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時事 | 淺談clubhouse的從眾心理學與錯失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眾心理


Clubhouse提供的技術與功能,並非絕無僅有,但其中所勾起的社會趨力, 卻完整地契合了社會心理學,無疑是非常成功的行銷擴散手法。
過往我們在看從眾時,通常會聚焦在實體的聚會上,但網路社群的興起,讓關係不僅流動於空間,也流動於雲端。為此,我們同樣可以遷移過往的心理概念,去理解這場被人稱為大型社會實驗的邀請碼風潮。
首先,人在做決定時,依照資訊性社會影響(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的論點,若狀況曖昧不清、危及或有專家可以參考時,通常會跟隨他人來做決定,其追尋的是正確性。回到clubhouse的狀況,一個剛開始風行的社群平台,即使功能清楚,但具體能夠帶來什麼影響,仍然是曖昧不清,缺乏良好範本的狀況,強化了人們跟隨他人的可能性。
再來,如前所述,若有專家時,也會提升其行為跟隨,這部分就是clubhouse這隻獨角獸厲害之處。就一個社群平臺來說,誰是專家?當然是那些經營妥善的社群名人/KOL/高社經人士。clubhouse很聰明地使用名人與專家效應,讓別人為軟體效益背書,此時此刻,眾人面對混亂不清的狀況,自然會跟隨使用clubhouse,甚至形成一波波的漣漪,達到社群的火熱與擴散。
另外,若再結合規範性社會影響(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的觀點來看,也會發現,部分的人使用,不是因為正確性,而是關係性。眾所皆知,clubhouse的功能是一回事,其中擁有的社群關係才是重點,意即對於沒有那麼在乎資訊/知識競爭的人來說,想要獲取的,不是那些含金量很高的對談內容,而是靠近社群核心的關係橋梁。藉此,不管是在網路或是現實中都能保持被人喜愛、接納與討論。
由此可知,clubhouse的策略,除了說服理性群體的腦,也戳中了感性群體的心。

錯失恐懼


如前所述,從眾讓人跟隨,但要真得黏著還不夠,這就要提到Clubhouse高明的限制,不只是邀請碼,更還有訊息的不可逆與不可存。這種稍縱即逝的感覺,不管你是理性或是感性人,都會被打中焦慮。關於網路使用上的焦慮,作者McGinnis使用一個精準的名詞來描述,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 FOMO),翻譯過來則為錯失焦慮/錯失恐懼。
這部份,筆者以前曾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中提過,FOMO讓人們陷入一種相對剝奪感,也就說,其害怕的不是失去已擁有的東西,而是害怕沒有獲得應該要有的東西。這種念頭,就像一種牢籠,讓人們被應然的專制給獨裁。
回到clubhouse來說,理性群體焦慮失去的就是進步的資訊,深怕因此失去競爭力,感性群體則是焦慮失去關係的連結,深怕因此未來不再被喜歡。這之中的假設,雖然是說害怕失去未來,但更貼切來說,應該是指焦慮匱乏,還有匱乏後就無法滿足自身需要的邏輯。
