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的沙龍
宜蘭深溝 新農聚落
10
免費公開
房間資訊
近十多年,台灣農村有了創新性的發展,一群人生中途轉換跑道的青農投入,發展出一種生產者與消費者更直接互動的模式。宜蘭縣員山鄉深耕村,2004年賴青松創立「穀東俱樂部」是先驅代表,2013年「倆佰甲」擔起媒合閒置農田和小農的角色。一群有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因各種原因來到深溝形成新農聚落,一場青農實驗逐漸形成新型態的農村生活。
全部
全部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2/02/08
深溝新據點‧丹夏奇蹟 尋找身心靈平衡的支點
賴青松的家、穀東俱樂部的起家厝,曾經這塊土地是青松種下的第一片田,20年後,它長出一個有無限可能的空間。「丹夏奇蹟」象徵深溝邁出的下一步,在求得溫飽的同時,身體和心靈、城市與鄉村卻也不斷在尋求平衡,平衡的生活說起來容易,但「支點在哪裡?」青松問,丹夏奇蹟試圖解答。
#
宜蘭
#
深溝
#
丹夏奇蹟
8
2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2/02/08
深溝新據點‧丹夏奇蹟 尋找身心靈平衡的支點
賴青松的家、穀東俱樂部的起家厝,曾經這塊土地是青松種下的第一片田,20年後,它長出一個有無限可能的空間。「丹夏奇蹟」象徵深溝邁出的下一步,在求得溫飽的同時,身體和心靈、城市與鄉村卻也不斷在尋求平衡,平衡的生活說起來容易,但「支點在哪裡?」青松問,丹夏奇蹟試圖解答。
#
宜蘭
#
深溝
#
丹夏奇蹟
8
2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2/27
李哲維的「一簞食」,簡單卻不改其樂
在宜蘭深溝村,因來自各地的小農移居而形成的新聚落當中,也有青年返鄉的故事。 因為大量使用在地食材,他也慢慢認識一些農友,更激起想要推廣米食的想法,「台灣人吃米越來越少,可是我們生活在宜蘭,整個宜蘭都是農村,我們那麼接近產地,使用它的機會卻那麼少。」他覺得沒有道理。
#
宜蘭
#
深溝
#
一簞食
13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2/27
李哲維的「一簞食」,簡單卻不改其樂
在宜蘭深溝村,因來自各地的小農移居而形成的新聚落當中,也有青年返鄉的故事。 因為大量使用在地食材,他也慢慢認識一些農友,更激起想要推廣米食的想法,「台灣人吃米越來越少,可是我們生活在宜蘭,整個宜蘭都是農村,我們那麼接近產地,使用它的機會卻那麼少。」他覺得沒有道理。
#
宜蘭
#
深溝
#
一簞食
13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2/21
在田邊為彩鷸留一個窩,謝佳玲起而行做環境教育
她告訴我彩鷸是很重要的水田生態系的代表,因為牠們的嘴是軟的,只能生存在土壤濕軟的地方,而整個蘭陽平原就是蘭陽溪氾濫所形成,在還沒有開墾成水田之前是濕地環境,彩鷸即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物種,表示宜蘭的水源豐沛,而彩鷸也是二級保育類動物。
#
宜蘭
#
深溝
#
小鶹米
14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2/21
在田邊為彩鷸留一個窩,謝佳玲起而行做環境教育
她告訴我彩鷸是很重要的水田生態系的代表,因為牠們的嘴是軟的,只能生存在土壤濕軟的地方,而整個蘭陽平原就是蘭陽溪氾濫所形成,在還沒有開墾成水田之前是濕地環境,彩鷸即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物種,表示宜蘭的水源豐沛,而彩鷸也是二級保育類動物。
#
宜蘭
#
深溝
#
小鶹米
14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2/08
農田裡的科學家,陳幸延的環境實驗
務農,是為了蒐集數據做科學分析,透過改變農耕方式,進而改善土地和環境。說陳幸延是農夫,他更像是有著社會關懷的科學家。
#
宜蘭
#
深溝
#
深溝共同店
9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2/08
農田裡的科學家,陳幸延的環境實驗
務農,是為了蒐集數據做科學分析,透過改變農耕方式,進而改善土地和環境。說陳幸延是農夫,他更像是有著社會關懷的科學家。
#
宜蘭
#
深溝
#
深溝共同店
9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1/18
