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烘焙的各種傳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茶葉的乾燥/烘焙是自古相傳的古老技藝,隨著工具的改善不斷演進。同時衍生出各種不同的流派、說法。唯一共同的追求是:讓茶變得更好喝、更耐保存。


早期的烘焙是在地面挖洞,用不同比例的木炭,上面鋪以米糠引火,通常一個窟窿的炭火可以燒兩周至一個月,上面的焙籠中間有細網,在固定的距離以微火烘烤。炭火有著獨特的香氣,控溫是最主要的困難點,一不小心就會造成茶葉不可逆的焦化。後來也有研發出紅外線烘烤的裝置,同樣的結構但具有定時、定溫的功能,在作業上也比較不容易造成意外的損失,最主要便是少了炭火的獨特香氣。這種做法比較精緻細膩,產量效能不高,所以現在大部分的加工廠都是以採用熱風循環的方式烘烤茶葉,因為沒有明火,對於溫度的提升更加緩和,這種類似冰箱的結構,每庫可以烘達50-80台斤的茶葉,產量效能大大提升,雖然沒有木炭獨特的香氣,卻能更加安全地大量生產。以現今對於PM2.5的關注來說,減少使用炭火的使用也許真的較為乾淨。
簡單地說,烘焙就是透過加熱的方式引發茶葉的梅納反應,提升甘韻,降低苦澀。

每種不同的加熱方式都會有其優點跟缺點。比方說,炭火的控溫不易,但炭火本身會引炭香至茶葉上,所以龍眼木炭尤其受到喜愛。紅茶的始祖-正山小種也是因為帶有特殊的木香成為其特色[1]。現行主流的熱風乾燥方式,最大的優點就是沒有明火,不容易烤焦茶葉,但是封閉式結構無法觀察到茶葉的狀態,時常要取樣試泡[2]
再者,也有人講究網盤的材質、網眼細密程度。材質有奈米烤漆的鐵盤,也有不銹鋼的,有的網目較大,網目極細。有人認為奈米網散熱會較不銹鋼材質均勻,有的人認為不銹鋼網比較正統,網目大的可以在烘焙作業篩落較細的茶末,網目小的可以保護茶葉不會因為卡在孔隙產生更多破碎葉。

在茶葉的放置部分,有的人認為只能將茶葉放在網目上,這樣才確保葉片的上下都有熱風通過,烘烤才會均勻。有的人認為整個網盤都固定鋪平茶葉,然後在奇數排表面挖單孔,雙數排表面挖雙孔,可以讓熱風的循環對流更有效率。有的人認為機器的中間排是出風孔,受熱影響比上下兩側更快,所以烘焙的過程要不定時交換上下排的排列位置,才能確保茶葉受熱均勻。
更有一種說法,認為球型茶葉外側有被熱風吹拂,中間的核心內部沒有受熱,只能透過毛細作用把內部的水分引出來。所以像是鐵觀音、凍頂烏龍等重焙火的茶類,要透過室溫回潤,過幾天再次烘烤的反覆作業才能讓內外焙火程度逐漸一致。
有的人認為老茶需要每年反覆烘焙,有的人則需要保留時間發酵的味道,盡量不要烘焙,但是這種主張的人,有可能會有因為保存不當,濕氣而導致發霉或異味的風險。
以上諸多烘焙說法,莫衷一是,各有道理。
我個人認為,所謂『看茶烘茶』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就像麵條的製作,每天不同的室溫濕度條件都對麵糰有所影響,氣溫溼度條件與茶葉本身質料的綜合變化當然也會影響烘焙出來的成果。烘焙機中空氣流動的方向、茶盤的材質也會跟溫度、效果有一定的關聯性。
只經過篩網的茶葉可以想見空氣對流會比全部平鋪的方式理當有較好的效果,但是必然犧牲了產量。這種精緻烘焙的做法往往耗費更多時間心力得到更少的成品。這種生產效率與大量工業化生產的資本主義精神是相違背的,尤其罐飲料市場的原料提供,很難用這樣追求各種細微調整的方式烘焙。不同的場合所追求的目標不一樣,學習各種不同的原理只是方便我們依據不同的方式去完成目的。並不一定要去評價哪種方式一定是最好的。在上課的時候有很多日本朋友也說在他們老家會用平底鍋烘烤茶葉,又何嘗不可呢?