就此來說,clubhouse的爆紅,不只因為功能優秀,更因其中所串連出的滿足、關係、焦慮與匱乏。當然,這之中絕對還有更多的心理學內涵,筆者不過拋磚引玉,期待各方人士更為豐沛的分享。
avatar-img
1.9K會員
133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肅殺的空氣,凍結了眼皮。歡鬧的羊群,翻倒了睡意。
斜陽拉長了桌腳,理想的午後,卻承載了太多應然的專制,崩塌了,向晚了,再也沒有以後。
我想放的都只是感慨、遺憾與懊悔,捨不得放手,卻又擔心變質的執著。然而,不管冰藏了多久,扎手的依然扎手,再怎麼執著,我也無法雪藏暖火。
創作都是孤獨的,每位作者都有各自的陰影,但閱讀,讓創作有了交疊,因應創作掀起的陰暗也藉此有了溫暖,會心一笑的甜,更化解孤寂且枯燥的打水日子。爾後,有了共同奮戰的好友,我們明白自己對創作的愛有人理解,創作之旅也都能走得更加踏實,畢竟,孤寂而躁動的失魂之心,終有一處可以龜縮,本來的創作孤單,也因此被分擔
天賦這副頭頂光環,就像日不落的詛咒,讓陰影無所遁形,溫暖的光甚至吸引著各式迷惘的人來取暖,但天賦也連帶了責任,而責任架空了主人,讓人成為只能綻放溫暖的提線木偶,最終再變成一具不懂得脆弱的屍體。畢竟,就算是溫暖萬物的太陽,終有一天也會燃燒殆盡,渺小的人類,怎麼可能不被人給掏盡。
我們以為雞湯可以幫人補足元氣,卻沒想到雞湯會讓我們綁架彼此,甚至以情緒為人質,奪走人類悲傷的權利,如今,不僅無法決定要不要喝雞湯,甚至連眼淚什麼時候落下都不能控制,深怕一不小心就會濺濕社會漂亮的衣裳,反倒徒留難堪的污漬與回憶。為此,什麼時候起,跌跤是每個人都有的經歷,哭泣,卻成了我們都懷念的剪影。
肅殺的空氣,凍結了眼皮。歡鬧的羊群,翻倒了睡意。
斜陽拉長了桌腳,理想的午後,卻承載了太多應然的專制,崩塌了,向晚了,再也沒有以後。
我想放的都只是感慨、遺憾與懊悔,捨不得放手,卻又擔心變質的執著。然而,不管冰藏了多久,扎手的依然扎手,再怎麼執著,我也無法雪藏暖火。
創作都是孤獨的,每位作者都有各自的陰影,但閱讀,讓創作有了交疊,因應創作掀起的陰暗也藉此有了溫暖,會心一笑的甜,更化解孤寂且枯燥的打水日子。爾後,有了共同奮戰的好友,我們明白自己對創作的愛有人理解,創作之旅也都能走得更加踏實,畢竟,孤寂而躁動的失魂之心,終有一處可以龜縮,本來的創作孤單,也因此被分擔
天賦這副頭頂光環,就像日不落的詛咒,讓陰影無所遁形,溫暖的光甚至吸引著各式迷惘的人來取暖,但天賦也連帶了責任,而責任架空了主人,讓人成為只能綻放溫暖的提線木偶,最終再變成一具不懂得脆弱的屍體。畢竟,就算是溫暖萬物的太陽,終有一天也會燃燒殆盡,渺小的人類,怎麼可能不被人給掏盡。
我們以為雞湯可以幫人補足元氣,卻沒想到雞湯會讓我們綁架彼此,甚至以情緒為人質,奪走人類悲傷的權利,如今,不僅無法決定要不要喝雞湯,甚至連眼淚什麼時候落下都不能控制,深怕一不小心就會濺濕社會漂亮的衣裳,反倒徒留難堪的污漬與回憶。為此,什麼時候起,跌跤是每個人都有的經歷,哭泣,卻成了我們都懷念的剪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篇分享自身經驗:即便有知識,不代表就能產出成果。知識是資訊,然而我們無法透過「資訊」來達成目標,獲取想要的結果。知道、與完成目標,兩者間很大段距離。那麼,付費課程提供了哪兩大價值,來幫助我們完成目標呢?
