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影評|從舌尖到腳趾的甦醒之旅––《可憐的東西》

更新於 2024/02/1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電影未曾明確交代嬰兒的生理性別,因為那不重要,那是被刻意留白的謎題。大腦作為器官,象徵了意識本身,同樣是中性的,直到那顆大腦被放入成年女性的肉身中。那些有關於女性的應該、規訓,隨之降臨,如禿鷹一般,東啃西咬,不僅貶低智慧的探詢,更否定了歡愉的追尋。電影巧妙模糊了貝拉(前世肉體)的原始性別,藉以闡明性別的作用力,不會只跟生理相關,更重要的是,你我的肉身又被放入怎麼樣的環境。而這又好比當初「芭比」來到現實世界時,忽然開始感受到「明顯」的視線凝視一樣,當我們在談性別時,必然得放入脈絡去討論,才能碰觸到議題的核心,亦即權力與建構。

早在20世紀,心理學家 Vygosky 就已指出男女有別,其實源自於社會互動,亦即男女的能力之所以有所差異,甚至優劣,恰恰因為雙方所獲得的鼓勵、資源與學習有所落差。

以此來說,光從背景設定就能發現電影的目標,不僅在於獵奇、詭譎,更希望藉由充滿戲劇張力的鏡頭、佈景、狗血劇情及鮮明角色,嘲諷遠比貝拉身世還荒誕的正常人,才是造就畸形社會的元兇。

當然,政治即生活,而生活脫離不了我們的肉身。在貝拉成長的過程,觀眾不僅目睹了她的認知功能、詞彙與思考怎麼茁壯,更見證了性蕾的綻放,從一顆禁忌的蘋果開始,又有多少的可能性。到頭來,電影並未因為貝拉變得成熟、變得聰明,就隨意拋棄人類的原欲。相反地,電影一再體醒觀眾,真正可恥的不是性,而是妄想透過性去貶低、去操弄他人的掌權者,或者說父權體系。

為此,不管是追求形而上的知識,抑或是形而下的肉身之喜,電影論述的重點始終在於主體性。就像貝拉從事性工作一樣,表面看似矛盾,實際潛藏力量。老鴇作為女性,一方面別有目的,試圖以溫情搭配掌握人生的信條,說服女性放棄抵抗;二方面賦予女性獨立的房間,藉此提供「非主流、遭到邊緣化的女性」一個暫時、過渡性的庇護場所。

爾後,有如 Woolf 所說:女人應該擁有自己的房間,還有一筆自己的錢。遭到整個社會賤斥的行為,反而解放了貝拉。讓她不用再去依賴父親、男性伴侶的施捨與照顧,能靠自己的勞動賺取收入之外,更可以透過具體的房間,進一步劃清界線,放開手腳去探索自我與世界;從今以後,不再有誰能夠任意走入她的房間、她的世界,除非獲得允許。

也因此,房間不只是房間,既能帶來自由,亦能成為牢籠,或許是以愛為名,抑或是以折磨為樂。房間作為起點,卻又同時是終點,深深影響個人的日常,必須視為內在空間的延伸,而非一個獨立於肉身、心靈之外的客觀物理環境。

特別的是,關於片名:可憐的東西,同樣具有類似的內涵,同樣隱含了權力。可憐作為一種憐憫心的展現,正好建立於上對下的同情,亦即誰可憐、誰不可憐,是由過得幸福的人來定義。是故,片尾的翻轉,貝拉從一個被定義、被綁架的太太,轉變成為改良了將軍的醫生,正好也反映:爭取權利,不可避免會涉及權力的挪動。


raw-image


那麼,貝拉是一個女性主義者嗎?有人會說,身為女性,一出生就應是女性主義者,只要她願意為自己發聲。也有人會說,除非搞懂女性主義的真諦,並且實踐於生活,否則就是鞏固父權的幫兇。若從身體經驗來說,貝拉的抵抗、公路之旅,確實足以體現所謂女性自覺,但她無法代言其他的女性。自始至終,貝拉的生活都是相對優渥,就連從事性工作,也是有所餘裕的選擇性實驗,未曾遭受過飢寒、虐待、種族歧視,還遇到一個開明的未婚夫。貝拉的一生,或許還太短暫,卻始終過於浪漫,缺乏交織性的視野。