食農教育就在你身邊,曾文昌的農村生活哲學
講起話來沒有太多起伏,淡淡的表情,好像過日子就是隨性而為,沒有非如何不可。實際上,曾文昌在2013年透過「倆佰甲」朋友的介紹,來到深溝務農,2017年就成為倆佰甲負責人,同時接棒深溝國小的食農教育。
#
食農教育
#
友善耕作
#
倆佰甲
15
4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1/18
食農教育就在你身邊,曾文昌的農村生活哲學
講起話來沒有太多起伏,淡淡的表情,好像過日子就是隨性而為,沒有非如何不可。實際上,曾文昌在2013年透過「倆佰甲」朋友的介紹,來到深溝務農,2017年就成為倆佰甲負責人,同時接棒深溝國小的食農教育。
#
食農教育
#
友善耕作
#
倆佰甲
15
4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0/27
法蘭穗穗念:料理好吃,又對土地好,就是最美的事
我很喜歡「穗穗念」這個名字,有一種在稻浪間呢喃的感覺,也彷彿心心念念著田間農事,念起來又有點不厭其煩的可愛。 這是2020年11月在宜蘭深溝一間新開的餐廳,也是當地終於有每週營業6天的餐廳。
#
穗穗念
#
宜蘭
#
深溝
14
5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0/27
法蘭穗穗念:料理好吃,又對土地好,就是最美的事
我很喜歡「穗穗念」這個名字,有一種在稻浪間呢喃的感覺,也彷彿心心念念著田間農事,念起來又有點不厭其煩的可愛。 這是2020年11月在宜蘭深溝一間新開的餐廳,也是當地終於有每週營業6天的餐廳。
#
穗穗念
#
宜蘭
#
深溝
14
5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0/03
種一個「人生的節奏」 宋若甄從倡議者到實踐者
宋若甄,身為一位長期關注土地環境的倡議者,她很有感觸的是,報告寫得再漂亮,終究很容易變成只是一份報告書放在架上,人生歲月就這樣被積在書架上了,「種一塊田、守一塊田」,實際付出行動,突然間她覺得這是一件要做的事。
#
宜蘭
#
深溝
#
宋若甄
20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0/03
種一個「人生的節奏」 宋若甄從倡議者到實踐者
宋若甄,身為一位長期關注土地環境的倡議者,她很有感觸的是,報告寫得再漂亮,終究很容易變成只是一份報告書放在架上,人生歲月就這樣被積在書架上了,「種一塊田、守一塊田」,實際付出行動,突然間她覺得這是一件要做的事。
#
宜蘭
#
深溝
#
宋若甄
20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09/21
做農村計劃到下田耕作 楊文全:我應該自己撩進去
楊文全的人生,可以用50歲為分野。從政策研究到專業農夫,從寫計劃到開曳引機,他關心的事情沒有變,只是越來越貼近土地。
#
宜蘭
#
深溝
#
倆佰甲
16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09/21
做農村計劃到下田耕作 楊文全:我應該自己撩進去
楊文全的人生,可以用50歲為分野。從政策研究到專業農夫,從寫計劃到開曳引機,他關心的事情沒有變,只是越來越貼近土地。
#
宜蘭
#
深溝
#
倆佰甲
16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09/12
不只是農夫,賴青松的新農村實驗
2020年8月,最後一批黑糯米收割的日子,我又來到青松為穀東保留下來、傳統手耕的稻田間。下田割稻之前,他先帶領大家來到三官宮上香,感謝三官大帝、土地公庇佑這一年風調雨順,讓我們有一碗飯吃。移居宜蘭20年,賴青松在這裡落地生根,更懂得了敬天愛地,接上地氣。
#
賴青松
#
穀東俱樂部
#
宜蘭
11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09/12
不只是農夫,賴青松的新農村實驗
2020年8月,最後一批黑糯米收割的日子,我又來到青松為穀東保留下來、傳統手耕的稻田間。下田割稻之前,他先帶領大家來到三官宮上香,感謝三官大帝、土地公庇佑這一年風調雨順,讓我們有一碗飯吃。移居宜蘭20年,賴青松在這裡落地生根,更懂得了敬天愛地,接上地氣。
#
賴青松
#
穀東俱樂部
#
宜蘭
11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08/20
半農半X,圓一個田園夢
在一塊約莫2分地的稻田裡,無論大人小孩,挽起衣袖、捲起褲管,低著頭、彎著腰認真地在插秧,每個人種下自己心裡的一畝田。
#
半農半X
#
穀東俱樂部
#
農事體驗
7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08/20