有學員問到為什麼投資人會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這個要分成2種來說:一般投資人和機構法人。 一般投資人的FOMO,受到社群軟體和財經新聞的影響,看到別人短期大賺而羨慕和焦慮,深怕自己錯過機會;跟著大家做一樣的事情時候(羊群效應)有安全感,忽略其他風險。 機
Thumbnail
是否曾經有時間不夠用的感覺? 沒有更多時間賺錢、也沒有更多時間玩樂、一天總是不知不覺就過了,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又好像什麼都沒做,因此開始檢視自己的時間管理哪裡出了問題? 本書將告訴你時間是什麼、時間管理對我們的影響以及我們面對時間該有的合適態度。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在網路時代,消費者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資訊。想要在眾多資訊中脫穎而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就需要懂得如何運用行銷技巧。近年來,一種叫做「FOMO行銷」的行銷手法開始流行起來。FOMO行銷,全名為「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是害怕錯過某事或某物的焦慮心理。
Thumbnail
社交恐懼症簡稱社恐,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社恐者會明顯對某種社交情境感到焦慮,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是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場合裡,都抱持著明顯的消極思考。 比如,參加朋友聚會,明明聊得很愉快,卻總是覺得「很累,想早點回家」,又擔心自己的反應太異樣,會很失禮;跟大家相處明明很開心,卻總是覺
Thumbnail
大多數的散戶投資人都想不勞而獲,才會想靠著完全不擅長的技能,在股市裡冒險。這種心態之所以會被激發,往往是因為害怕錯失機會的FOMO心態,並在從眾行為(Conformity) 的影響下,表象上,“安心地”跟著周遭的友人(或網路上的股友)一起投資、”學習“,內心卻經常恐懼不已。
下班後至新竹後火車站夜市覓食,發現這一攤《久成金炙燒烤鴨飯》;話說,新竹鴨肉飯、鴨肉麵都超有名的。我們今天來試看看烤鴨潛艇堡!! 攤車招牌是金黃色的!! 後站夜市也還有其他間烤鴨飯,不要認錯了!!  雖然是夜市攤販,攤車內部維持很乾淨;金黃色的潛艇堡相當誘人!! 老闆每天都給大家準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綜合報導】 冬天來了,冷氣機也要休息了。但是,你知道嗎?冷氣機在停用前,有兩件事情必須要做,否則可能會導致冷氣機發霉、壞機,甚至影響你的健康。這兩件事情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冷氣機是夏天不可或缺的家電,它可以讓我們在炎熱的天氣裡享受涼爽的空氣。但是,冷氣機在運作的過程中,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篇分享自身經驗:即便有知識,不代表就能產出成果。知識是資訊,然而我們無法透過「資訊」來達成目標,獲取想要的結果。知道、與完成目標,兩者間很大段距離。那麼,付費課程提供了哪兩大價值,來幫助我們完成目標呢?
有學員問到為什麼投資人會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這個要分成2種來說:一般投資人和機構法人。 一般投資人的FOMO,受到社群軟體和財經新聞的影響,看到別人短期大賺而羨慕和焦慮,深怕自己錯過機會;跟著大家做一樣的事情時候(羊群效應)有安全感,忽略其他風險。 機
Thumbnail
是否曾經有時間不夠用的感覺? 沒有更多時間賺錢、也沒有更多時間玩樂、一天總是不知不覺就過了,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又好像什麼都沒做,因此開始檢視自己的時間管理哪裡出了問題? 本書將告訴你時間是什麼、時間管理對我們的影響以及我們面對時間該有的合適態度。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在網路時代,消費者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資訊。想要在眾多資訊中脫穎而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就需要懂得如何運用行銷技巧。近年來,一種叫做「FOMO行銷」的行銷手法開始流行起來。FOMO行銷,全名為「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是害怕錯過某事或某物的焦慮心理。
Thumbnail
社交恐懼症簡稱社恐,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社恐者會明顯對某種社交情境感到焦慮,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是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場合裡,都抱持著明顯的消極思考。 比如,參加朋友聚會,明明聊得很愉快,卻總是覺得「很累,想早點回家」,又擔心自己的反應太異樣,會很失禮;跟大家相處明明很開心,卻總是覺
Thumbnail
大多數的散戶投資人都想不勞而獲,才會想靠著完全不擅長的技能,在股市裡冒險。這種心態之所以會被激發,往往是因為害怕錯失機會的FOMO心態,並在從眾行為(Conformity) 的影響下,表象上,“安心地”跟著周遭的友人(或網路上的股友)一起投資、”學習“,內心卻經常恐懼不已。
下班後至新竹後火車站夜市覓食,發現這一攤《久成金炙燒烤鴨飯》;話說,新竹鴨肉飯、鴨肉麵都超有名的。我們今天來試看看烤鴨潛艇堡!! 攤車招牌是金黃色的!! 後站夜市也還有其他間烤鴨飯,不要認錯了!!  雖然是夜市攤販,攤車內部維持很乾淨;金黃色的潛艇堡相當誘人!! 老闆每天都給大家準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綜合報導】 冬天來了,冷氣機也要休息了。但是,你知道嗎?冷氣機在停用前,有兩件事情必須要做,否則可能會導致冷氣機發霉、壞機,甚至影響你的健康。這兩件事情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冷氣機是夏天不可或缺的家電,它可以讓我們在炎熱的天氣裡享受涼爽的空氣。但是,冷氣機在運作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