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與人:草木、正教、鹽鐵論 (中)

更新於 2023/02/05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曾經在這首成名詩中,很傳神地描繪了一年生草本植物短暫的生命週期與強盛的繁衍力。但是,後來一度成為台灣歌壇在民歌時期所歌頌對象的「小草」展現出的卻是另一種形象。
只是,若以朱熹「格物致知」的精神來聽這首歌的話,就可以發現歌詞當中對小草的「立志要長高」其實是有點小問題的,因為,大體來說,「小草」的奮鬥精神應該是如白居易所說的,表現在「即使生命短暫、環境惡劣、地力不足,卻依舊奮力開疆闢土,求取新的生存空間」才對。固然,有些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會努力向上長,但如果木質化不夠,最後終究還是會因為樹型無法維持所以長不高。
這番分析多少也透露了「草」和「木」不同的生存謀略。
野草的主要目標是擴大領土,而樹木的策略是往上發展,好讓負責行光合作用的葉子能夠捕捉到光子。也就是說,大多數的樹,在樹林中仍舊要與其他的樹進行生存鏡爭,所以不斷向上爭取生存空間。即使是荒野中的樹,不需要與其他的樹競爭,但為了維持生命,扔需要開枝散葉,好讓更多的葉子有辦法捕捉到光子。
作為一棵在「漢帝國」中慢慢茁壯的樹,「儒教」儘管在武帝時受到皇家的重視與保護,卻似乎還是不免因為在「開枝散葉」的過程中,面臨許多源自「戰國時代」的其他思想宗派的干擾。
西漢時期的「鹽鐵論」提供我們的正是這些不同思維的交錯激盪。
首先,從這場大辯論的發生背景看起 :
當時主政的大臣是大司馬霍光,其以落實漢武帝晚年的「輪台罪己詔」為由,除了希望開放官營事業讓民間經營外,也希望節省政府開支,輕徭薄役,以回復民間經濟在「文景之治」的榮景。然而,身為武帝托孤大臣之一的霍光儘管有漢武帝的詔書撐腰,但因為武帝在位期間,為了籌措軍費,除了讓官員和商人徹底合流外,也讓政府官員人數因此大為膨漲,想要讓官員從商業活動中退出,談何容易?
面對這種情勢,霍光於是找了善於文辭的儒生來替他幫腔,而這些人也就是「鹽鐵論」中被稱為「賢良」、「文學」的辯士。
既然這是一場辯論,所以自然有正方、反方——其中,來自民間的賢良、文學竭力反對繼續武帝時代的鹽鐵專買,所以可被歸為反方,而正方的主要代表就是當時主管財經的桑弘羊。桑弘羊其實也是武帝的托孤大臣,因此「鹽鐵論」雖然發生在宣帝之時,但其實也可視為武帝老臣們之間的路線之爭。
接下來,讓我們試著從恆寬寫下的會議紀錄,也就是「鹽鐵論」中,找出這場路線之爭牽涉的議題為何?
基本上,這場辯論的主軸是一場「官民之爭」,所以賢良文學強調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所以希望可以廢除鹽鐵專賣,抑制官營事業,而主掌國家財政的官員則主張「國富」必須優於「民強」,國家財政要健全,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如果民強國弱,國家就無法管束人民,最後將「眾邪群聚」。
由此觀之,這場「鹽鐵論戰」應該可以算是中原帝國經濟史上最有「共和」理想的一個章節,「官方巨賈」和「民間賢良」彼此爭鋒相對,試圖為自己的立場尋找正當性,只可惜缺乏居中協調的角色,所以未能有具體的結論。
這場辯論既然出現了某種「共和」精神,自有許多現代(經濟)史家會想從不同方向解讀,但是,如果我們承繼前文,將宋代以後的儒家文化,視為一個主幹明顯的「喬木」的話,那麼,我們可以看到,在「鹽鐵論」這場大辯論中,不論是「官方」或「民間」,其實都帶有很強的「本位主義」,立場堅定、不肯讓步,這點不太像宋代以後的儒士風格,倒是很有「戰國時代」的「楊朱學派」的作風。
兩派的不同其實也在「治國的方針」上表現出來。雖然這時候的儒家應該是「正教」,但正方代表想走的顯然是「管家」還有「法家」的路線,而反方代表希望走的路線卻有「道家」、「農家」、甚至「墨家」的色彩。可以說,「官方代表」想走的是「大政府」的路線,有一個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掌管國家的一切,而「民間代表」卻認為「任己者事廢而無功」,政府不要什麼都要管,這樣最後一定會一事無成。
