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時事 | 淺談clubhouse的從眾心理學與錯失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從眾心理


Clubhouse提供的技術與功能,並非絕無僅有,但其中所勾起的社會趨力, 卻完整地契合了社會心理學,無疑是非常成功的行銷擴散手法。

過往我們在看從眾時,通常會聚焦在實體的聚會上,但網路社群的興起,讓關係不僅流動於空間,也流動於雲端。為此,我們同樣可以遷移過往的心理概念,去理解這場被人稱為大型社會實驗的邀請碼風潮。

首先,人在做決定時,依照資訊性社會影響(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的論點,若狀況曖昧不清、危及或有專家可以參考時,通常會跟隨他人來做決定,其追尋的是正確性。回到clubhouse的狀況,一個剛開始風行的社群平台,即使功能清楚,但具體能夠帶來什麼影響,仍然是曖昧不清,缺乏良好範本的狀況,強化了人們跟隨他人的可能性。

再來,如前所述,若有專家時,也會提升其行為跟隨,這部分就是clubhouse這隻獨角獸厲害之處。就一個社群平臺來說,誰是專家?當然是那些經營妥善的社群名人/KOL/高社經人士。clubhouse很聰明地使用名人與專家效應,讓別人為軟體效益背書,此時此刻,眾人面對混亂不清的狀況,自然會跟隨使用clubhouse,甚至形成一波波的漣漪,達到社群的火熱與擴散。

另外,若再結合規範性社會影響(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的觀點來看,也會發現,部分的人使用,不是因為正確性,而是關係性。眾所皆知,clubhouse的功能是一回事,其中擁有的社群關係才是重點,意即對於沒有那麼在乎資訊/知識競爭的人來說,想要獲取的,不是那些含金量很高的對談內容,而是靠近社群核心的關係橋梁。藉此,不管是在網路或是現實中都能保持被人喜愛、接納與討論。

由此可知,clubhouse的策略,除了說服理性群體的腦,也戳中了感性群體的心。

錯失恐懼


如前所述,從眾讓人跟隨,但要真得黏著還不夠,這就要提到Clubhouse高明的限制,不只是邀請碼,更還有訊息的不可逆與不可存。這種稍縱即逝的感覺,不管你是理性或是感性人,都會被打中焦慮。關於網路使用上的焦慮,作者McGinnis使用一個精準的名詞來描述,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 FOMO),翻譯過來則為錯失焦慮/錯失恐懼。

這部份,筆者以前曾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中提過,FOMO讓人們陷入一種相對剝奪感,也就說,其害怕的不是失去已擁有的東西,而是害怕沒有獲得應該要有的東西。這種念頭,就像一種牢籠,讓人們被應然的專制給獨裁。

回到clubhouse來說,理性群體焦慮失去的就是進步的資訊,深怕因此失去競爭力,感性群體則是焦慮失去關係的連結,深怕因此未來不再被喜歡。這之中的假設,雖然是說害怕失去未來,但更貼切來說,應該是指焦慮匱乏,還有匱乏後就無法滿足自身需要的邏輯。