半農半X,圓一個田園夢
在一塊約莫2分地的稻田裡,無論大人小孩,挽起衣袖、捲起褲管,低著頭、彎著腰認真地在插秧,每個人種下自己心裡的一畝田。
#
半農半X
#
穀東俱樂部
#
農事體驗
7
加入
全部
全部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2/02/08
深溝新據點‧丹夏奇蹟 尋找身心靈平衡的支點
賴青松的家、穀東俱樂部的起家厝,曾經這塊土地是青松種下的第一片田,20年後,它長出一個有無限可能的空間。「丹夏奇蹟」象徵深溝邁出的下一步,在求得溫飽的同時,身體和心靈、城市與鄉村卻也不斷在尋求平衡,平衡的生活說起來容易,但「支點在哪裡?」青松問,丹夏奇蹟試圖解答。
#
宜蘭
#
深溝
#
丹夏奇蹟
8
2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2/02/08
深溝新據點‧丹夏奇蹟 尋找身心靈平衡的支點
賴青松的家、穀東俱樂部的起家厝,曾經這塊土地是青松種下的第一片田,20年後,它長出一個有無限可能的空間。「丹夏奇蹟」象徵深溝邁出的下一步,在求得溫飽的同時,身體和心靈、城市與鄉村卻也不斷在尋求平衡,平衡的生活說起來容易,但「支點在哪裡?」青松問,丹夏奇蹟試圖解答。
#
宜蘭
#
深溝
#
丹夏奇蹟
8
2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2/27
李哲維的「一簞食」,簡單卻不改其樂
在宜蘭深溝村,因來自各地的小農移居而形成的新聚落當中,也有青年返鄉的故事。 因為大量使用在地食材,他也慢慢認識一些農友,更激起想要推廣米食的想法,「台灣人吃米越來越少,可是我們生活在宜蘭,整個宜蘭都是農村,我們那麼接近產地,使用它的機會卻那麼少。」他覺得沒有道理。
#
宜蘭
#
深溝
#
一簞食
13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2/27
李哲維的「一簞食」,簡單卻不改其樂
在宜蘭深溝村,因來自各地的小農移居而形成的新聚落當中,也有青年返鄉的故事。 因為大量使用在地食材,他也慢慢認識一些農友,更激起想要推廣米食的想法,「台灣人吃米越來越少,可是我們生活在宜蘭,整個宜蘭都是農村,我們那麼接近產地,使用它的機會卻那麼少。」他覺得沒有道理。
#
宜蘭
#
深溝
#
一簞食
13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2/21
在田邊為彩鷸留一個窩,謝佳玲起而行做環境教育
她告訴我彩鷸是很重要的水田生態系的代表,因為牠們的嘴是軟的,只能生存在土壤濕軟的地方,而整個蘭陽平原就是蘭陽溪氾濫所形成,在還沒有開墾成水田之前是濕地環境,彩鷸即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物種,表示宜蘭的水源豐沛,而彩鷸也是二級保育類動物。
#
宜蘭
#
深溝
#
小鶹米
14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2/21
在田邊為彩鷸留一個窩,謝佳玲起而行做環境教育
她告訴我彩鷸是很重要的水田生態系的代表,因為牠們的嘴是軟的,只能生存在土壤濕軟的地方,而整個蘭陽平原就是蘭陽溪氾濫所形成,在還沒有開墾成水田之前是濕地環境,彩鷸即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物種,表示宜蘭的水源豐沛,而彩鷸也是二級保育類動物。
#
宜蘭
#
深溝
#
小鶹米
14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2/08
農田裡的科學家,陳幸延的環境實驗
務農,是為了蒐集數據做科學分析,透過改變農耕方式,進而改善土地和環境。說陳幸延是農夫,他更像是有著社會關懷的科學家。
#
宜蘭
#
深溝
#
深溝共同店
9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2/08
農田裡的科學家,陳幸延的環境實驗
務農,是為了蒐集數據做科學分析,透過改變農耕方式,進而改善土地和環境。說陳幸延是農夫,他更像是有著社會關懷的科學家。
#
宜蘭
#
深溝
#
深溝共同店
9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1/18
食農教育就在你身邊,曾文昌的農村生活哲學
講起話來沒有太多起伏,淡淡的表情,好像過日子就是隨性而為,沒有非如何不可。實際上,曾文昌在2013年透過「倆佰甲」朋友的介紹,來到深溝務農,2017年就成為倆佰甲負責人,同時接棒深溝國小的食農教育。
#
食農教育
#
友善耕作
#
倆佰甲
15
