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明白,我們所出生、成長的這座島,其實本來就是一艘隨時都可能沉沒的船。 --《彼岸花盛開之島》
李琴峰《彼岸花盛開之島》這部最初以日文寫就的作品,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它勾勒的是當代小說不復存在的神話,並透過重塑神話,挑戰人類社會慣習的父權制度及生活。
精神分析家澤若姆・布諾娜這樣寫道:「當以前的神話不再適於人們各種各樣的困境時,首先在精神上出現了挫折,其次是在人們對內在身分的探求中。」神話自希臘羅馬時代逐漸亡佚於人類視野,科學昌盛,「神話」退位,不料數據訊息與科學研究的累積未能為人們帶來安全感,在忽視神話的情況下,精神疾患與心靈迷惘的現象反倒更甚,羅洛.梅(Rollo May)經典作《哭喊神話》便提出重要揭示:「神話是我們在與外面的世界接觸過程中對內在自我的一種解釋。」
小說開頭,第一個畫面便是歷經海上漂流,劫後餘生的少女宇実被島上少女游娜所救並認識了少年拓慈,這可視為島嶼和未知世界接觸的第一現場。此幕在讀者心中勾起模糊而似曾相識的情節,可能是荷馬史詩第二卷《奧德賽》,或是其後的《格列佛遊記》、《魯賓遜漂流記》、《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而隨著宇実開口說出的「日之本言葉」,既與島上「女語」有若干相似又不盡相同,隱約輪廓出結束海上漂流之後,即將開展島的歷史。
人類歷史落實為文字之始便是男人敘說的視角,這次,島嶼歷史卻是由少女宇実逐步認識這座栽植彼岸花的土地開始。島嶼語言分脈兩系,乃呂(類似祭司角色,島上領導階層)用以傳承歷史的「女語」以及島民們使用的「仁保尓語」。宇実面對的第一道陌異便是語言,說著「日之本言葉」的她,沉浸於「仁保尓語」諸如「哩名前倭何?」「為把痛苦消啊!」的解讀困境時,同時亦是讀者面對的難題。但是,這個有趣的設定讓我們理解溝通上的斷裂、錯置是必然過程,等到宇実隨之習得異族語言的若干規則,我們也自然而然地獲准進入這座樸實自然的母系社會。島上沒有家庭或婚姻制度,生下的孩子一律託付給學校的乳兒部撫養,兩歲後,孩子被有意願的「於也」領養,血緣再也不是決定家庭組成的要素,男性主導的社會為了延續血統一事,於焉不存。這使人想起「女媧」傳說,母神與人類之間亦無血緣,女性是單純的孕育者與創造者。縱然失去記憶,宇実也能感受到這一切與過往如此不同,宛如另一套神話系統的運行,需要時間理解。朵卡萩說︰「文學是緩慢的,它還需要時間瞭解世界在發生什麼事。」《彼岸花盛開之島》這部小說的時間如斯緩慢,或許正因它逆反過往男性築構歷史的快速狠絕;它地處邊緣,不在世界主流邏輯之內,自成系統,不急不躁,每年一次的「末千利」祭典,乃呂會巡迴島上的御嶽。而至於神祕的「仁良伊加奈伊祭」,則由大乃呂前往,定期帶回豐富寶物。這座島嶼有歷史傳承,有物產,有良好的社會照顧系統,有一則傳說般的信仰,那麼,它毫無疑問是世外桃源了?