然而,它是不是一部優秀的女性主義作品,則是沒有必要,亦不該去爭論的題目。如同眾多學者所提醒:恣意區分好壞女性主義這件事,恐怕造成更多的分裂。就以社會學的角度來說,中產階級、知識分子、藍領、黑人、白人、亞洲人等,因應所處環境不同,各自所需要的女性主義,大相徑庭。某些被社會認定為粗俗的權益,可能攸關了某些人的生存。強硬一視同仁去套用某種教條,只會再造迫害,而這又抵觸女性主義的初衷。

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比較《可憐的東西》與《芭比》之間的差別,或以電影的標準論述它們分別帶來的影響與限制,甚至以個人品味去鑑賞誰是你的心頭好。但要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去評斷時,就得考量背後的風險,同時謹記:無知與傲慢,往往相伴相隨。


我們需要刻畫女性經驗的作品,卻不一定需要從中選出一個標準答案。畢竟,我們之所以選擇走出過往的框架,並不是為了走入另一個新的框架,而是試圖去拓寬,希望能讓好作品被看見之外,更要挑戰人們對於好作品的想像與詮釋。日積月累,才有機會邁步走向具備多元精神的未來。我們先是共融,接著一起共好。

raw-image


承前所述,可以發現:電影的敘事,不斷圍繞著建構、解構與再建構來推進,而這正好也符合人類的心理發展假設,經常得經過破壞,才能明白什麼需要去珍惜、去捍衛。

回到故事一開始,心智未長的貝拉,故意一再摔破昂貴的陶瓷餐具,除了表明貝拉如同嬰兒一般,仍舊需要身體力行(盤子摔了會破)去理解現實的軌跡,亦達到破題效果,如此挑釁,卻也充滿力道。狠狠告訴觀眾接下來的敘事,將會撕開更多的虛偽。

另外,電影試圖重新建構的不只貝拉本身,還有造物者與被造物的關係。哥德溫博士從一個創造者、拯救者,最後倒過來被自己的所造物給救贖,平靜地穿越生命的長廊。

想當然,哥德溫的一生,並不快樂。母親缺席之外,父親雖健在,卻總是以實驗為名,不斷剝削兒子的童年。甚至可以說,哥德溫之所以要成為理性至上的博士,正因為需要療傷,或者說,他需要一個合理的原因:足以解釋父親的暴力、社會的敵意,卻又不會讓自己的存在與渴望被否定。特別是那些有關於想被愛、被接納、被渴望的缺憾,實在太過沈重,使他難以承受,只好以偏離的方式,一再從中逃逸。

由此可知,哥德溫會向貝拉妥協,不是因為明白愛是放手、是別離,而是因為難以接受貝拉的厭惡與埋怨。他因為自己的私慾,擅自把貝拉帶到世界上,再因爲自己的私慾,選擇去歡迎貝拉的成長與獨立。是的,父母的愛,難免夾雜了私慾,但那不是罪無可赦的惡行。不見得要去原諒,卻值得我們去體諒。唯有如此,才能跟貝拉一樣,在對世界失望的過程中,同步找到內心的寧靜與欣喜,放過自己,也避免一再拿父母或是他人的過錯自我懲罰,甚至因此消磨人生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貝拉的原諒,並非懦弱、濫情,而是一種省思過後的領悟。因為懂得生命有多可貴、有多脆弱,才會想要顛覆,不願走入報復以及其後的荒蕪。她選擇以愛去灌溉自己的恨與委屈,然後從中體會到自己的人生,其實蘊藏了不同的輪廓。

