還不錯的成績。到了新課綱,考題集中在概念層和通則層。如果學生無法進行概念的建構和運用、遷移,即使記了知識點,做了筆記,也依舊不能保證考出好成績。
如果今天有人問:「我為什麼要背歷史年代,我為什麼要知道林爽文事件?為什麼我要背英文單字?」(我的)答案就是:如果沒有這些知識點作為支撐,我們難以進入歷程與概念。
如果今天有人問:「為什麼該背的該記的我都做了,卻仍然考不好?」(我的)答案就是:當這些學習無法進入歷程、概念乃至於通則的層面,確實會花很多時間但還是考不好。現實來說,只背英文單字,只記歷史事件,只背國文注釋(雖然也沒人在背),我們並無法獲取對應的分數。(學測將如何調整?素養命題的三大方向)
新課綱的難點正在這個地方,不是每個學生都有能力處理好概念和通則。也不是每個老師都掌握引導學生從歷程進入概念的能力。而這兩者又互為影響,形成更複雜的教學現場。
回到我們的比喻,我們知道醫美的效果會優於保養,但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有錢做醫美啊(就像鳳凰電波,為什麼這麼貴,哭哭)我們也知到能適應新課綱的孩子會比當年的自己優秀,但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適應新課綱。
這就導致目前教育現場的一個問題:有一個族群的學生因為新課綱而變優秀(不管他喜不喜歡),而另一個族群因為新課綱反而知識能力更薄弱,因為他學了那些基本題也沒有用,那麼乾脆不要學,玩手機還比較活在當下。
那麼,面對新課綱,身為老師、家長和學生能做什麼呢?我在這裡也僅能代表一位國小生的家長,一位社區高中的老師,說說我的想法。
身為新課綱下的學生,很幸福也很辛苦,如果能有得宜的環境搭配,能夠學習到個學科的本質,它們之間的關係並運用在生活場景;還有各種舞台和支援可以利用,學習無所不在。
很辛苦的地方就是既要學基礎,又不能只學基礎。我的建議是「勤做筆記」,筆記的紀錄是最容易入手的歷程累積方式,即使只是把課把的知識列出時間軸,或做成樹狀圖,或列出幾大題型,它都還是要經過我們的閱讀和消化。而且當知識被統整起來,我們更容易找出其關聯,抓出上位概念。
即使到了現在,我都是一個勤勞做筆記的人。有些天資聰穎的人也許能在腦內自行建構筆記,但我比一般人還要再不聰明一點,做筆記就是我讓自己能提煉抽象思考的關鍵。
現代家長其實大多很忙,而且我們都生長在聯考時代,一來無法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唸書(當然有些家長可以,但我是屬於沒空管小孩的那群,可以說我懶,但我下班後真的好累),二來也沒有辦法真的理解素養教學。
我的做法是請霏霏告訴我上課的具體內容,例如我會問他社會課本教到哪了,並且請他敘述裡面的內容(不能只講標題),也會問他國語課本教說明文了嗎?是哪一課?
談了什麼?或是問她數學開始教因數了嗎?能解釋給媽媽聽嗎?
孩子在論述的過程中其實就在建構自己對於學習的解釋。我通常就是聽(和稍微放空),偶爾會做提問。如果孩子說不出來,或是很零碎,那麼他可能在這個地方學得不夠完整,這時候再介入處理。
(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再來寫一篇親子提問的文章XD)
教師篇我是寫給自己看的。提個醒。
我覺得教師是帶學生從知識走向歷程,以及從歷程走向概念的重要推手。找出每一課的關鍵理解並據此設計合適的課程是必要的。必須承認這對我來說還是很不容易,有幾本書是我卡關的時候經常參考的,包含《創造思考的教室: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教學力》、《提問力》。
另外談個問題。「回到聯考時代會比較好嗎」?其實沒有比較好或比較不好,而是「我們回不去了」~~就像《半生緣》的尾聲,曼楨對世鈞說:「我們回不去了」,即使感慨萬千,即使聯考仍有它的好,我們還是要因應時代往前走。
寫下這篇文章的起因是來自於最開始的兩個故事。回到故事,不翻不知道,一翻才發現高年級的社會比中年級豐富很多,不再只是點狀的介紹,反而更看重事件的因果關係和演變。於是我就畫了一張圖表
雖然照理來說畫圖表的應該要是霏霏,不過我自己也很想試試。在製作的過程中,我必須判斷哪些課本的資訊是我必須要放進去,也需要去想資訊的主從關係以及資訊間的因果關係。
如果看完這一篇有什麼我們現在就能做的事,我想就是「畫張圖,讓自己想得更清楚」。(END)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記得點個愛心給我鼓勵。也可以追蹤我的方格子:琳瑯滿目的高中國文 和我一起聊教育,聊出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