幸而李琴峰並沒有這般設定。所謂神話並不僅有光明,而是需要全部的真實。本該被拒絕的外來者宇実在眾人求情下得以留下,大乃呂條件是「好好把島的語言學好,然後背負著島的歷史,一輩子在島上生活下去。」此番話耐人尋味,可直到忍過刺青洗禮,宇実和游娜才真正領略島嶼歷史的真貌。這座彼岸花盛開之島上居住的並非開天闢地以來的化外之民,而是從日本、台灣出逃的流亡者。島嶼上的多語系與先來後到的不同族裔有關,而之所以女語才能傳承本島歷史、女性作為領導人乃是對錯誤歷史的補償。歷史沒有偶然,不論以什麼理由來到此島的人,都見證了鮮血遍地的戰爭。先來者驅除後來者,兩相爭戰,後來者又拒斥霸凌了島內更弱勢的人,如次循環。這樣的歷史除了重複傷痛,還能帶來什麼?殺紅眼的男人放下權力,而睜眼見證這種不平等的女人們決定拿回歷史述說的詮釋權,所有被男人握在手中的「大寫」悉數回到女人手中。歷史的傳承變得矜貴,唯有通過考驗的女人才得以成為乃呂,傳承女語,這次,男人連資格都沒有。相傳為天神居住、島民死後歸處的「仁良伊加奈伊」是拓慈迫切想知曉的,按理他不可能有機會,不過李琴峰並未將此路封死。
究竟是否將歷史的知情權與男人共享?人們唯一從歷史中學到的是學不到教訓,是不是很有可能,男人知曉歷史後,又掀起另一場未來的戰爭?大乃呂死前向後輩坦承,自己活了一大把年紀,但究竟什麼是對的,她自己也說不清。這番告白,考驗宇実與游娜的抉擇;往往左右島嶼重大未來的,無法對錯二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裡,有一句相當傳神———「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變。」無法確認抉擇是否為對,又必須在不安之中下決定,方是人生實相。
宇実體悟島與島民生活虛幻脆弱,游娜亦有感,作為下一代乃呂的她們決定,要把歷史傳給拓慈。其實不只是拓慈,島嶼也早已向外來者宇実伸出雙手。海上仙山的神話幻滅,桃花源幻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接近你我日常,不時伴隨暗影的「反神話」。而從功能性來看,神話看似架空無用,卻不啻為深重提醒———無論多少次集體傷痛,仍需要以生活與經驗校準錨定,屬於當下的細微差距堪比蝴蝶效應,將搧起一道當初無法想像的颶風———「我終於明白,我們所出生、成長的這座島,其實本來就是一艘隨時都可能沉沒的船。」李琴峰《彼岸花盛開之島》這部最初以日文寫就的作品,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它勾勒的是當代小說不復存在的神話,並透過重塑神話,挑戰人類社會慣習的父權制度及生活。精神分析家澤若姆・布諾娜這樣寫道:「當以前的神話不再適於人們各種各樣的困境時,首先在精神上出現了挫折,其次是在人們對內在身分的探求中。」神話自希臘羅馬時代逐漸亡佚於人類視野,科學昌盛,「神話」退位,不料數據訊息與科學研究的累積未能為人們帶來安全感,在忽視神話的情況下,精神疾患與心靈迷惘的現象反倒更甚,羅洛.梅(Rollo May)經典作《哭喊神話》便提出重要揭示:「神話是我們在與外面的世界接觸過程中對內在自我的一種解釋。」
小說開頭,第一個畫面便是歷經海上漂流,劫後餘生的少女宇実被島上少女游娜所救並認識了少年拓慈,這可視為島嶼和未知世界接觸的第一現場。此幕在讀者心中勾起模糊而似曾相識的情節,可能是荷馬史詩第二卷《奧德賽》,或是其後的《格列佛遊記》、《魯賓遜漂流記》、《少年Pi 的奇幻漂流》,而隨著宇実開口說出的「日之本言葉」,既與島上「女語」有若干相似又不盡相同,隱約輪廓出結束海上漂流之後,即將開展島的歷史。