或許,就像貝拉所感慨:生活,總是伴隨著各種折騰。最終,無論性別為何,我們都跟貝拉一樣,不是出於自身意願來到世上,同樣曾經活得抑鬱、束縛,更都會因為苦痛,感到憤怒與不公。可是,我們也跟貝拉一樣,還來得及去選擇、去實踐不一樣的人生,正好呼應哥德溫所說:你我可以是自己的父母,亦能作為自己的子女而存在,或是兩者皆非。人生,宛如漫長的旅途,直到闔眼之前,沒有所謂意義上的終點。


raw-image
內容總結
可憐的東西
4
/5
avatar-img
1.9K會員
132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有別於傳統王道漫畫,《葬送的芙莉蓮》雖以「魔王與勇者」作為敘事背景,卻把時間拉長,並把節奏放緩,專注於那些肉眼無法窺見的內在經歷細細描繪。是故,即便作品刻劃了精湛的戰鬥情節,但重點始終不僅止於誰勝誰負。而在橫跨千年的舞台裡,又以角色的時區變奏,最令人動容。
近期上架 Netflix 的漫改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由朴寶英領銜主演,聚焦精神疾病這項主題,細膩且治癒地講述了一段段康復的故事,甚至以宏觀的角度闡述:疾病帶來的衝擊,何以經常不僅止於情緒,更會威脅到一個人的生存。 當然,參照診斷手冊,精神疾病高達數百種,光靠一部影集本就不可能盡數介紹
每當談到吉卜力,多數人聯想的可能都是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所謂溫馨、奇幻、綺麗的世界。然而,實際走入電影奇觀之後,卻又會發現裡面的角色,往往活得過於辛苦,令人感到不捨、心疼,甚至因此產生共鳴。而這正是吉卜力在敘事上的魅力,或者說吉卜力世界的另一面,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角色還得迎擊生命的各種殘酷⋯⋯
有人會說:世界的瘋狂,來自於它無法允許異常。近期上映的日本電影《怪物》則以懸疑但又通透的方式,緩緩道述一則有關於放逐的故事。自始至終,作品從未打算討伐任何人,詭譎的蛛絲馬跡也不過是圈套,誘人掉入善惡的滑坡,再讓觀眾為自己的輕率感到羞恥與震驚。畢竟,如果不夠完美就是怪物,那麼人人都會是獸。
狗尾續貂,往往是人們對於續集作品的既定印象,非但沒有吸引更多觀眾進場,還因此流失原有支持者,最後搞到黯然退場。實際攤開電影產業史,為了炒短線、榨乾作品價值,輕率擴張故事,結果打壞名聲、資金回收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族繁不及備載。然而,近日上映的《蜘蛛人:穿越新宇宙》卻是成功的抗命者,叫好又賣座!
自從前年夏天搬到台中之後,我離電影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少了影展,少了可以從容看片的台北檔期,那些成天繞著電影打轉的生活軌跡,彷彿像是上輩子。但我還是還是相信著電影。本文將會依序介紹十部2023年的個人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它的柔軟與尖銳,正好觸及了我這一年的所思所感,分享給你。
有別於傳統王道漫畫,《葬送的芙莉蓮》雖以「魔王與勇者」作為敘事背景,卻把時間拉長,並把節奏放緩,專注於那些肉眼無法窺見的內在經歷細細描繪。是故,即便作品刻劃了精湛的戰鬥情節,但重點始終不僅止於誰勝誰負。而在橫跨千年的舞台裡,又以角色的時區變奏,最令人動容。
近期上架 Netflix 的漫改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由朴寶英領銜主演,聚焦精神疾病這項主題,細膩且治癒地講述了一段段康復的故事,甚至以宏觀的角度闡述:疾病帶來的衝擊,何以經常不僅止於情緒,更會威脅到一個人的生存。 當然,參照診斷手冊,精神疾病高達數百種,光靠一部影集本就不可能盡數介紹
