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師心要建言》激勵心靈修持的開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蓮師說:措嘉,我們應該修持能從輪迴中解脫的法教!如果不這麼做,便很難得到閒暇圓滿的人身。


  閒暇圓滿的人身有多難得?就好比將一粒豌豆丟向寺院牆面,要豌豆黏在牆面上一般難;也好比烏龜恰好伸頭穿過漂浮在大海中的木軛環一般難;又好比試圖將芥子投入直立針的針孔一般難。


  這麼困難的原因是,若說六道眾生好比一堆穀物,地獄道、餓鬼道與畜生道的眾生就好比穀物的下一半,阿修羅是上一半,而天人和人類則只是最頂端的一小丁點兒。比起投生為他道有情眾生的可能性來說,要得到人身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措嘉,試著數六道有情眾生到底有多少!


蓮師又說:措嘉,即使在這麼難得的情況下,你仍因過去的福德而成功獲得了人身,但你若沒有健全的感官(六根不全),是耳聾、眼盲或口啞的話,要修持佛法還是很困難的。如果你投生在文明極為落後的國家,也沒有機會修持神聖的佛法。如果投生在一個主張虛無邪見的異教徒家庭中,你也不會入門學習佛陀教法。


  如今我們已誕生在南瞻部洲這片佛陀教法住世的文明土地上,我們獲得了極為難得的珍貴人身,而且在感官仍舊完好健康之時,值遇殊勝崇高的上師,並能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可以進入佛門學習佛陀言教、修持神聖佛法、與僧伽為伴。假若此時尚且不實修能帶來解脫和證悟的佛法,便會虛擲這個珍貴的人身。


  已入寶島,莫空手而回;尋著無盡寶,莫僅是渴求而空徘徊!我們應趁著擁有船筏時,橫渡海洋,切莫白費這人身之船。現在就是將輪迴涅槃分開的時候了,要歡喜地努力修行!現在就是快樂苦痛的分際點,莫要替自己製造任何悲劇不幸!現在就是離開高低起伏的道路的時候了,莫要跳進下三道的深淵中!


  現在就是表現明智或愚蠢之差別的時候,莫要愚蠢地喃喃自語或死盯著看!現在就是累積永恆資糧的時候,莫要讓自己庸庸碌碌、空手而返!現在就是看出誰是偉人、誰是卑鄙小人的時候,莫要在名利之中尋求證悟!


  現在就是看出誰是善人、誰是惡者的時候了,捨棄你的世俗追求吧!當下此刻就好比百天之中的一餐而已,不要以為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蹉跎!現在就是一刻懈怠將會帶來長久持續果報的時候,要歡喜地努力修持!現在就是一年堅毅換來未來多生快樂的時候,要持之以恆地修持佛法!


  我心中總是對那些空手離開此生的眾生們,感到無限憐憫啊!


蓮師又說:措嘉,我們無從得知這個珍貴難得的人身,到底明天或後天會死去,因此莫作長久住世計!我們不確定這個借自四大的身體何時會破敗分解,因此不要過度寵愛珍惜這個身體!


  出生之後,必定走向死亡,因此要將訓練自己熟悉無生本性當作一生職志!相遇之後,必定走向分離,因此要斷除對友伴的貪著!積聚之後,必定走向耗盡,因此要放下執著,慷慨布施!建造之後,必定走向毀壞,因此不要離開山居閉關!


  貪慾和野心只會為你帶來痛苦,因此要放下你的渴望!迷妄的經驗只會帶來迷茫,因此要徹底摧毀二元的感知!若能如此,你將永遠快樂——聽從益言的人啊!


蓮師又說:措嘉,我已經將這些建言告訴了所有人,但沒有人真正聽從。當死神伸出魔爪撲向你時,就沒有解脫的機會了。那些不修持佛法的人,臨終時終將懊悔自己沒有把握機會。


  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日復一日,時間一秒也不駐留地飛逝,此生就如此一時一刻不停頓地耗盡了,然後,我們便一命歸陰。四季仍持續著,但是你的生命不待,消殞而去。


  看著日、月、年的時光荏苒而去,一步步逼近死亡,你不會感到絕望嗎?每個人都會毫無預警地倏然死去,你怎能滿足於此?當死亡到來之時,子孫和財富毫無用處,你怎能滿足於此?伴隨你的,除了善行和惡行之外,什麼都沒有,你怎會如此自信?


  不把對堅固實相和常見之執著斬斷的人,多麼無知!


  蓮師又說:措嘉,在不自由的狀態中,連人身都得不到,更別說去修持佛法、證得解脫了!


