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類型的企業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994年,史丹佛商學院教授James Baron與Michael Hannan兩位社會學者教授,他們認為公司會不會成功,要看公司怎麼對待員工,要是員工沒有信任感,不管產品多棒,不管顧客多忠誠,公司最終一定會倒閉。為了證明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們在1994年展開一項長期研究。那個時代網際網路剛剛開始流行,史丹佛所在的矽谷,每天都有新的公司冒出來,於是他們就用矽谷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這項研究做了15年,研究了近200家的公司。最後兩位教授根據蒐集到的資料將公司的企業文化歸納成五種類型。

第一類是「明星」文化,明星文化公司喜歡聘請一流大學的畢業生,或從其他大公司挖角,同時給員工很大的自主權,創投喜歡投資這類公司。

第二種類是「工程師型」文化,這類公司沒有眾多亮眼的明星,由一群工程師撐場。公司內問題該怎麼解決、要雇用誰,都由工程師心態主導。Baron教授表示:「工程師文化是一種強大的企業文化,可以讓公司快速成長。」

第三類是「科層體制」文化,這類型公司由中階經理決定,主管定出詳細的職務描述、組織圖、員工手冊等。公司內的每一件事都有規定,還有很多全體員工都得參加的會議,公司會定期灌輸組織價值觀給員工。

第四類是「獨裁」文化,這類文化與科層體制很像,只不過所有的規定、職責描述、組織圖,都是在展現創始人或執行長的意志與目標。 Baron教授引用一位執行長的話充分展現獨裁文化:「你努力工作,照著我說的話去做,我就給你薪水。」

第五類是「承諾型」的文化,這類型文化的公司,希望創造一種一個人可以一輩子只為一家公司開心工作的文化,這彷彿回到屬於從前的年代。承諾型的公司不願意解雇員工,靠人資找人,其他新創公司則用白花花的鈔票挖角工程師與銷售人員。Baron教授表示:「承諾型的執行長認為,第一要務是建立正確文化,而不是設計出最好的產品。」

經過長達十多年的追蹤研究,兩位教授發現兩個意外的事實:

明星型的公司可以讓最聰明的人齊聚一堂,帶來巨大影響力與財富,但出乎意料的是,明星型公司的失敗率也特別高,最後能上市的比例,低於其他所有組別,而且通常會出現人事問題。

承諾型的文化幾乎打敗其他類型的公司,Baron教授的研究發現:「我們研究的承諾型公司沒有任何一家失敗,沒有半家!真是不可思議!而且還最快上市,獲利情形最好,中階經理不多,通常沒有冗員問題。挑人慢慢挑的結果,就是找到有方向的人。」他們分析這類公司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為承諾型文化的公司除非是迫不得已,不會裁員,同時花很多錢訓練員工,因此員工的團隊精神與心理安全感特別高。

Charles Duhigg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引用了這個研究,來說明員工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承諾型文化的公司給與員工極好的福利,這些員工福利方案或許一開始成本高,但公司所做到的承諾,會讓員工覺得錢不是最重要的事,對手開再高的薪水挖角也沒用。Duhigg表示:承諾型的公司少了商業世界最昂貴的隱藏成本:員工帶著客戶自立門戶,或是帶著技術投奔對手。