就此來說,clubhouse的爆紅,不只因為功能優秀,更因其中所串連出的滿足、關係、焦慮與匱乏。當然,這之中絕對還有更多的心理學內涵,筆者不過拋磚引玉,期待各方人士更為豐沛的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鳳-avatar-img
2021/02/14
說的很好。其實最為關鍵的應該是平常不可能跟自己互動的KOL以及更大型的「遙遠的公眾人物」,有了一種新管道橋接的可能。或許一般的KOL你可以在他自己的直播平台追隨到他,但是不提供舉手互動直接開MIC互動的狀況。以自己為例,就很想聽Elon Musk的房間,原因是這種遙遠的公眾人物真的離我們太遠了,這些人物的訪談都可能值得關注的,大家都會很想聽聽這些人怎麼nature地說明自己的想法。「聲網」提供的技術可以持續提供給各大平台app的受眾與用戶,科技只是其中一個角色。關鍵是人們主要想聽「遙遠的公眾人物」說話,因為其他中小型或者路人的分享,已經有足夠的平台去分食這些流量的,而Clubhouse剛好抓到了這個互動模式最為關鍵的部份,我們太少在一些平台上看見這些superstar活生生地在你面前有時可能會飆一下髒話,超隨性演出。而未來同類型的平台,相信一定如雨後春筍一般,但沒有特殊的光環與前置作業,應該不可能讓這些人會出現在不同的App。最終可能還是一到兩個app獨大,現今各自社群網站都有自己的出路,而Clubhouse可能就是我們追隨人物的一個重要分流,就像是我們不可能開一輩子的無聲房間,但是這輩子都會想聽聽自己期待的super star上CB暢談。
怒怒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2/17
是啊~其實也蠻佩服CLUBHOUSE,它使用的技術或道理,都是簡單易懂,沒有什麼花俏,就是方便,但這個方便確實可以拉近不同的關係,完整地扣合著社群來發展,順著人性來走,自然而然就會爆紅
我的本業是韌體工程師,對於電子產品的按鍵處理,最常用的就是debounce,其觀念就是狀態改變時先等待一段時間,等到狀態穩定後再處理此時穩定的狀態。這樣的處理方式也適用於網路世代的資訊處理,即時性很重要,但是沒有做debounce的話只會浪費無謂的精力在追逐根本不重要的東西
怒怒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2/05
是啊!都只是一種選擇,我自己也覺得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如何取得平衡才是難題,但至少清楚自己陷入的處境,才會更明白怎麼選擇適合自己吧!
avatar-img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3.1K會員
135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2024/09/11
本文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情緒的功能與意義,並提供情緒管理的四大步驟以及五項情緒調節策略。從如何接納情緒,再到如何深呼吸、注意力轉移、冷水降溫、打造自我支持等技巧,細細拆解執行情緒管理的關鍵。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在文章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共處之道。
Thumbnail
2024/09/11
本文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情緒的功能與意義,並提供情緒管理的四大步驟以及五項情緒調節策略。從如何接納情緒,再到如何深呼吸、注意力轉移、冷水降溫、打造自我支持等技巧,細細拆解執行情緒管理的關鍵。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在文章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共處之道。
Thumbnail
2024/08/18
在華人社會,冒牌者症候群可能源自生存焦慮,導致人們永遠懷疑自己的能力,並對自身感到不滿。本文探討冒牌者症候群的特徵,還有冒牌者心態跟焦慮、自卑與比較的關聯,同時提供改善方法和應對策略,包括如何正確深呼吸、轉移注意力與改變自我對話。透過這些技巧,人們可以更健康地面對挑戰,並邁向自我接受與成長。
Thumbnail
2024/08/18
在華人社會,冒牌者症候群可能源自生存焦慮,導致人們永遠懷疑自己的能力,並對自身感到不滿。本文探討冒牌者症候群的特徵,還有冒牌者心態跟焦慮、自卑與比較的關聯,同時提供改善方法和應對策略,包括如何正確深呼吸、轉移注意力與改變自我對話。透過這些技巧,人們可以更健康地面對挑戰,並邁向自我接受與成長。
Thumbnail
2024/08/07
隨著青壯年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啟動,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心理諮商。然而,初次諮商常伴隨疑慮與不安。這篇文章將從壓力反應到個人需求,幫助你理解心理諮商的意義。無論是生活壓力、情緒困擾或是自我成長,每個人都有尋求專業支持的理由。透過這個指南,希望你能對諮商有更深入的認識。