[1] 歐美市場有鍾愛所謂 “煙茶”,湯色濃深、耐泡又充滿木香,便是從正山小種演變而來。

[2] 也有些人採用聞的方式推測茶葉狀況,但比起直接採樣所得到的資訊終究是有差異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42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美味"是如何描述的?能不能構細分成各種元素;諸如:香氣、味道,再細分成香草香、水果香、野薑花香,然後再轉化為數字化的評量,成為群體之間共同的認識呢?這中間肯定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但也可能是評價茶葉價值的一個新方向。 (當然,我還是比較主張樂在享受那邊的^^)
台灣每年各茶區大大小小的比賽甚多,春、冬、夏要比,地方全國也比,每一種獎都是一種肯定,卻也不免令人眼花撩亂:究竟比賽證明的是價格還價值? 照片取自網路https://life.tw/?app=view&no=701226
茶葉可利用資源多,又可耐久保存,不論經濟價值或健康價值都優點甚多。然而,綠色革命也帶來其不得不面對的必要之惡-農藥殘留,各國的農藥標準又是怎樣訂出來的?如何看懂農藥報告中各項數值所代表的意義呢?
茶葉有各種不同的造型、等級,是它迷人之處,也可能是令消費者感到卻步之所在。 基本上所有的飲食都有拚配的工法,獨門秘方的老滷汁搭配新食材是一種拚配,威士忌酒桶中的年份與實際出廠的成品也是透過拚配才能穩定出貨的品質。透過調和的方式讓味道更為醇厚、具有層次感,可說是數千年來飲食文化的精華,更是職人
從古至今,秤有各種。當我們追求更精密的方式沖泡茶葉,秤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工具有不同單位的精細程度、茶葉有大小不同的顆粒,真的能夠像工業化產品一般地要求嗎?
茶葉的病蟲害很多,目前台灣烏龍茶最常見被保留的蟲害為小綠葉蟬叮咬的痕跡。被小綠葉蟬叮咬過的葉片會呈現蜷曲,即便熱泡五分鐘也很難舒展。重焙火的茶葉也可能出現同樣難以舒展的狀況,但是葉片則會呈現暗黑色澤。 茶作為嗜好性的飲料,人類覺得好喝,蟲類也會受到吸引,所以要無農藥的栽培管理有相當的難度。蟲害有諸多
"美味"是如何描述的?能不能構細分成各種元素;諸如:香氣、味道,再細分成香草香、水果香、野薑花香,然後再轉化為數字化的評量,成為群體之間共同的認識呢?這中間肯定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但也可能是評價茶葉價值的一個新方向。 (當然,我還是比較主張樂在享受那邊的^^)
台灣每年各茶區大大小小的比賽甚多,春、冬、夏要比,地方全國也比,每一種獎都是一種肯定,卻也不免令人眼花撩亂:究竟比賽證明的是價格還價值? 照片取自網路https://life.tw/?app=view&no=701226
茶葉可利用資源多,又可耐久保存,不論經濟價值或健康價值都優點甚多。然而,綠色革命也帶來其不得不面對的必要之惡-農藥殘留,各國的農藥標準又是怎樣訂出來的?如何看懂農藥報告中各項數值所代表的意義呢?
茶葉有各種不同的造型、等級,是它迷人之處,也可能是令消費者感到卻步之所在。 基本上所有的飲食都有拚配的工法,獨門秘方的老滷汁搭配新食材是一種拚配,威士忌酒桶中的年份與實際出廠的成品也是透過拚配才能穩定出貨的品質。透過調和的方式讓味道更為醇厚、具有層次感,可說是數千年來飲食文化的精華,更是職人
從古至今,秤有各種。當我們追求更精密的方式沖泡茶葉,秤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工具有不同單位的精細程度、茶葉有大小不同的顆粒,真的能夠像工業化產品一般地要求嗎?