4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1/18
食農教育就在你身邊,曾文昌的農村生活哲學
講起話來沒有太多起伏,淡淡的表情,好像過日子就是隨性而為,沒有非如何不可。實際上,曾文昌在2013年透過「倆佰甲」朋友的介紹,來到深溝務農,2017年就成為倆佰甲負責人,同時接棒深溝國小的食農教育。
#
食農教育
#
友善耕作
#
倆佰甲
15
4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0/27
法蘭穗穗念:料理好吃,又對土地好,就是最美的事
我很喜歡「穗穗念」這個名字,有一種在稻浪間呢喃的感覺,也彷彿心心念念著田間農事,念起來又有點不厭其煩的可愛。 這是2020年11月在宜蘭深溝一間新開的餐廳,也是當地終於有每週營業6天的餐廳。
#
穗穗念
#
宜蘭
#
深溝
14
5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0/27
法蘭穗穗念:料理好吃,又對土地好,就是最美的事
我很喜歡「穗穗念」這個名字,有一種在稻浪間呢喃的感覺,也彷彿心心念念著田間農事,念起來又有點不厭其煩的可愛。 這是2020年11月在宜蘭深溝一間新開的餐廳,也是當地終於有每週營業6天的餐廳。
#
穗穗念
#
宜蘭
#
深溝
14
5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0/03
種一個「人生的節奏」 宋若甄從倡議者到實踐者
宋若甄,身為一位長期關注土地環境的倡議者,她很有感觸的是,報告寫得再漂亮,終究很容易變成只是一份報告書放在架上,人生歲月就這樣被積在書架上了,「種一塊田、守一塊田」,實際付出行動,突然間她覺得這是一件要做的事。
#
宜蘭
#
深溝
#
宋若甄
20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10/03
種一個「人生的節奏」 宋若甄從倡議者到實踐者
宋若甄,身為一位長期關注土地環境的倡議者,她很有感觸的是,報告寫得再漂亮,終究很容易變成只是一份報告書放在架上,人生歲月就這樣被積在書架上了,「種一塊田、守一塊田」,實際付出行動,突然間她覺得這是一件要做的事。
#
宜蘭
#
深溝
#
宋若甄
20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09/21
做農村計劃到下田耕作 楊文全:我應該自己撩進去
楊文全的人生,可以用50歲為分野。從政策研究到專業農夫,從寫計劃到開曳引機,他關心的事情沒有變,只是越來越貼近土地。
#
宜蘭
#
深溝
#
倆佰甲
16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09/21
做農村計劃到下田耕作 楊文全:我應該自己撩進去
楊文全的人生,可以用50歲為分野。從政策研究到專業農夫,從寫計劃到開曳引機,他關心的事情沒有變,只是越來越貼近土地。
#
宜蘭
#
深溝
#
倆佰甲
16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09/12
不只是農夫,賴青松的新農村實驗
2020年8月,最後一批黑糯米收割的日子,我又來到青松為穀東保留下來、傳統手耕的稻田間。下田割稻之前,他先帶領大家來到三官宮上香,感謝三官大帝、土地公庇佑這一年風調雨順,讓我們有一碗飯吃。移居宜蘭20年,賴青松在這裡落地生根,更懂得了敬天愛地,接上地氣。
#
賴青松
#
穀東俱樂部
#
宜蘭
11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09/12
不只是農夫,賴青松的新農村實驗
2020年8月,最後一批黑糯米收割的日子,我又來到青松為穀東保留下來、傳統手耕的稻田間。下田割稻之前,他先帶領大家來到三官宮上香,感謝三官大帝、土地公庇佑這一年風調雨順,讓我們有一碗飯吃。移居宜蘭20年,賴青松在這裡落地生根,更懂得了敬天愛地,接上地氣。
#
賴青松
#
穀東俱樂部
#
宜蘭
11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08/20
半農半X,圓一個田園夢
在一塊約莫2分地的稻田裡,無論大人小孩,挽起衣袖、捲起褲管,低著頭、彎著腰認真地在插秧,每個人種下自己心裡的一畝田。
#
半農半X
#
穀東俱樂部
#
農事體驗
7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08/20
半農半X,圓一個田園夢
在一塊約莫2分地的稻田裡,無論大人小孩,挽起衣袖、捲起褲管,低著頭、彎著腰認真地在插秧,每個人種下自己心裡的一畝田。
#
半農半X
#
穀東俱樂部
#
農事體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