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何利用資訊的不對稱來創造資訊價值?我從澳洲仲介得到的啟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先不負責任的說明一下澳洲當地仲介是幹什麼的:
仲介(Agency)扮演的是就業市場中的媒人,在資方勞方之間扮演橋樑的角色。
勞工給出自己的簡歷、求職信與介紹信,企業開出他們對人才的要求,仲介在其中扮演幫企業把關的角色,篩選履歷、並透過面試與考試幫助企業物色符合他們崗位需求的人才或人力;另一方面,仲介就像是企業外包出去的人資部門,除了遴選、招聘外,有些企業連培訓、薪資、福利等等,都通通交給仲介去處理。
最終仲介賺取資方給予的服務費,達成三贏的局面。
關於仲介的介紹,還有自己與仲介接觸幾次的經驗分享,都收錄以下文章中,有興趣者歡迎參閱:
  1. 澳洲找工的另一種途徑:Agency,從線上投履歷到現場面試的流程大全
  2. 好險,差點上當!在澳洲遇到冒用Amazon之名招募的假仲介、真詐騙

回到正題

下圖是一張當地仲介的在當地求職網站的徵才廣告(大部分仲介的廣告都大同小異),一開始先簡單介紹公司產業、地區,然後徵什麼職位、負責哪些職責、需要什麼樣的人格特質,最後再補充說明或聯絡方式。
仲介在SEEK網站的徵才廣告
當企業需要人才時,仲介就會依照企業需求開出徵才條件,將資訊發到他們自己的官網,以及當地的求職網站。在徵才資訊中(如上圖所示),職務相關資訊都非常透明,卻沒有透露出是哪間企業在徵才
整個廣告的呈現方式,主要是為了締造資訊不對稱,因此這種做法符合仲介的利益,如此他們才有可能將服務費的利益最大化,又或是說,讓資方跟勞方為自己手上的資訊買單。這就牽扯到仲介的獲利模式
當資方對某個崗位開出來的薪水是$35 AU/小時,但仲介承諾可以在$30 AU/小時的情況下招到理想的人才,最後選擇薪資要求$25AU/小時的求職者,從中賺取中間的價差
因此當勞資雙方資訊越不透明,不知道彼此之間的對價差異有多大的情況下,透過仲介傳遞訊息,仲介越能從中的落差,轉變成自身的利益
也可以說,如何做好「稱職」的橋樑,向勞資雙方收取「過路費」,對仲介而言就是最大的挑戰。

做好「稱職」的橋樑

回到問題上,
為什麼要隱蔽企業資訊?
徵才資訊是勞資雙方對接的窗口,但仲介卻只用企業的概括背景去簡述。
仲介身為就業市場的媒人,存在目的是為了解決勞動市場的供需問題,幫資方找到人才、為勞方找到工作,在媒合成功之後獲得報酬。
打模糊牌的用意是為了什麼?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為什麼仲介只交代這間企業的背景,而非直接明說是哪間企業。是企業的名聲不好,只要名字曝光,網路上都一片負評?還是說怕其他仲介會去搶客?還是企業的同業競爭者會藉此了解公司的業務狀況?
另外這樣對勞工來說也很不方便,一來不知道地點,無法計算通勤時間,二來不知道工作環境的好壞,如果進去做沒多久就離職,對三者來說都是重大的成本損失與時間浪費。
不論原因為何,我相信勞資雙方對仲介有的疑問,仲介一定都有一套官方的說辭,在此我們不多做探討。個人認為,會這樣做主要是為了
保持勞資雙方資訊的不對稱性,確保只有自己擁有資訊的全貌。

資方而言

看到仲介發的徵才廣告若直接屬名自己,他馬上能明白仲介從中抽了多少油水,也能直接跟仲介討價還價,因此對仲介來說,這會削弱本身的談判能力;反之對企業的背景跟地點簡易介紹,讓企業不確定仲介的徵才廣告是為誰發的,即使去問也只會得到「這是跟你同地區、同產業的其他企業」的模糊牌回應,既然不知道是為誰而發,資方談判力量自然就小。
企業面對競爭的壓力,因此是否有其他競爭者,他是知道的,若仲介發出這種話,不論真假,企業選擇懷疑而跟仲介吵架是很蠢的行為
  • 發現是假的,換一間仲介事小,若正臨用人之際,換仲介需要處理商業合約,還要磨合期,那才真是麻煩;
  • 發現是真的,卻也壞了彼此之間的信任,仲介在招人的時候,最佳人才可能就送去競爭對手那,而自己只能獲得次級人才。