  現在我們有力量選擇自己想做的事,然而人們卻總說自己無法運用佛法。即使得到了暇滿人身,他們還是說自己沒空作心靈修持;他們完全可以為了衣食而奴役自己,對於修持神聖佛法卻說自己連一年的時間都沒有;活在輪迴庸碌忙亂的塵囂中毫不疲倦,卻說自己承受不了佛法修持的一丁點兒艱困;能夠不斷忍受痛苦的經驗,卻說自己沒空花上一個夏天或冬天的時間來享受心靈修持的快樂。


  那些漠視佛法的人,似乎不要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怪樂小童的遊樂天地
17會員
65內容數
熱愛分享佛教內容,正專注於學習攝類學,透過辯論逐步進入五大論的學習。 作為佛教辯論的入門新手,我一邊學習一邊整理筆記和心得,目標是讓思維像鋼鐵般清晰,不再輕易被唬弄! 如果你也對用邏輯思維來理解佛教教義和觀點感興趣,歡迎一起探索。 我喜歡邊學邊記錄,期待和大家共同成長,將佛法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2024/12/28
蓮師又說:措嘉,要趁著青春年少,努力投入心靈修持,這點非常重要。等到垂垂老矣才想聽聞佛法,你的耳朵可能已經聽不到了;你也許想要讀書學習,但注意力已經遲鈍,記憶力也退失了;你也許想要走向佛法,但身體已經走不了或坐不住了;你也許想要修持,但是四大的能量已經衰退,且無法保持專心;你或許想要布施你的財產,但
2024/12/28
蓮師又說:措嘉,要趁著青春年少,努力投入心靈修持,這點非常重要。等到垂垂老矣才想聽聞佛法,你的耳朵可能已經聽不到了;你也許想要讀書學習,但注意力已經遲鈍,記憶力也退失了;你也許想要走向佛法,但身體已經走不了或坐不住了;你也許想要修持,但是四大的能量已經衰退,且無法保持專心;你或許想要布施你的財產,但
2024/12/21
註釋 [1] 經:原文寫做རྟོགས་པ་བརྗོད་པ,梵文寫做avadāna(音譯阿波陀那),直譯為「對解脫行誼的描述」或者「傳」,屬於十二部經(梵語dvādaśāṅga-buddha-vacana/藏語གསུང་རབ་ཡན་ལག་བཅུ་གཉིས,總括佛陀所說法,依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之十二
2024/12/21
註釋 [1] 經:原文寫做རྟོགས་པ་བརྗོད་པ,梵文寫做avadāna(音譯阿波陀那),直譯為「對解脫行誼的描述」或者「傳」,屬於十二部經(梵語dvādaśāṅga-buddha-vacana/藏語གསུང་རབ་ཡན་ལག་བཅུ་གཉིས,總括佛陀所說法,依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之十二
2024/12/19
其後,詰利詰王就於波羅奈斯城宣告:「我現在就要前往世尊處。」便與成百上千的隨從以及金鬘,同赴世尊所在之地。抵達該地後,他[屈膝跪地,]以額頭頂禮佛陀的雙足;為了聞受佛法而坐於世尊跟前。 詰利詰王隨即又從座上起身,向世尊合掌問訊,啟問道:「世尊!我於某夜做了十個夢,並因而恐懼膽怯。我夢見:象王從窗戶
2024/12/19
其後,詰利詰王就於波羅奈斯城宣告:「我現在就要前往世尊處。」便與成百上千的隨從以及金鬘,同赴世尊所在之地。抵達該地後,他[屈膝跪地,]以額頭頂禮佛陀的雙足;為了聞受佛法而坐於世尊跟前。 詰利詰王隨即又從座上起身,向世尊合掌問訊,啟問道:「世尊!我於某夜做了十個夢,並因而恐懼膽怯。我夢見:象王從窗戶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陰霾不定偶起風,無心預言微晴空; 坐看花泥總平常,一手經書歸自然。 經書中也說,莫再入世為人了(除非乘願),雖是人身難得,做人也是苦的, 當然智慧也可從中而得,卻非究竟解脫終極之途,朝三暮四心猿意馬, 單是一心不亂就談何容易,泥地俗人也可蓮花化生,在在於清淨無染, 在在於心於種種習性之滌污
Thumbnail
陰霾不定偶起風,無心預言微晴空; 坐看花泥總平常,一手經書歸自然。 經書中也說,莫再入世為人了(除非乘願),雖是人身難得,做人也是苦的, 當然智慧也可從中而得,卻非究竟解脫終極之途,朝三暮四心猿意馬, 單是一心不亂就談何容易,泥地俗人也可蓮花化生,在在於清淨無染, 在在於心於種種習性之滌污
Thumbnail
訓練過程裡,你必然會出錯,沒有不出錯的。那要怎麼辦?懺悔改正 -- 這個叫靈性工程。但是,知識工程就不一樣 -- 事情還沒做,他一直想...想了半天,他根本就沒做。那個我執,充分地展現,那面對群眾的時候,就醜態畢出。所以 -- 摸索、嘗試、不斷地修正 -- 那你就會超越那個「臨界點」......