Thumbnail
2024/08/07
隨著青壯年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啟動,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心理諮商。然而,初次諮商常伴隨疑慮與不安。這篇文章將從壓力反應到個人需求,幫助你理解心理諮商的意義。無論是生活壓力、情緒困擾或是自我成長,每個人都有尋求專業支持的理由。透過這個指南,希望你能對諮商有更深入的認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懶人包?點進去」「欸你知道最近那個Joeman持有大麻被抓嗎?」「加入稍後觀看」「做到這N件事,同事主管想討厭你都難」「看到通知,點進去」「哇朋友都在參加音樂節,我也要去」 這些事情也充斥在你的日常生活嗎?如果有!歡迎繼續往下收看此篇文章,有可能可以幫助你了解或緩解這些症狀!
Thumbnail
「懶人包?點進去」「欸你知道最近那個Joeman持有大麻被抓嗎?」「加入稍後觀看」「做到這N件事,同事主管想討厭你都難」「看到通知,點進去」「哇朋友都在參加音樂節,我也要去」 這些事情也充斥在你的日常生活嗎?如果有!歡迎繼續往下收看此篇文章,有可能可以幫助你了解或緩解這些症狀!
Thumbnail
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也稱社群恐慌症
Thumbnail
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也稱社群恐慌症
Thumbnail
FOMO 讓我們被社群綁架,無法好好生活。社群上的你和真實世界的你真的這麼密不可分嗎?錯過一則好友限時動態就代表不夠義氣嗎?找回主導權,找回自己的注意力,居然是一件這麼奢侈又難以達成的事?
Thumbnail
FOMO 讓我們被社群綁架,無法好好生活。社群上的你和真實世界的你真的這麼密不可分嗎?錯過一則好友限時動態就代表不夠義氣嗎?找回主導權,找回自己的注意力,居然是一件這麼奢侈又難以達成的事?
Thumbnail
不論是成人或者青少年,在當今資訊爆炸講求效率的時代,無可避免的高度依賴社群媒體,從與親友保持聯繫、打發時間、跟上潮流到閱讀新聞時事等。不可否認社群平台確實打造了一個方便不受地域阻礙的空間。
Thumbnail
不論是成人或者青少年,在當今資訊爆炸講求效率的時代,無可避免的高度依賴社群媒體,從與親友保持聯繫、打發時間、跟上潮流到閱讀新聞時事等。不可否認社群平台確實打造了一個方便不受地域阻礙的空間。
Thumbnail
你聽說過FOMO這個詞嗎?這是Fear of Missing Out的縮寫。 指的是「錯失恐懼」也可以稱為「社群恐慌症」,最早在2000年的一篇學術文章就出現過,近年則又再次開始被討論;症狀是一種患得患失所產生持續性的焦慮。
Thumbnail
你聽說過FOMO這個詞嗎?這是Fear of Missing Out的縮寫。 指的是「錯失恐懼」也可以稱為「社群恐慌症」,最早在2000年的一篇學術文章就出現過,近年則又再次開始被討論;症狀是一種患得患失所產生持續性的焦慮。
Thumbnail
關於clubhouse是一個與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對話的平台。 迷人之處在於,在平台上可以更近距離的接觸到平常不容易接觸到的人,甚至跨國界。 有點類似廣播call in的感覺,你是聽眾可以自由發言,但它打破廣播電台的限制,讓人人都可以當主控、開房者。 #目標與標題群眾 訂標題很重要,聽眾在一堆房
Thumbnail
關於clubhouse是一個與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對話的平台。 迷人之處在於,在平台上可以更近距離的接觸到平常不容易接觸到的人,甚至跨國界。 有點類似廣播call in的感覺,你是聽眾可以自由發言,但它打破廣播電台的限制,讓人人都可以當主控、開房者。 #目標與標題群眾 訂標題很重要,聽眾在一堆房
Thumbnail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實踐著一件事:我想要在現實生活中與我的朋友坐下來吃飯聊天,我想要透過聲音跟我的朋友說話互動。於是我開始不推拒任何可以跟「真人」見面說話的機會。而跟著友好的朋友見面我都有同樣的感受:「啊!我們一定下次要再見!」我想這是Facebook做不到的事,Clubhouse讓人上癮的魔力!
Thumbnail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實踐著一件事:我想要在現實生活中與我的朋友坐下來吃飯聊天,我想要透過聲音跟我的朋友說話互動。於是我開始不推拒任何可以跟「真人」見面說話的機會。而跟著友好的朋友見面我都有同樣的感受:「啊!我們一定下次要再見!」我想這是Facebook做不到的事,Clubhouse讓人上癮的魔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