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
含有「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共 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Roger學長的沙龍
2024/03/11
學習過程中的不流暢效應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中,提到了一個由普林斯頓大學和洛杉磯加州大學於2014年共同進行實驗令我印象深刻,而且與我們平時的認知不同,這個實驗揭示了「不流暢」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這項實驗的研究目的在比較手寫筆記和電腦打字筆記對學習效果的影響。 實驗分兩組進行:
#
不流暢效應
#
筆記
#
手寫
2
留言
Roger學長的沙龍
2024/03/10
打破決策框架,避免偏見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
工程設計流程
#
決策框架
#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
2
留言
Roger學長的沙龍
2024/03/09
超越資訊盲:如何在資訊爆炸時代做出更好的決策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我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資訊,但我們的決策品質並未因此顯著提升。我們運用數據的能力,跟不上我們蒐集數據的速度Duhigg舉出例子:雖然我們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也知道自己膽固醇多高,我們
#
資訊過載
#
資訊盲
#
篩選
1
留言
Roger學長的沙龍
2024/03/08
如何培養創意?學會舊概念的新組合
要將工作做好,除了目標、效率、團隊合作等因素之外,創意也是重要的一環,但創意是與生俱來的嗎?為什麼有些人總可以想出很多具有創意的想法,但我為什麼總覺得自己沒有創意呢?創意有辦法培養嗎?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的作者Charles Duhigg首先從學術界找出蛛絲馬跡,學長所發表的論文,
#
創意
#
創新
#
新舊結合
1
留言
Roger學長的沙龍
2024/03/07
做出明智選擇:機率與假設的重要性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說明: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用機率思考的方式,做出更好的選擇。機率思考即是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腦中同時想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境,並推估各種情形發生的比例,就可以比較準確無誤做出預測,並選擇較適當的方案。 除了機率思考之外,另外我們還需要學會「假設」,透過正確假設
#
機率
#
預測
#
假設
2
留言
Roger學長的沙龍
2024/03/06
以概率思考來預測未來
每天我們都做無數決策,有些對未來影響深遠。根據《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指出,機率思考可以提升預測未來的能力。美國聯邦國家情報辦公室的研究發現,機率訓練能提升人們的預測準確度,讓人更客觀地評估決策後果。通過機率思考,人們能理性面對不確定性,避免因恐懼或偏見做出錯誤判斷。
#
機率
#
決策
#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
2
留言
Roger學長的沙龍
2024/03/05
五種類型的企業文化
1994年,史丹佛商學院教授James Baron與Michael Hannan兩位社會學者教授,他們認為公司會不會成功,要看公司怎麼對待員工,要是員工沒有信任感,不管產品多棒,不管顧客多忠誠,公司最終一定會倒閉。為了證明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們在1994年展開一項長期研究。那個時代網際網路剛剛開始
#
公司文化
#
明星式文化
#
承諾型文化
1
留言
Roger學長的沙龍
2024/03/04
設立「登月目標」的強大效果
1980年代時期的奇異公司(General Electric)是全美市值第二大的公司,公司營運績效良好,源自於奇異公司早在1940年代採用後來成為全球典範的目標設定法 :每一位奇異員工都得在給經理的信上,寫下自己一整年的目標。而來到1980年代,這套目標設定法進化成為「SMART目標」,也就是所提出
#
登月目標
#
SMART目標
#
奇異公司
3
留言
Roger學長的沙龍
2024/03/03
養成「對自己說故事」的習慣,以建立心智模型
現代社會,我們早已經習慣一心多用,同時多工運作,不管在辦公室裡,或高速公路上,我們坐在椅子上一邊滑手機、一邊與旁人交談,這種事每分每秒都在發生。NASA心理研究人員Stephen Casner研究數十起重大空難事件後發現:「這種亂七八糟的局面(空難),百分之百是我們人類自己的問題。一開始,人類有創意
#
心智模型
#
空難
#
注意力
2
留言
Roger學長的沙龍
2024/03/02
如何避免「認知隧道」?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現代生活中的自動化對我們認知過程的影響,尤其是如何導致所謂的「認知隧道(cognitive tunneling)」現象。當我們過分依賴自動化技術,如新車裡的電腦輔助駕駛系統,我們的大腦可能會陷入一種狀態,在需要緊急集中
#
認知隧道
#
反應式思考
#
注意力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