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是什麼?陳綺貞歌詞裡的回答是離開,我則相信更重要的是離開後、與既有生活的重逢。
今年四月,紐西蘭 21 個公路旅行的晚上,在 12 個不同的房間中度過。商旅、青旅、度假村小木屋、Airbnb。篩選時首要以預算為考量,其次才是地點易達性(因多數時有租車,移動相對方便)、設施、整體氛圍等。每晚花費相差不大的房間,可以擁有如何相異的住宿品質?對我而言,又代表未來對於居住條件的何種想像?
這趟旅程後,我們根據住宿的整體氛圍、地點、共用空間、廚房、浴室、房間、床組、景觀及主人親切度進行評分。說來有趣,總是在體驗過不怎麼喜歡的項目後,才發現原來擁有某個條件如此重要。就像大家常說的,失去後才懂得擁有的好,又好比地震搖整晚失眠,隔天特別珍惜一夜安穩好眠。
數據顯示的排名結果並不意外。從中細看,歸納幾點理想生活參考:
1) 所有生活必備設施、工具都齊全且易於取得,是住起來無大事掛心的基本條件 → 即便有種資源有限的緊迫感(個人經驗通常這種緊迫感是虛幻的),還是希望盡量把必備品按優先順序一一取得。必備品齊全,心裡小障礙少了,居住的幸福感會增加許多(常會比想像中還多)。
2) 然而再乾淨、有設計感、設備齊全的房子,少了主人的人情味,都無法稱得上真心喜歡或想要久待 → 任何形式的物質擁有,只有表面順眼是不夠的。沒有與自己內在共鳴的情感、故事,擁有了也不會心動。房子如此、物品如此,選擇工作、關係時也是這樣的準則吧。
3) 平常被我定義為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記載著主人的喜好跟生命足跡,更是定調空間氛圍的要素 → 我想讓空間呈現怎樣的氛圍,來定錨、校準時時變動的心情?那也包含了我對於未來自己的想像
4) 有了租車作為代步工具,空間限制縮小,選擇就變多了 → 用金錢換什麼,可以讓我擁有更多選擇?這個價值是否值得?對花大筆錢之前的猶豫時刻會有幫助
總結來說,同樣的支出,創造截然不同的入住體驗。然而即便是最終得分最高的房間,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或許想像中滿分的心動住宿(和生活方式),在提高預算後會出現,也或許它正等著我去畫圖、實現。但可以確定的是,它絕對不會是每個人的滿分住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