勞方而言

如果徵才廣告直接屬名企業,那為什麼還要透過仲介呢?可以網路上找評價,喜歡直接投企業就是了(實際上是去投之後,有外包的還是會請你找仲介);反之在沒有明說的情況下,求職者通常只能透過簡單的背景介紹,確定工作與薪酬條件符合預期,自己也符合徵才條件,就投履歷等消息。
這過程就像為勞方的工作職位跟能力開出一個零售價你不接受,別人搶著要,因此勞方的談判能力在這過程中幾乎是零
仲介而言,當資方跟勞方各自認為的價值有落差,最終反應的就是薪資的價差,轉變成仲介的服務費。因此雙方資訊越不對稱,越無法直接流通到彼此身上,仲介就有了坐地起價的優勢。
當仲介掌握全面的關鍵資訊,自然能開出對自己有利的規則要求勞資雙方共同遵守。
在我每次簽署仲介給的勞雇合約時,裡面都會提到勞方該遵守的規則,像是跟仲介解除合約關係後,幾個月內不能跟直接跟該企業簽訂雇傭合約等,我相信資方一定也會跟仲介簽署相似的合約。因為對仲介來說,
如何壟斷資訊,做好「稱職的橋樑」,確保勞資雙方的資訊一定要從他們的管道流通,是它們最關鍵,也是最核心的業務流程。