Thumbnail
訓練過程裡,你必然會出錯,沒有不出錯的。那要怎麼辦?懺悔改正 -- 這個叫靈性工程。但是,知識工程就不一樣 -- 事情還沒做,他一直想...想了半天,他根本就沒做。那個我執,充分地展現,那面對群眾的時候,就醜態畢出。所以 -- 摸索、嘗試、不斷地修正 -- 那你就會超越那個「臨界點」......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修行篇) 1.若遇逆境的人事物,係自己在消業,故要有歡喜心,而不是一直逃避對自己不好的人事物。 2.修行,不是只在深山中修就好,而是能在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修行篇) 1.若遇逆境的人事物,係自己在消業,故要有歡喜心,而不是一直逃避對自己不好的人事物。 2.修行,不是只在深山中修就好,而是能在
Thumbnail
一念常惺,纔避去神弓鬼矢。纖塵不染,方解開地網天羅。 我們心中的每一個念頭都要清醒,這樣才能避免行為的過失而招來良知的譴責。我們的心對塵緣不要去沾染它,這樣才能解開身心的一切束縛。
Thumbnail
一念常惺,纔避去神弓鬼矢。纖塵不染,方解開地網天羅。 我們心中的每一個念頭都要清醒,這樣才能避免行為的過失而招來良知的譴責。我們的心對塵緣不要去沾染它,這樣才能解開身心的一切束縛。
Thumbnail
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能重名義,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是事境之塵氛未掃,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處拔除不淨,恐石去而草復生矣! 【譯文】一個能視富貴如浮雲的人,卻不能將這個「能輕富貴」的心念也放下;一個能視名節與道義如泰山的人,仍然還有重視這個「能重名節與道義」的心念放不下;存有這麼一個「能修」、
Thumbnail
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能重名義,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是事境之塵氛未掃,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處拔除不淨,恐石去而草復生矣! 【譯文】一個能視富貴如浮雲的人,卻不能將這個「能輕富貴」的心念也放下;一個能視名節與道義如泰山的人,仍然還有重視這個「能重名節與道義」的心念放不下;存有這麼一個「能修」、
Thumbnail
那些徒弟要起心動念就讓他去動,你是為人師長,心怎能跟著波動呢!說「鐵打叢林流水僧」,瑜伽菩薩戒云:「隨信行人,須承師教;若隨自意修,難免不入歧途。隨法行人才可自修。」自己是什麼根性自己要明白,離開僧團,凡事都要自己來,你有辦法清淨持戒、輕重等持、專注一趣在法上用功嗎?阿彌陀佛!隨緣啦!你就看他怎麼流
Thumbnail
那些徒弟要起心動念就讓他去動,你是為人師長,心怎能跟著波動呢!說「鐵打叢林流水僧」,瑜伽菩薩戒云:「隨信行人,須承師教;若隨自意修,難免不入歧途。隨法行人才可自修。」自己是什麼根性自己要明白,離開僧團,凡事都要自己來,你有辦法清淨持戒、輕重等持、專注一趣在法上用功嗎?阿彌陀佛!隨緣啦!你就看他怎麼流
Thumbnail
「明心見性是一種認識自己本質的方式。」無休和尚表示:「 我佛慈悲,總是希望大家認識自己的本性。」
Thumbnail
「明心見性是一種認識自己本質的方式。」無休和尚表示:「 我佛慈悲,總是希望大家認識自己的本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以下為近期生活中的發現的禪機與大家分享和共勉:   故事一   近期剛好有機緣,與師兄姐們一同去務農,上山採桂竹筍,平時看見的桂竹筍,大多是別人已經處理好的成品,這次親自體驗採桂竹筍,真的是人生頭一遭。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以下為近期生活中的發現的禪機與大家分享和共勉:   故事一   近期剛好有機緣,與師兄姐們一同去務農,上山採桂竹筍,平時看見的桂竹筍,大多是別人已經處理好的成品,這次親自體驗採桂竹筍,真的是人生頭一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