每當談到吉卜力,多數人聯想的可能都是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所謂溫馨、奇幻、綺麗的世界。然而,實際走入電影奇觀之後,卻又會發現裡面的角色,往往活得過於辛苦,令人感到不捨、心疼,甚至因此產生共鳴。而這正是吉卜力在敘事上的魅力,或者說吉卜力世界的另一面,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角色還得迎擊生命的各種殘酷⋯⋯
有人會說:世界的瘋狂,來自於它無法允許異常。近期上映的日本電影《怪物》則以懸疑但又通透的方式,緩緩道述一則有關於放逐的故事。自始至終,作品從未打算討伐任何人,詭譎的蛛絲馬跡也不過是圈套,誘人掉入善惡的滑坡,再讓觀眾為自己的輕率感到羞恥與震驚。畢竟,如果不夠完美就是怪物,那麼人人都會是獸。
狗尾續貂,往往是人們對於續集作品的既定印象,非但沒有吸引更多觀眾進場,還因此流失原有支持者,最後搞到黯然退場。實際攤開電影產業史,為了炒短線、榨乾作品價值,輕率擴張故事,結果打壞名聲、資金回收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族繁不及備載。然而,近日上映的《蜘蛛人:穿越新宇宙》卻是成功的抗命者,叫好又賣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已經忘了從哪裏聽到「評論就是創作」這句話,反正印象深刻就是了。談起創作,很直觀便會想起故事、詩歌等類型,評論類的文章卻因為是建立在別人的作品上,彷彿缺乏了0到1的「純度」。直至最近參加了有關評論的寫作坊,我才明白評論為何裡頭包含了某種創作成份。在寫作坊中聽到幾個關鍵字,迅即在腦海中植根起來:「從重復
Thumbnail
寫在前頭 這篇影評的初稿,寫於我大學畢業前那段任性又迷惘的時期。最初只有大約500字,只想把劇中影響男主角甚深,但男主角卻從未喚過其名的、如同襯托鮮花的綠葉般存在又極其重要的女主角,好好的用文字記錄下來。 那些成為綠葉的人們 「要活下去啊!」 女孩問Tom:「為什麼要環遊世界呢?」 「時間?」
Thumbnail
一段台灣女性最深層的生命經驗——《美國女孩》中莉莉所展現的是女性心中、最想擺脫,卻早已與一生糾纏不清的傳統壓抑。
Thumbnail
從毒蟲到演員,從柯景騰到俞大偉,從陳妍希到李心潔。柯震東這些年已經從一個上課打手槍的屁孩成為一個為珍貴事物開槍的男人。 一齣看似愛情,實則社會側寫的電影,《鱷魚》傳達的不是什麼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勇氣,而是在叢林中每個人的角色地位,與洗不清的社會標籤。
Thumbnail
 《叢林奇航》打造出一場宛如亞馬遜叢林版《神鬼傳奇》的精采冒險,巨石強森與艾蜜莉布朗兩人也有十分精采的對手戲與化學效應,讓整部電影幾乎從頭到尾都絕無冷場,即便是有些過頭的特效,在亞馬遜叢林獨特的神祕色彩下,都顯得如此令人著迷。
Thumbnail
倘若我們將平地的語言、指揮家的演奏方式及鋼琴等樂器,視為外來者對原住民文化的侵入,那我們就能很輕易地了解到電影《聽見歌再唱》中的方雅各與布農族,正在透過參加合唱團的這個過程中,找到了與外界切割,並從中找到了自我文化的認同感。
Thumbnail
永恆是什麼?是那充滿孔洞的石頭,風蝕峽谷間的跳躍與遙望,遍地普通、握在手中卻成為信物,牽起萍水相逢,投擲入悼念史汪奇的篝火。是夕陽剪影下仰望模型恐龍,山林間頹然傾倒的參天巨樹,是見證生老病死,帝國興起又衰落,而海天無垠,萬物生生不息。
Thumbnail
雖然《蘇西的世界》無法為我們明確地描繪出死後的世界與去處,但是最起碼我們都能從中理解到一件事:一定要把握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創造夢想成真,才不至於會有遺憾,而放不下今生,離不開人間。
Thumbnail