結語—個人心得

這是樁三贏的買賣,資方出錢要人,勞方要錢出力,仲介負責媒合,大家各其所需,達成三贏。
被動收入的概念來說,仲介這種從資方給勞方的薪資中賺價差,跟投入一檔股票,企業賺錢給股東分紅的概念很像。在股票投資上,你要做的就是研究財報、產業前景等,確認企業值得投資後買入股票,自身不需要介入經營,只需要定期觀察企業的營運狀況,然後等企業獲利與分紅;仲介初期為企業投入資金與時間,投放廣告、篩選適合的人才,待勞方投入資方的工作後,除了充當資方的人事管理,本身並不需要介入經營,等每周結算勞工的努力程度抽取部分資金當作傭金。
思考仲介商業模式的背後,發現仲介是一種典型靠資訊獲利的生意經,也啟發我關於該如何利用資訊不對稱而獲利的一種思考方向。
avatar-img
248會員
476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atrick.W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先前在替代役時期,曾閱讀過一本書名叫《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內容圍繞著一個主軸:「習慣」。整本書的文眼: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習慣就像舒適圈,待久了就不想動了;一個習慣的養成,就像是跨出舒適圈的過程,令人不禁斯靠:換個環境重新開始,究竟是新生活的展開,還是「舊」習慣的延續。
短期來看,一、兩年的澳洲打工無利於職場歷練的累積;長期來看,從22歲大學畢業一直到65歲退休,有40年的時間可以給你歷練,一兩年的中斷似乎只是個小問題。經驗學習曲線告訴我們,時間拉長,學習效益會隨著熟練而遞減,甚至趨近於零。 總結來說,即便去澳洲打工度假,斷了一兩年的職涯累積又如何?
這標題不是在貶低自己人,只是單純分享在澳洲打工度假時,發現一些關於澳洲當地新聞媒體對背包客的一些觀感,或是背包客自己的行為,就跟台灣人看外勞,或是台灣媒體看外勞的觀感,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澳洲打工回來後,對於外勞的處境,非常能感同身受。這篇文章分享一些我在澳洲體會到、回台灣能感同身受的外勞處境。
先前在替代役時期,曾閱讀過一本書名叫《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內容圍繞著一個主軸:「習慣」。整本書的文眼: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習慣就像舒適圈,待久了就不想動了;一個習慣的養成,就像是跨出舒適圈的過程,令人不禁斯靠:換個環境重新開始,究竟是新生活的展開,還是「舊」習慣的延續。
短期來看,一、兩年的澳洲打工無利於職場歷練的累積;長期來看,從22歲大學畢業一直到65歲退休,有40年的時間可以給你歷練,一兩年的中斷似乎只是個小問題。經驗學習曲線告訴我們,時間拉長,學習效益會隨著熟練而遞減,甚至趨近於零。 總結來說,即便去澳洲打工度假,斷了一兩年的職涯累積又如何?
這標題不是在貶低自己人,只是單純分享在澳洲打工度假時,發現一些關於澳洲當地新聞媒體對背包客的一些觀感,或是背包客自己的行為,就跟台灣人看外勞,或是台灣媒體看外勞的觀感,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澳洲打工回來後,對於外勞的處境,非常能感同身受。這篇文章分享一些我在澳洲體會到、回台灣能感同身受的外勞處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章探討獵頭在求職過程中詢問候選人薪水的原因,並分析這對雙方的好處,包括瞭解市場行情、節省時間與資源以及協助薪資談判。提供求職者誠實回答薪水需求的理由和建議,並提醒求職者在考慮是否提供薪水信息時需謹慎判斷獵頭的專業度。文章同時提供如何與獵頭建立良好溝通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力資源招募的角色和變化。透過討論招募在人資中的重要性、進入人資領域的捷徑以及企業中的招募趨勢,強調了人資工作在現代社會中的關鍵地位。
Thumbnail
透過獵頭幫我找工作需要付費嗎?跟獵頭合作需要提供哪些資訊?應該和獵頭保持什麼樣的關係比較合適?要怎麼樣讓獵頭幫我找工作? 如果你也有上述這些疑問,這篇文章有助於你可以快速了解你和獵頭/招募顧問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同時擁有正職和派遣工作offer時的選擇問題,提出了公司名聲、職業選擇/個人生活、薪資福利等三個面向的分析,並分享了作者在獵頭顧問工作的經驗和建議。
Thumbnail
私立就業服務機構(仲介公司)在就業服務法都是以管理的角度為著眼點,所以不要認為我家需要外籍看護或者我們公司需要移工,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這個誤解可大了;不信嗎?看看下面的案例喔。 原合約條款記載: 「外籍移工」之「招募」及「外籍移工」及「外籍建教生」之「管理服務」。 有包括「外籍建教生」之仲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獵頭的工作流程,以及在與獵頭合作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另外,作者也提供了自己的聯絡方式,並表示願意協助讀者解答有關履歷面試和職涯發展的問題。文章內容包括獵頭公司的工作內容,如何與獵頭合作,以及職涯發展建議。
Thumbnail
徵才廣告除了有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1項(差別待遇)及第2項(不實之廣告或揭示)之限制外,在法律性質究竟是什麼呢? 是勞動契約嗎?還是要約?或是要約引誘呢? 很重要嗎?那是當然,就勞始期與效力始期各不相同。 "要約"與"要約引誘"名稱出自何處? 民法第154條第1項: 契約之要約人,因要約而
Thumbnail
獵頭這個產業聽起來超級神秘 Serene也好幾次被問過,獵頭到底在幹嘛? 這一篇就跟大家解析一下獵頭這個產業的神秘面紗 第一、獵頭到底在幹嘛 獵頭的工作就是幫不同的企業找尋優秀的人才 所以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跟企業端的HR溝通用人需求 用不同管道找人才(人力銀行、LinkedIn、推薦、p
想要成為行銷人,但不知道從何下手嗎?行銷產業算是新鮮人求職熱門度蠻高的產業,但行銷產業從公司類型到職缺類型,都有蠻大的差異,因此這篇文分享了我眼中的行銷產業生態圈,可以針對自己比較喜歡的職務內容再進一步去瞭解和研究,求職的時候可以更有效率,也比較不會投到自己完全不喜歡的方向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章探討獵頭在求職過程中詢問候選人薪水的原因,並分析這對雙方的好處,包括瞭解市場行情、節省時間與資源以及協助薪資談判。提供求職者誠實回答薪水需求的理由和建議,並提醒求職者在考慮是否提供薪水信息時需謹慎判斷獵頭的專業度。文章同時提供如何與獵頭建立良好溝通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力資源招募的角色和變化。透過討論招募在人資中的重要性、進入人資領域的捷徑以及企業中的招募趨勢,強調了人資工作在現代社會中的關鍵地位。
Thumbnail
透過獵頭幫我找工作需要付費嗎?跟獵頭合作需要提供哪些資訊?應該和獵頭保持什麼樣的關係比較合適?要怎麼樣讓獵頭幫我找工作? 如果你也有上述這些疑問,這篇文章有助於你可以快速了解你和獵頭/招募顧問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同時擁有正職和派遣工作offer時的選擇問題,提出了公司名聲、職業選擇/個人生活、薪資福利等三個面向的分析,並分享了作者在獵頭顧問工作的經驗和建議。
Thumbnail
私立就業服務機構(仲介公司)在就業服務法都是以管理的角度為著眼點,所以不要認為我家需要外籍看護或者我們公司需要移工,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這個誤解可大了;不信嗎?看看下面的案例喔。 原合約條款記載: 「外籍移工」之「招募」及「外籍移工」及「外籍建教生」之「管理服務」。 有包括「外籍建教生」之仲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獵頭的工作流程,以及在與獵頭合作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另外,作者也提供了自己的聯絡方式,並表示願意協助讀者解答有關履歷面試和職涯發展的問題。文章內容包括獵頭公司的工作內容,如何與獵頭合作,以及職涯發展建議。
Thumbnail
徵才廣告除了有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1項(差別待遇)及第2項(不實之廣告或揭示)之限制外,在法律性質究竟是什麼呢? 是勞動契約嗎?還是要約?或是要約引誘呢? 很重要嗎?那是當然,就勞始期與效力始期各不相同。 "要約"與"要約引誘"名稱出自何處? 民法第154條第1項: 契約之要約人,因要約而
Thumbnail
獵頭這個產業聽起來超級神秘 Serene也好幾次被問過,獵頭到底在幹嘛? 這一篇就跟大家解析一下獵頭這個產業的神秘面紗 第一、獵頭到底在幹嘛 獵頭的工作就是幫不同的企業找尋優秀的人才 所以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跟企業端的HR溝通用人需求 用不同管道找人才(人力銀行、LinkedIn、推薦、p
想要成為行銷人,但不知道從何下手嗎?行銷產業算是新鮮人求職熱門度蠻高的產業,但行銷產業從公司類型到職缺類型,都有蠻大的差異,因此這篇文分享了我眼中的行銷產業生態圈,可以針對自己比較喜歡的職務內容再進一步去瞭解和研究,求職的時候可以更有效率,也比較不會投到自己完全不喜歡的方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