人類歷史落實為文字之始便是男人敘說的視角,這次,島嶼歷史卻是由少女宇実逐步認識這座栽植彼岸花的土地開始。島嶼語言分脈兩系,乃呂(類似祭司角色,島上領導階層)用以傳承歷史的「女語」以及島民們使用的「仁保尓語」。宇実面對的第一道陌異便是語言,說著「日之本言葉」的她,沉浸於「仁保尓語」諸如「哩名前倭何?」「為把痛苦消啊!」的解讀困境時,同時亦是讀者面對的難題。但是,這個有趣的設定讓我們理解溝通上的斷裂、錯置是必然過程,等到宇実隨之習得異族語言的若干規則,我們也自然而然地獲准進入這座樸實自然的母系社會。島上沒有家庭或婚姻制度,生下的孩子一律託付給學校的乳兒部撫養,兩歲後,孩子被有意願的「於也」領養,血緣再也不是決定家庭組成的要素,男性主導的社會為了延續血統一事,於焉不存。這使人想起「女媧」傳說,母神與人類之間亦無血緣,女性是單純的孕育者與創造者。縱然失去記憶,宇実也能感受到這一切與過往如此不同,宛如另一套神話系統的運行,需要時間理解。朵卡萩說︰「文學是緩慢的,它還需要時間瞭解世界在發生什麼事。」《彼岸花盛開之島》這部小說的時間如斯緩慢,或許正因它逆反過往男性築構歷史的快速狠絕;它地處邊緣,不在世界主流邏輯之內,自成系統,不急不躁,每年一次的「末千利」祭典,乃呂會巡迴島上的御嶽。而至於神祕的「仁良伊加奈伊祭」,則由大乃呂前往,定期帶回豐富寶物。這座島嶼有歷史傳承,有物產,有良好的社會照顧系統,有一則傳說般的信仰,那麼,它毫無疑問是世外桃源了?
幸而李琴峰並沒有這般設定。所謂神話並不僅有光明,而是需要全部的真實。本該被拒絕的外來者宇実在眾人求情下得以留下,大乃呂條件是「好好把島的語言學好,然後背負著島的歷史,一輩子在島上生活下去。」此番話耐人尋味,可直到忍過刺青洗禮,宇実和游娜才真正領略島嶼歷史的真貌。這座彼岸花盛開之島上居住的並非開天闢地以來的化外之民,而是從日本、台灣出逃的流亡者。島嶼上的多語系與先來後到的不同族裔有關,而之所以女語才能傳承本島歷史、女性作為領導人乃是對錯誤歷史的補償。歷史沒有偶然,不論以什麼理由來到此島的人,都見證了鮮血遍地的戰爭。先來者驅除後來者,兩相爭戰,後來者又拒斥霸凌了島內更弱勢的人,如次循環。這樣的歷史除了重複傷痛,還能帶來什麼?殺紅眼的男人放下權力,而睜眼見證這種不平等的女人們決定拿回歷史述說的詮釋權,所有被男人握在手中的「大寫」悉數回到女人手中。歷史的傳承變得矜貴,唯有通過考驗的女人才得以成為乃呂,傳承女語,這次,男人連資格都沒有。相傳為天神居住、島民死後歸處的「仁良伊加奈伊」是拓慈迫切想知曉的,按理他不可能有機會,不過李琴峰並未將此路封死。
究竟是否將歷史的知情權與男人共享?人們唯一從歷史中學到的是學不到教訓,是不是很有可能,男人知曉歷史後,又掀起另一場未來的戰爭?大乃呂死前向後輩坦承,自己活了一大把年紀,但究竟什麼是對的,她自己也說不清。這番告白,考驗宇実與游娜的抉擇;往往左右島嶼重大未來的,無法對錯二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裡,有一句相當傳神———「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變。」無法確認抉擇是否為對,又必須在不安之中下決定,方是人生實相。
宇実體悟島與島民生活虛幻脆弱,游娜亦有感,作為下一代乃呂的她們決定,要把歷史傳給拓慈。其實不只是拓慈,島嶼也早已向外來者宇実伸出雙手。海上仙山的神話幻滅,桃花源幻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接近你我日常,不時伴隨暗影的「反神話」。而從功能性來看,神話看似架空無用,卻不啻為深重提醒———無論多少次集體傷痛,仍需要以生活與經驗校準錨定,屬於當下的細微差距堪比蝴蝶效應,將搧起一道當初無法想像的颶風———「我終於明白,我們所出生、成長的這座島,其實本來就是一艘隨時都可能沉沒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