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小爆雷喔。
🔸感謝皇冠的采芹分享好書。
🔹《黑暗中我們能走多高》是作家紅杉.永松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得獎數量頗豐,好評也不斷(這部分可以參考網路出版社的資料)。這部小說不特別厚,但探討的範圍相當廣泛,時間的長度從三萬年到西元八千年後,空間從西伯利亞的永凍層到克卜勒186f,看似龐大的空間與時間裡,層層疊疊的是人們的生死、離別、聚散、喜怒哀樂,每一個角落都在重複上演著同樣的故事。
🔹故事從一位遠赴西伯利亞的女科學家——克萊拉說起,她發現了一位「三萬歲的神祕女孩」,自己卻不幸意外身亡。而這位神祕女孩身上的古老病毒讓全世界陷入「末日」般的恐慌⋯⋯
🔹作者以十四個故事帶出病毒蔓延後,人類面對這一切的各種行為、舉動、情感⋯⋯這本書是作者在疫情前所寫(我覺得根本是先知),但放在疫情後的今天看來,卻心有戚戚焉。畢竟才剛剛過去的三年是人們最接近「末日」的時刻吧,沒有人知道明天會如何,也沒有人知道「病毒」何時會離開?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許多「家庭」有了變化,許多「人」也隨之變動。也因此,在看這本小說時,有很多片段讓我覺得似曾相似。
🔹在小說中,克萊拉的父親提起女兒克萊拉的幼時情景:「女兒關心世界,我一如既往,感到非常驕傲⋯⋯有次我問她在做什麼,她說她想記錄下一切,因為其他人似乎不是沒有注意,就是不在乎我們一直犯下同樣的錯誤, 鄰里間的仇恨、國家內部的不公有如血管裡流淌的毒液,直至下一處冰棚坍塌或又一種動物滅絕。」
🔹這或許是克萊拉在成長後,放下父母和女兒遠赴西伯利亞研究的主因,對她來說,總得有人做些什麼。看到這段,其實有很深的感觸,之前在寫一些動物繪本的心得時,查過相關資料,國際保育協會近來估計,現在每二十分鐘就有一個物種消失,最後剩下的會是什麼呢?
🔹在書中,作者紅杉.永松用了十四個故事,每個故事都可以獨立成篇,看似鬆散,卻有著細微緊密的連結,或許在未來,地球就是個地球村,牽一髮而動全身。就從幾個自己比較有感的故事來聊聊:
🔸在〈歡笑之城〉這個章節中,一間州立監獄被改裝成「歡笑之城」,有著旋轉木馬、碰碰車、獨木舟⋯⋯各種遊樂設施,讀到這段,覺得充滿荒謬和戲謔。當孩子們經過各種施救方法,卻依舊無力回天時,父母帶著他們到這兒來,送他們上「歐西里斯的戰車」,為他們注射鎮定劑,孩子會在「歐西里斯的戰車」上帶著歡笑離開。
🔸在無法減緩孩子的痛苦時,或許「歡樂之城」的存在,對父母和孩子來說,是一種解脫方式。作者將帶走孩子離開的娛樂設施被命名「歐西里斯的戰車」,而歐西里斯是埃及神話中的冥王,也被稱為往生之神,這樣的命名或許是作者對孩子們的祝福和暗示吧。
🔸在〈輓歌大酒店〉這個章節中,這個酒店的服務是針對等著火化的極地病毒病患和家屬,如同「歡樂之城」這樣的園區一樣,是另一個因應大量人口離去而產生的新型經營模式,提供給家屬們有個好好告別的時間與空間。而這個章節是來自作者自身的經歷,自己無法和父親好好告別,因此用這樣的方式,來抒發自己的情緒。
🔸這兩個故事讓我想起電影《父後七日》,這部電影突破傳統,將東方傳統喪葬文化的種種繁文縟節用帶有黑色幽默、有點戲謔的方式呈現,其中的光影效果甚至讓我覺得有點魔幻。看似處處都很莫名,而組合起來卻又無比合理,而這卻是我們由來已久的「禮」。不管是《黑暗中我們能走多高》的「歡樂之城」、「輓歌大酒店」、或是東方的繁文縟節,都是「送人離開」的一種形式,像是一種儀式感,大家需要一起做點什麼,才算是真正說「再見」,說了「再見」以後,像是完成了儀式,餘下的人方能好好的繼續生活。這些儀式是說再見,也是按下「重新開始」的按鈕,所有的新生活都在「禮成」後才能重新開始。
🔸另一個讓許多人感動的章節是〈豬兒子〉,在醫學飛速進步的未來,有許多的豬被飼養來協助染病的人,病人的器官因為染疫而變異、壞死,這時候豬身上的器官如果有適合使用的就會被用來移植。
🔸在這個章節中,某隻要用來移植器官的豬居然開口說話了,研究員們大為震驚,其中有一段提到:「我讀書給牠聽的時候,牠將下巴靠在我肩上。牠鼻孔噴的氣息,在我的實驗室白袍上形成皺皺濕濕黏黏的一團。我們讀了《野獸國》。牠要我在某張圖上停久一點時,就會用蹄子指過來,有時,牠會用鼻子貼著書頁,彷彿這樣就能將文字吸進去一樣。」
🔸一隻會讀繪本的豬,當看到這段,我無比震驚。對,這隻豬甚至學會了認字,這隻豬開始學習許多事情,最後甚至知道自己存在的目的。這樣的一個生物其實很接近人類了吧?但他能選擇他的結局嗎?這樣的情節引發了對於動物權益、科技倫理和生命存在的深刻反思,也上我深入思考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的關係,以及未來可能面臨的道德抉擇。
🔹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的選擇題其實都沒有選擇,這也是關於幾代人的悲傷、宣洩和希望。在疫情後,我們如何看待「死亡」、「告別」?我們和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共存能有平衡嗎?我們該怎麼與自己相處?對我們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
🔹我對未來並不悲觀,但這都是我們在疫情後需要回答自己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會影響我們、下一代⋯⋯很久很久。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想起五月天的〈諾亞方舟〉:
當彗星燃燒天邊 隕石像雨點
當輻射比陽光還要熾烈
讓愛變得濃烈 當每段命運 更加壯烈
當永遠變成一種遙遠
當句點變成一種觀點
讓人類終於變成同類
🔹就用這段歌詞作為結尾吧,希望我們別到那個時候才成為同類。推薦這本格局宏觀,卻又細膩刻畫人性的小說,或許在過年的喧囂中,會是個沉澱自己的好選擇。
《黑暗中我們能走多高》
作者|紅杉.永松
譯者|楊沐希
出版|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