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自我放棄,成為一個連自己都討厭的人?
「在我因為看不見未來、感到徬徨而無動於衷的當下,我正在不斷地成為那個我所厭惡的、一成不變的未來的自己。」
肯定有什麼原因阻擋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那個原因大概與恐懼有關,有我不願去面對、去改變的事情。
陷入困境時,想要斬斷綑綁自己雙腳的鎖鏈首先得要看見鎖鏈、必須知道其材質、要知道自己是什麼地方被纏住,然後才有辦法使用對的工具將其斬斷。
被繩子纏住了就割斷,通常瞬間發生的反射動作自然到我們不會意識到自己僅在短短數秒內就做了這一系列觀察與判斷並且執行動作,於是當情境發生在我們的內在時一切都不同了。因為沒有意識到平時自己的大腦、身體究竟如何運作,於是人們總對於發生在自己內在的事情無能為力,所以才說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如自己以為那般了解自己。
有關分析與動作步驟拆解這個方法我覺得對自己幫助很大:
任一問題如果答案無論如何都會導向是外在因素所致、想不出自己還可以做出什麼行動,那便是自身盲點所在、很多時候感到無所適從的原因來自於方法與步驟拆解不夠詳盡、所以覺得沒有自己當下能做的事情,這時候找自己以外的人討論、切換視角增加新觀點是個好方法。
總會因為沒能做出理性上認為是對自己的最佳選擇而事後感到懊悔不已,但事實上這些都是腦袋經過取捨後才選擇做出的行動、並非身不由己,看清處自己取捨的邏輯與原因後,才有改寫程序的可能。
在把那些阻礙自己做出行動的未知數一一辨識並排除後我感覺到自己內心又再次輕快了起來,跟物質的斷捨離相似,有些時候我們無力維護一個好習慣,很有可能是因為陳舊的(習慣)、不明確的(未知狀況)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多到我們無力改變、多到我們以為那不是可以透過自己去改變的事情。
成為一個連自己都討厭的人並不一定意味著自我放棄,更多時候只是因為一時無所適從。
所以才要磨。隨著一次又一次自我打磨,去除越多已不再需要的、身體會越輕快,接著行動力便會慢慢提升並建立新的習慣、用與以往不同的方式接觸新的人事物。雖然新體驗不見得都是美好的,但生活本是不斷打磨自己的過程,如果想要遇見美好那麼中途可能遇到的不美好也會一併體驗到,無論怎麼樣的發生都有其意義,找出那個意義,一切都會是值得的。
若因為害怕被拒絕就不去嘗試新事物,那麼便連得到新機會的可能就都沒有了。
就像因為害怕經鑑定、打磨後發現自己不是寶石、只是一顆普通石頭而寧願不去鑑定、去打磨自己,卻又不斷怨嘆自己一輩子都沒能成為寶石。
但如果不去打磨又如何知道自己究竟是石頭或者說不定其實是一顆鑽石呢?況且就算是一顆普通石頭,經過打磨拋光後依然可以精美細緻,每一顆石頭都有其獨特的紋理、有各自最合適的形狀。
切記凡事急不得,有時候無法改變現狀不是因為自身意志力不足,而是因為其實我們並沒有真的像自己認為的迫切渴望改變,那麼就換個方式慢慢來也無妨。很多我們討厭但卻又不願改變的情境,裡面多半有連自己都沒察覺到的難以割捨的因素,像是「不變」所帶來的安心感本身。
自我釐清對我而言等同自我打磨。背負太多過去的心靈框架導致無法暢所欲言,因而在每次表達時都下意識承受過往感受過的那些壓力、導致其實無意之中十分抗拒自我表達。
大多數人並不喜歡做那些讓自己痛苦的事情,雙腳沈重、跑也跑不動、看不見所得卻只有無盡的不安感,所以才抗拒改變,我也是。
但現在起我會漸漸的遠離不再適合自己的人事物、讓自己所擁有的都是此刻的自己最喜歡的一切,這樣一來便不會再因為感到不安而抗拒面對挑戰了。
繼續成為想要成為的自己。
首先提起勇氣做個礦石鑑定吧,若無論怎麼想就是沒有頭緒也可以找信任的人協助鑑定,或許會有什麼有趣的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