茶葉的病蟲害很多,目前台灣烏龍茶最常見被保留的蟲害為小綠葉蟬叮咬的痕跡。被小綠葉蟬叮咬過的葉片會呈現蜷曲,即便熱泡五分鐘也很難舒展。重焙火的茶葉也可能出現同樣難以舒展的狀況,但是葉片則會呈現暗黑色澤。 茶作為嗜好性的飲料,人類覺得好喝,蟲類也會受到吸引,所以要無農藥的栽培管理有相當的難度。蟲害有諸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焙茶背後的故事,和我們貞葉林品牌所想傳達的形象不謀而和,溫潤淡雅,有深度卻親切不苦澀。因為頻率相同,讓我們有緣分相遇,因此我們想由焙茶出發,鑽研焙茶甜點。
Thumbnail
最終的產品是完全不同的,它比任何其他的釀造方法更豐富,更醇厚、更濃郁、更強烈。目前大多數的製作方法會讓你掌握咖啡濃縮而製作出一杯冷泡咖啡,炎炎夏日是享用冷泡咖啡的最佳時刻。 冷泡咖啡和熱咖啡一樣,都是用同樣的材料,水和研磨後的咖啡豆,以同樣的方式製作而成。水粉比、水質、咖啡豆、研磨設置、攪拌、時間
Thumbnail
手沖咖啡豆烘焙完全指南:從養豆原理到義式豆手沖 手沖咖啡豆烘焙是一門融合科學和藝術的技術,從選豆、烘焙、養豆到手沖,每一步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本文將詳細介紹手沖咖啡豆烘焙的各個方面,包括養豆原理與常見養豆時間、義式咖啡豆手沖、深培咖啡手沖溫度、手沖咖啡注水技巧、淺焙手沖手法、手沖濃縮咖啡比例以
Thumbnail
平時烘最深就是二爆初。應客訂來了個二爆起再60秒下豆的。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看倌們,請視煮,想像一下風味^^~~有人要的咖啡,都是好咖啡~~ 應客人要求,烘了一鍋二爆密咖啡豆。 啥概念呢?就是一般俗稱的深焙豆,出油會旺盛一些,風味主要會來自油脂。 香氣多了些,但也會損失複雜度(喝深焙的老饕可能對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嘗試這類不同於店內慣行的烘焙手法。  由於香氣能夠極大化這個優點,開始來測試它的極限、豆種與風味的關聯性。  今天又烘了一些,同樣的,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店裡一起喝喝看,也給予意見。 有專跑日本線的熟客說這風味跟在日本喝的一模一樣。 有熟客說這極適合當早餐咖啡,因為非常醒腦。 太陽下
Thumbnail
  有在買茶葉的朋友,應該會看到有些產品會標榜手採一心二葉......但是說實在的,機器採摘能有效率、降成本,......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怎麼分辨這兩種採茶方式吧
Thumbnail
  ◇   加熱到適當溫度的水從纖細的壺嘴中傾入到裝有茶葉的瓷壺裡,瞬間熱水浸潤乾燥過的茶葉時,升起的清香不一會就充斥整個空間,在空中與甜膩的點心香氣融合為一體。   「呼……」   「來,這是木塔這邊盛產的果實點心。」
Thumbnail
從過去在第一線的銷售經驗,到近期陸續從茶職業體驗包與學茶新手村的學員回饋中了解到民眾普遍對於茶的認識誤區。我認為最嚴重的誤解是烘焙,甚而有人把烘焙連結成炒茶。而這個誤解已經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綠茶烘焙(炒茶)輕
Thumbnail
