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衛福部所頒布的「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正式啟動,三次的費用補助不只減輕使用者負擔,也讓越來越多人開始對於諮商感到好奇。然而,第一次總是令人既期待又害怕。
本文作為「諮商入門指南」的第一站,將從「為什麼需要心理諮商」開始,帶你一步步理解關於諮商的大小事。
身為一位心理師,經常會有民眾在諮詢的過程問我:「所以心理師,你覺得我有需要去諮商嗎?」;而我都會反問他們:「那你想要嗎?」。
之所以會再進一步釐清,是因為「需要」很重要,但「想要」也是。甚者,我們的想要正是一種需要,代表我們希望透過專業協助去改善生活。當然,回到實際需求面,通常可以從「壓力反應」去判斷「是否需要」諮商的協助。
如果你的壓力已經造成身心困擾,並且長達好幾個月沒有減緩跡象,恐怕就會需要諮商的協助,才能找到一個調節壓力的方式,甚至跟心理師討論是否需要求診身心科,以便調節壓力所造成的身心反應。而在壓力反應上,以下整理常見的指標:
然而,就算符合上述指標,也不見得需要「馬上諮商」。許多時候,人們在面對重大的壓力事件,諸如關係變動、職業轉換、搬家、生病,都有可能因為需要時間適應,所以出現以上壓力反應,很可能是因為你還在消化那些壓力的過程。可以先給自己一點時間去適應,不過同時保持自我關注,然後適時諮詢親友及專業人士的意見。
那麼,沒有壓力反應的話,就不用諮商嗎?
承前所述,壓力反應只是判斷需求的一個面向。如果具有特定的議題,想透過專業人士的協助進一步釐清或整理,甚至找到一個解決方向,不管是職場、教養、婚姻關係或是單純的情緒抒發,都能視為一種需求。換言之,許多人會擔心自己使用諮商服務是浪費資源,但何謂需求是非常個人化的事,人們的痛苦也是,始終無法互相類比或類推。
也因此,諮商不用綁定特定的身心症狀,只要覺得混亂、煩悶、放不下、困惑,甚至是想要追尋自我成長、生涯探索,都可以視為一個起點。心理師不僅提供心理治療,更能成為一面鏡子幫助你自我釐清,進而幫助你看到不一樣的選擇或出口,或者像一位心靈教練,協助你設計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為此,需要什麼樣的協助,都建議先跟合作的心理師好好討論,才能「好好貼切」你的需求來安排諮商服務喔!
所以,諮商到底是什麼呢?
相信透過前述的討論,應該可以發現「諮商」擁有非常豐富的面貌,往往會因應當下的使用需求而有所變化。這也是為什麼心理師在正式諮商之前會不斷向你提問的原因,他必須先釐清你的困擾與期待,才可以為你量身打造適合的諮商模式。
只不過,即使諮商模式因人而異,還是會有一個共同的框架。
時間: 每次約50分鐘,兒童青少年可能更短。
頻率: 每個禮拜1次,或是每兩個禮拜1次。
療程: 通常會需要 8 至12次。
費用: 每次約莫1600至2500元。目前有政府補助,學校也有提供免費諮商。
方式: 以口語對談為主,但會視情況搭配牌卡、繪畫、表達性媒材、活動或遊戲等。
綜上整理,可以發現諮商不會一次就結束。畢竟困擾著你的議題,可能已經存在數十年的時間,其中的影響力,無法只靠一次性的諮商就全面改善或消除。甚者,許多改變也需要時間一步步去練習、去實踐、去修正、去鞏固。所以心理師在第一次諮商,都會先跟你討論接下來要諮商的次數,亦即本次療程,想要先抓大概多久的時間。尤其諮商的費用又不便宜,議題的處理更有所謂階段性,適時暫停,不見得是壞事。
最後,諮商到底是什麼呢?許多人都會比喻諮商就像是一場內在公路之旅,一方面讓人更認識自己,二方面也讓自己更認識外在世界,並從中慢慢找到一個平衡內外的方向。
諮商無法馬上解決問題,但可以讓你啟動改變;諮商無法消除情緒感受,而是讓你找到照顧自己的方法;諮商無法讓你忘掉過去,卻能轉變過去對你的影響力。到頭來,諮商賦予我們不同的可能性,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過去、未來與自己;但這一趟旅程,不會總是一帆風順,非但會跌跌撞撞,甚至還會一下前進一下後退。不一樣的是,這次的你不會是一個人,心理師作為你的旅伴或者嚮導,將會陪著你一起經歷各種不容易。
心理諮商入門指南是一系列有關於「諮商」的文章,並由在台灣執業的諮商心理師所整理,將會陸續分享在實務場域中常見的疑難雜症。或許無法取代正式的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但希望可以提供一個方向,讓你在正式開始諮商之前,多一點心理準備,然後少一點擔心。
如有心理諮商預約需求,敬請聯繫:心風景心理治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