這個研究看起來非常的有道理,這跟過往日本企業所強調的「終身雇用」的作法非常類似,只是日本後來因為經濟陷入泥沼而被人懷疑終身雇用制是否恰當?最近看到美國高科技的裁員潮,我很好奇不知原本這些採用承諾型文化的員工,有沒有違反承諾裁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4會員
442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商業世界中,如何激勵員工和管理階層以達成組織目標,一直是企業領導者面臨的重大挑戰。特別是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平衡短期績效和長期發展,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Uri Gneezy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描述了關於短期主義和長期激勵的討論,讓我對這個議題
Thumbnail
在商業世界中,如何激勵員工和管理階層以達成組織目標,一直是企業領導者面臨的重大挑戰。特別是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平衡短期績效和長期發展,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Uri Gneezy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描述了關於短期主義和長期激勵的討論,讓我對這個議題
Thumbnail
昨天在短影音平台上看到一個年終論壇的影片(這幾年對岸非常流行做年終演講),每一位講者都是赫赫有名的企業家 其中有一位1993年生的創業者,本來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內容創作者,他專門訪問各種不同行業的創業家,將他們的訪問內容剪輯成影片,短短幾年間累積了數以千萬計的粉絲
Thumbnail
昨天在短影音平台上看到一個年終論壇的影片(這幾年對岸非常流行做年終演講),每一位講者都是赫赫有名的企業家 其中有一位1993年生的創業者,本來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內容創作者,他專門訪問各種不同行業的創業家,將他們的訪問內容剪輯成影片,短短幾年間累積了數以千萬計的粉絲
Thumbnail
本文根據《浪潮之巔》探討Google的成敗之道。Google為何成功?技術創新、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和創始人的遠見卓識。如何面對衰退?創始人佩奇將公司拆分,以保持創新活力。Google的經驗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了寶貴的教訓與啟示。
Thumbnail
本文根據《浪潮之巔》探討Google的成敗之道。Google為何成功?技術創新、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和創始人的遠見卓識。如何面對衰退?創始人佩奇將公司拆分,以保持創新活力。Google的經驗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了寶貴的教訓與啟示。
Thumbnail
《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也介紹了傳統與現代公司的差異。 文化會影響特定時空背景下人們的思維與行為模式,自然也會影響公司決策。
Thumbnail
《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也介紹了傳統與現代公司的差異。 文化會影響特定時空背景下人們的思維與行為模式,自然也會影響公司決策。
Thumbnail
前文說到有人願意投資「經濟思辨教育」是件好事,可是小編偶爾還是會緊張,達不成老闆期待怎麼辦呢???   從哲學、心理學連回經濟學:改變看待世界的方法 先跳回來解釋國峰怎麼思考。 哲學讀著讀著,國峰讀到心理學巨作《快思慢想》。作者丹尼爾. 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 是心理學教
Thumbnail
前文說到有人願意投資「經濟思辨教育」是件好事,可是小編偶爾還是會緊張,達不成老闆期待怎麼辦呢???   從哲學、心理學連回經濟學:改變看待世界的方法 先跳回來解釋國峰怎麼思考。 哲學讀著讀著,國峰讀到心理學巨作《快思慢想》。作者丹尼爾. 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 是心理學教
Thumbnail
從六、七年前的哲學讀書會開始一起讀書、一起討論,慢慢走向經濟思辨教育。這件神奇的事,究竟是怎麼來的? 還記得小編曾經在上課前的電梯裡遇上同學,順口問了看起來是好爸爸的國峰,「為什麼能在這個時間點來參加讀書會?」(迷之音:因為他是公司老闆啊!沒在公司上班……) 有眼不識泰山的小編,殊不知眼前的同學
Thumbnail
從六、七年前的哲學讀書會開始一起讀書、一起討論,慢慢走向經濟思辨教育。這件神奇的事,究竟是怎麼來的? 還記得小編曾經在上課前的電梯裡遇上同學,順口問了看起來是好爸爸的國峰,「為什麼能在這個時間點來參加讀書會?」(迷之音:因為他是公司老闆啊!沒在公司上班……) 有眼不識泰山的小編,殊不知眼前的同學
Thumbnail
1994年,史丹佛商學院教授James Baron與Michael Hannan兩位社會學者教授,他們認為公司會不會成功,要看公司怎麼對待員工,要是員工沒有信任感,不管產品多棒,不管顧客多忠誠,公司最終一定會倒閉。為了證明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們在1994年展開一項長期研究。那個時代網際網路剛剛開始
Thumbnail
1994年,史丹佛商學院教授James Baron與Michael Hannan兩位社會學者教授,他們認為公司會不會成功,要看公司怎麼對待員工,要是員工沒有信任感,不管產品多棒,不管顧客多忠誠,公司最終一定會倒閉。為了證明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們在1994年展開一項長期研究。那個時代網際網路剛剛開始
Thumbnail
大三時誤入商業世界的不適感與自我懷疑,刺激了我去探尋商業世界與社會議題的交集,進而參與到社會企業實習,讓每一分的努力都能給自己帶來明確的目標與成就感。在大四完成了這份實習後,下一步我又去到了哪呢?
Thumbnail
大三時誤入商業世界的不適感與自我懷疑,刺激了我去探尋商業世界與社會議題的交集,進而參與到社會企業實習,讓每一分的努力都能給自己帶來明確的目標與成就感。在大四完成了這份實習後,下一步我又去到了哪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