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茶行老闆的學習筆記

32公開內容
5私密內容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付費限定
這篇文章探討了國內旅遊與臺灣茶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尤其是近年來疫情解封後的消費趨勢下,國旅吸引力消退及臺灣茶市場下滑的原因。文中深入分析消費者的比較心態如何影響國旅選擇與茶葉消費,同時強調政府政策與市場競爭的關係。文章呼籲從多角度發展策略,以應對產業的未來挑戰。
Thumbnail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跟一鳴[1]的相識有點緣分,因為受到劉伯康的老師邀請參與,當時接我們一起前往大葉大學,閒聊得知他在台東生產茶葉,有做紅烏龍。但是當時的我基本觀點是對於紅烏龍有些敬謝不敏,也就沒有太多交流。 後來因為客人有台東紅烏龍的需求,所以找上他,雖然價格比起西部的蜜香紅茶要來得高價,但至少是相對有保障且可信賴的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茶葉強制溯源管理系統公告即將七月上路,據說長官大人的怒火是最大推手。有人問,不過就是個溯源系統,有那麼難嗎?讓台灣茶證明自己是台灣茶,有什麼問題?
Thumbnail
茶葉沖泡自然會連結到器具,要泡出一壺好喝的茶,出水的速度、保溫的能力、品飲人數、沖泡次數乃至動作美感都成為需要思考的問題。泡茶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講究,終究是以沖泡者的心境來決定。
Thumbnail
茶往往給人健康的印象,透過茶來養生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真正細想起來,又該怎麼樣對應自身的狀況來品茶呢?
Thumbnail
品種經過千百年的演變,穿雜各種自然與人為力量的展現,究竟何者才是最優良的成果,實在值得思考。
Thumbnail
茶葉的乾燥/烘焙是自古相傳的古老技藝,隨著工具的改善不斷演進。同時衍生出各種不同的流派、說法。唯一共同的追求是:讓茶變得更好喝、更耐保存。 圖為模擬古代焙籠原理的桌上型小焙籠
Thumbnail
"美味"是如何描述的?能不能構細分成各種元素;諸如:香氣、味道,再細分成香草香、水果香、野薑花香,然後再轉化為數字化的評量,成為群體之間共同的認識呢?這中間肯定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但也可能是評價茶葉價值的一個新方向。 (當然,我還是比較主張樂在享受那邊的^^)
Thumbnail
台灣每年各茶區大大小小的比賽甚多,春、冬、夏要比,地方全國也比,每一種獎都是一種肯定,卻也不免令人眼花撩亂:究竟比賽證明的是價格還價值? 照片取自網路https://life.tw/?app=view&no=701226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