12/30自製焙茶泡飯。 其實本來沒想這麼早弄泡飯。有研究一下由來。 但泡了焙茶不好喝。 剛好家裡有煮油揚豆腐、青菜,我撕了點大片海苔的一條。 少了那種酸梅與紫蘇片。但我想以後用台製的紫蘇酸梅來取代就好?!哈。 不過,茶泡飯剩下的焙茶,我也喝了。真不錯。 今天的茶泡飯,有點當時剩菜剩飯卻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焙茶背後的故事,和我們貞葉林品牌所想傳達的形象不謀而和,溫潤淡雅,有深度卻親切不苦澀。因為頻率相同,讓我們有緣分相遇,因此我們想由焙茶出發,鑽研焙茶甜點。
Thumbnail
最終的產品是完全不同的,它比任何其他的釀造方法更豐富,更醇厚、更濃郁、更強烈。目前大多數的製作方法會讓你掌握咖啡濃縮而製作出一杯冷泡咖啡,炎炎夏日是享用冷泡咖啡的最佳時刻。 冷泡咖啡和熱咖啡一樣,都是用同樣的材料,水和研磨後的咖啡豆,以同樣的方式製作而成。水粉比、水質、咖啡豆、研磨設置、攪拌、時間
Thumbnail
手沖咖啡豆烘焙完全指南:從養豆原理到義式豆手沖 手沖咖啡豆烘焙是一門融合科學和藝術的技術,從選豆、烘焙、養豆到手沖,每一步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本文將詳細介紹手沖咖啡豆烘焙的各個方面,包括養豆原理與常見養豆時間、義式咖啡豆手沖、深培咖啡手沖溫度、手沖咖啡注水技巧、淺焙手沖手法、手沖濃縮咖啡比例以
Thumbnail
平時烘最深就是二爆初。應客訂來了個二爆起再60秒下豆的。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看倌們,請視煮,想像一下風味^^~~有人要的咖啡,都是好咖啡~~ 應客人要求,烘了一鍋二爆密咖啡豆。 啥概念呢?就是一般俗稱的深焙豆,出油會旺盛一些,風味主要會來自油脂。 香氣多了些,但也會損失複雜度(喝深焙的老饕可能對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嘗試這類不同於店內慣行的烘焙手法。  由於香氣能夠極大化這個優點,開始來測試它的極限、豆種與風味的關聯性。  今天又烘了一些,同樣的,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店裡一起喝喝看,也給予意見。 有專跑日本線的熟客說這風味跟在日本喝的一模一樣。 有熟客說這極適合當早餐咖啡,因為非常醒腦。 太陽下
Thumbnail
  有在買茶葉的朋友,應該會看到有些產品會標榜手採一心二葉......但是說實在的,機器採摘能有效率、降成本,......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怎麼分辨這兩種採茶方式吧
Thumbnail
  ◇   加熱到適當溫度的水從纖細的壺嘴中傾入到裝有茶葉的瓷壺裡,瞬間熱水浸潤乾燥過的茶葉時,升起的清香不一會就充斥整個空間,在空中與甜膩的點心香氣融合為一體。   「呼……」   「來,這是木塔這邊盛產的果實點心。」
Thumbnail
從過去在第一線的銷售經驗,到近期陸續從茶職業體驗包與學茶新手村的學員回饋中了解到民眾普遍對於茶的認識誤區。我認為最嚴重的誤解是烘焙,甚而有人把烘焙連結成炒茶。而這個誤解已經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綠茶烘焙(炒茶)輕
Thumbnail
12/30自製焙茶泡飯。 其實本來沒想這麼早弄泡飯。有研究一下由來。 但泡了焙茶不好喝。 剛好家裡有煮油揚豆腐、青菜,我撕了點大片海苔的一條。 少了那種酸梅與紫蘇片。但我想以後用台製的紫蘇酸梅來取代就好?!哈。 不過,茶泡飯剩下的焙茶,我也喝了。真不錯。 今天的茶泡飯,有點當時剩菜剩飯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