妮娜被性侵的事件,使得妮娜與凱西一同成為了不被承認存在之人──更精確地說,並非「成為不被承認存在之存有」,而是打從她們生為女人那一刻起,不存在即是她們的困境:因為她們必須透過擁有陽具的替代物,才能於某種程度上「與男人相當」。
Thumbnail
他們就像佛教裡面講的「無明」,被某些衝動與環境所限制,然後忽然之間會做出不可思議的舉動。但這些舉動很難說是瘋狂,《從前,有個好萊塢》的人並沒有辦法瘋狂。他們只是不斷地練習練習,或試著接受各種命運所增添之台詞,然而在某一瞬間,你好像突然通曉了一切,完成了一次無與倫比的演出,就像最後拿著噴火槍狂噴一樣。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已經忘了從哪裏聽到「評論就是創作」這句話,反正印象深刻就是了。談起創作,很直觀便會想起故事、詩歌等類型,評論類的文章卻因為是建立在別人的作品上,彷彿缺乏了0到1的「純度」。直至最近參加了有關評論的寫作坊,我才明白評論為何裡頭包含了某種創作成份。在寫作坊中聽到幾個關鍵字,迅即在腦海中植根起來:「從重復
Thumbnail
寫在前頭 這篇影評的初稿,寫於我大學畢業前那段任性又迷惘的時期。最初只有大約500字,只想把劇中影響男主角甚深,但男主角卻從未喚過其名的、如同襯托鮮花的綠葉般存在又極其重要的女主角,好好的用文字記錄下來。 那些成為綠葉的人們 「要活下去啊!」 女孩問Tom:「為什麼要環遊世界呢?」 「時間?」
Thumbnail
一段台灣女性最深層的生命經驗——《美國女孩》中莉莉所展現的是女性心中、最想擺脫,卻早已與一生糾纏不清的傳統壓抑。
Thumbnail
從毒蟲到演員,從柯景騰到俞大偉,從陳妍希到李心潔。柯震東這些年已經從一個上課打手槍的屁孩成為一個為珍貴事物開槍的男人。 一齣看似愛情,實則社會側寫的電影,《鱷魚》傳達的不是什麼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勇氣,而是在叢林中每個人的角色地位,與洗不清的社會標籤。
Thumbnail
 《叢林奇航》打造出一場宛如亞馬遜叢林版《神鬼傳奇》的精采冒險,巨石強森與艾蜜莉布朗兩人也有十分精采的對手戲與化學效應,讓整部電影幾乎從頭到尾都絕無冷場,即便是有些過頭的特效,在亞馬遜叢林獨特的神祕色彩下,都顯得如此令人著迷。
Thumbnail
倘若我們將平地的語言、指揮家的演奏方式及鋼琴等樂器,視為外來者對原住民文化的侵入,那我們就能很輕易地了解到電影《聽見歌再唱》中的方雅各與布農族,正在透過參加合唱團的這個過程中,找到了與外界切割,並從中找到了自我文化的認同感。
Thumbnail
永恆是什麼?是那充滿孔洞的石頭,風蝕峽谷間的跳躍與遙望,遍地普通、握在手中卻成為信物,牽起萍水相逢,投擲入悼念史汪奇的篝火。是夕陽剪影下仰望模型恐龍,山林間頹然傾倒的參天巨樹,是見證生老病死,帝國興起又衰落,而海天無垠,萬物生生不息。
Thumbnail
雖然《蘇西的世界》無法為我們明確地描繪出死後的世界與去處,但是最起碼我們都能從中理解到一件事:一定要把握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創造夢想成真,才不至於會有遺憾,而放不下今生,離不開人間。
Thumbnail
妮娜被性侵的事件,使得妮娜與凱西一同成為了不被承認存在之人──更精確地說,並非「成為不被承認存在之存有」,而是打從她們生為女人那一刻起,不存在即是她們的困境:因為她們必須透過擁有陽具的替代物,才能於某種程度上「與男人相當」。
Thumbnail
他們就像佛教裡面講的「無明」,被某些衝動與環境所限制,然後忽然之間會做出不可思議的舉動。但這些舉動很難說是瘋狂,《從前,有個好萊塢》的人並沒有辦法瘋狂。他們只是不斷地練習練習,或試著接受各種命運所增添之台詞,然而在某一瞬間,你好像突然通曉了一切,完成了一次無與倫比的演出,就像最後拿著噴火槍狂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