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維的「一簞食」,簡單卻不改其樂

2021/12/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宜蘭深溝村,因來自各地的小農移居而形成的新聚落當中,也有青年返鄉的故事。
2019年7月,深溝村五叉路口,一間三連棟黑瓦老屋的門口,放上木製的「一簞食」招牌,是一間蔬食餐廳。不特別顯眼的門面,路過的時候並不容易發現,但其實這個位置來過深溝的人應該不陌生,它就是原本「美虹廚房」的店面、「小間書菜」的旁邊。和一簞食的主人李哲維聊起才知道原來這裡以前是他阿公碾米的地方。
在哲維小時候家裡已經沒有種田了,但仍有親戚務農,因此他兒時留下的大多是田邊記憶,像是跟叔公一起在竹林下喝茶。讀幼兒園的年紀他就跟家人搬到了宜蘭市,直到國中才又搬回深溝跟阿公一起住,但仍在宜蘭市就學,他回憶學生時代的生活重心都在學校和同儕之間,對原鄉的情感其實很薄弱。然而話雖如此,深溝鄉間可以自由奔跑的田野,不同於都市小孩受到的空間侷限,無形間仍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記,他覺得終有一天會回來。
老屋變成小農友善空間,左邊是一簞食,右邊是深溝共同店,中間是交流場地。
走進一簞食還看得到原本老屋紅磚牆、木屋樑的結構。

健康飲食從改變早餐開始

高中畢業後離鄉北上,歷經大學、研究所、就業,大約10年的光景,哲維一度找不到未來的方向,索性先到澳洲打工度假,走出去看看更寬廣的世界。在澳洲將近一年的時間,他習慣了早起的生活,每天4、5點起床,下午3、4點就結束工作,當地的日光時間很長,讓他可以好好享受下班以後的時光。回到台灣以後他反而不適應,覺得台灣人都太忙碌了,學生也是一大早就出門、很晚才回家,那麼多便利商店和夜市,間接促使人們晚睡晚起,「為什麼一天不能早早結束呢?」他心想。
於是他決定開早餐店,第一間店開在宜蘭市。去澳洲前就改吃蔬食的他,也觀察當地的蔬食料理,發現台灣用很多現成加工品、冷凍食品,他想要改變現代人早餐隨便吃的飲食習慣,於是他賣自製飯糰、台灣小麥做的漢堡、湯品、進口有機燕麥粥,為消費者尋找好的食材,穀類、蛋白質、蔬菜兼顧,不需要太多調味,食材新鮮就會好吃,可以吃得簡單卻健康。這樣子的飲食型態當時已在國際上流行,台北剛起步,而宜蘭又晚了台北3到5年,他坦言經營起來非常辛苦。

回應土地作息的生活態度

因為大量使用在地食材,他也慢慢認識一些農友,更激起想要推廣米食的想法,「台灣人吃米越來越少,可是我們生活在宜蘭,整個宜蘭都是農村,我們那麼接近產地,使用它的機會卻那麼少。」他覺得沒有道理。
一簞食多採用深溝在地友善蔬果。
回到深溝,在他的記憶中,阿公還擺放著古早碾米機的老屋早已閒置,後來租給「倆佰甲」,他只覺得有人使用很好,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可以回到這裡,當他得知美虹廚房打算要歇業,沒有考慮太久便決定接下原來的空間另起爐灶。
餐廳取名「一簞食」,透露出他不求太多物欲、簡單生活的意念。店裡標榜使用青松米、以深溝村為主的宜蘭友善蔬果、宜蘭發酵食,拜訪當天,隔壁深溝共同店的幸延送菜來,兩人交流了一下最近有哪些小農蔬果,給他作為設計菜單的參考,那種農家隨採隨送的交易方式,產地離餐桌真的好近。這裡的招牌料理是「一簞食飯糰餐」,每一份會有兩球不時變換口味的飯糰,也有其它簡餐選擇,當然,搭配的都是當季鮮採蔬果。
一簞食飯糰餐。
一簞食把蔬食料理做得十分可口。
哲維和太太子軒一起勾勒理想中的生活,隨著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餐廳只營業週五、六、日的午餐時段,可以多些時間陪伴小孩,他說:「身體會告訴你怎麼樣最舒服。」有趣的是,在深溝「友善」耕作的氛圍下,很容易讓人動念想務農,今年他也開始嘗試耕作小面積的水稻,「土地離我們很近,可是我還是在田邊觀看而已,我也是原生種,該是去面對一下了。」我想,這也是身體告訴他的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近十多年,台灣農村有了創新性的發展,一群人生中途轉換跑道的青農投入,發展出一種生產者與消費者更直接互動的模式。宜蘭縣員山鄉深耕村,2004年賴青松創立「穀東俱樂部」是先驅代表,2013年「倆佰甲」擔起媒合閒置農田和小農的角色。一群有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因各種原因來到深溝形成新農聚落,一場青農實驗逐漸形成新型態的農村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