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千里環島緩步行

33公開內容

記錄2021及2022年疫情嚴峻時期,分段徒步環島,全程超過1,200公里的過程。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2021年4月2日,當天原本計畫由 Day 20 終點的大濁水溪橋徒步至大清水,並與在花蓮騎單車的老公會合後一起回家。但在半途,聽聞太魯閣號408車次在清水隧道北口發生慘絕人寰的大車禍。
Thumbnail
您的徒步環台真是壯舉!生與死的距離常常十分接近,只要一點細故,立即造成悲劇。台鐵的管理制度大抵是僵化狀態。即使在民營化後,不足的人力,低迷的士氣,外包廠商的輕忽怠惰,製造出多少問題?最該檢討、負起責任並革職查辦加坐牢的是高層官員,而不是負責盡職的基層人員。
過了淡水老街後的這段中正路,大多是公務機關,人行道寬敞,遊客較少,又有樹蔭,散步真是愜意。
Thumbnail
1,"薪薪"學子自淡水火車站下車-- 莘莘2,的確,台灣的所謂老街都非常無趣:雜亂無章,主要就是賣賣吃的和有的沒有的特產。沒格調、沒風情、沒文化、沒歲月的味道。是教育問題,也是台灣社會基本上就缺乏深厚文化底蘊和美感。(希望這麼說不會被駡。台灣有一現象,若是外國人說的就會自我檢討,如來自比利時的網紅錫蘭大駡某媒體的視頻,我看了不過百來留言吧,抖內已達好幾萬塊新台幣。若是台灣人出來駡,可能就被網爆了。我在台灣時若出言批評台灣,就被嗆:你不住這裡,不要管我們的事)。2018-2019 寶寶在台灣就學一年,學校搞了個裝置藝術,在一個石碑還是大理石碑上裝上了幾隻低級趣味的塑膠手,我想向學校反映,被家姊阻止了。後在報刊讀到,北市政府還是文建會,似有這麼一項公共藝術推廣預算。落實下來,就是一些阿里不搭、粗俗不堪的所謂裝置藝術。容我駡一句:WTF!多年來,我一直沒放棄思索美感這個議題。漢寶德生前出版了兩本有關美感之書,我大略看了其中一本,可讀性並不算高。我既無他的名氣,也無決心和那麼大的興致一頭鑽進去。罷了!罷!偶爾發發牢騷,其餘的,隨它去:反正,我也不住台灣,哈!
遶境之日,鑼鼓喧天,萬人空巷。各大宮廟、神將、獅陣、龍陣、鼓陣、旗陣、軒社、藝陣等隨行隊伍規模龐大,早年亦廣設筵席,招待賓客,又被稱為「淡水大拜拜」。
Thumbnail
Angela 對於 宗教相關的旅行,是否情有獨鍾呢?一路跟著是步行嗎? 想像起來,就覺得很累啊
2021徒步環島時,曾參與大甲媽遶境進香的起駕儀式,至今仍記憶鮮明。
Thumbnail
有一年跟同學去跟攤(發放食物及飲品)從半夜 12 點等到凌晨 3、4 點還不見媽祖蹤影,就回家睡覺了,那熱絡不夜城還有香客跟攤位的熱情活力令人印象深刻,已跟同學約,明年來去陪走一段
Day15本該由後龍車站往南走向通霄車站,但靈光一現,何不由通霄往北走回後龍?如此,就可在傍晚時分,登上好望角,走在高架的西濱公路,伴著夕陽,一路欣賞海景及大風車。真是痴心妄想啊!
Thumbnail
我最不會用眼睛傳情了,怕因為眼神太兇被以為在生氣,所以都不太敢跟人目光相對。還好現在可以拿下口罩了!Angela走的路線都很棒,我退休後也要去好好走一次
年輕時與好友手牽手走鐵軌過山洞的悸動,醞釀成眠月之行。
Thumbnail
妳將眠月線的綠色拍得太美啦
徒步環島的注意事項第二部分包括:補給及如廁的方式及地點、水泡或鐵腿的預防及處理、惡犬或怪(壞)人的因應,最後分享使用Google Map的心得。 有人詢問是否該在背包上懸掛「徒步環島」字樣的布條或牌子,也在此提出淺見。
Thumbnail
小白花?
徒步環島的準備,注意事項第一部分,討論結伴或獨行的考量、是否需要行前訓練、適合徒步的季節及住宿的選擇。
Thumbnail
光看文字就很有衝勁~
徒步走在公路上,應該靠右走或靠左走?環島的方向,應該順時針或逆時針?應該一次到位或分段完成徒步環島?
Thumbnail
好奇問問你會不會也是細友啊? 臉書的細說淡水經常有人分享淡水美景,但我搬來淡水才十年而已,很多以前的事都不知道
徒步環島的裝備可分為六大項:(1)背包或其他裝載行李的工具、2鞋襪、(3)衣著、(4)水壺及水、(5)健行杖及(6)其他必備或選擇性物品。
Thumbnail
看得我也想熱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