如果對照宋朝「強幹弱枝」的政策,我們可以說,「鹽鐵論」中「民間代表」認為,政府既然很多事都沒做好,那就「治大者不可以煩,煩則亂 ; 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則廢」——要試著把握重點,處理大事不要弄得過於複雜,以免出現錯誤;處理小事不要鬆懈,以避免施政無所進展。
當然,這些批評官員「施政不力」的怨言到後來似乎越來越多,所以,後來,連霍光也受不了。這場「鹽鐵聽證會」最後也就像大多「民主辯論」一樣,雖然雙方言詞犀利,但始終沒有交集,而且最後還有「人身攻擊」的傾向。
另外,作為一個會議記錄,除了文辭中出現太多金句外,內容也實在太過詳盡了,所以,也有人懷疑這當中有很多論述是作者虛構的。不過,就算是如此,熟悉後世「正統」儒者形象的讀者,在讀到「鹽鐵論」的「民間代表」的表現,想必多會驚嘆漢代時的「鄙儒」(桑弘羊的用語)面對「大儒」時毫不退縮的勇氣,可見當時的民間儒者還是保留了先秦時期「不畏強權」的論政特色。
看起來,漢代時期的儒教雖是正教,但其主幹並不明顯,而是偏向「灌木」型態,分枝多而繁雜,甚至連漢武帝也是表面尊儒,卻偷渡了「法家」和「管家」的思想,而桑弘羊想要延續的正是這種「強國」路線。
只是,當時手握大權卻讀書不多的霍光卻只想藉「文學賢良」之口打擊同為漢武一朝的財政重臣桑弘羊,由於這當中也牽涉到宮廷中的諸多鬥爭,所以其實也很難論斷其是非。只能說,一般儒教史家對霍光輔政的成果評價還不錯,其輔政成績也贏得了「昭宣之治」或 「昭宣中興」的「小獎章」。
不過,這時的儒教在「官家」確實已有優勢地位,因為即使是「鹽鐵論」中的「官方代表」,其言詞中還是大致遵循漢武帝時的大儒董仲舒的說法,以陰陽比附刑德,希望陰陽調和,不敢太過以勢欺人,甚至願意承認「茂林之下無豐草,大塊之間無美苗」這種現象。
雖然,這句「茂林之下無豐草,大塊之間無美苗」在「鹽鐵論」中原意是要為桑弘羊辯護的,而我們也可以從這句話中看出這場辯論為何無法達到共識:雙方似乎都同意當時貧富差距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但對政府應該採取的措施卻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官方代表說,你們認為富商太多是問題,那麼繼續經營官營事業不是正好可以抑制這些富商繼續巧取豪奪嗎?(畢竟,政府官員就像樹,而民間百姓就像草一樣,樹林茂盛,草自然就不會豐盛。而野地沒有經過整治管理,也就不會有美苗長出。)
但民間代表認為,這番言論就像是庸醫治病,完全沒有看到問題所在。
很顯然,雙方都明白國家社會出了問題,但對於問題的產生根源見解不同,所以提出的解法也不同。
而我們也可以看見,鹽鐵論之所以沒有共識,有一部分原因在於主持人無法導引議題的發展,而是讓兩方各抒己見。比如說,正方既然提到「樹」與 「草」的關係,主持人就應該鼓勵雙方好好討論理想的「樹」與 「草」的關係是什麼? 有些樹,比如說「榕樹」,這種樹的根系發達,但四周就是長不出草來,所以,現在官方是想成為榕樹嗎?或者說,有些樹,比如說「椰子樹」, 其根系主要是往下發展,所以不會妨礙草的生長,椰子樹長得既高,又有果實,又不會妨礙草的生長,政府是不是應該試著把自己變成椰子樹才對?
當然,不論「榕樹」或是「椰子樹」都算是熱帶樹種,而「鹽鐵論」的參與者多是在溫帶生長的,不會想到這點,也是很自然的。從這理,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時的政治中心是在黃河流域以北的乾燥區域,所以沒能進一步思索「木」與「草」的關係。(相關文章:孔雀為何東南飛
總之,我們可以看見,在這場辯論中,雖然上場的辯士都很盡力,卻因為過於「堅守立場」,沒能順著一個議題,持續思考相對應的解決方式,最後「冰炭同器」,始終處於相互指責的狀態。
這種狀況其實應當是期望「真理能越辯越明」者所不樂見的,而這種情形為什麼會出現呢?
基本上,如前所述,這場爭辯牽涉到宮廷爭鬥,並不是真的要從民間的賢良文學中選才,因此,辯論過程中,並沒有出現協商的機制,主事者也沒有大幅改變制度的想法。既然,沒有人有能力提出好的、新的設計案來解決爭議,最後大家就只能不歡而散。
從這點看,「鹽鐵會議」的失敗,主要責任應該還是在官方。也因為如此,「昭宣時期」的「中興」是很短暫的,其後更因為土地兼併的情況逐漸嚴重,西漢的國運也很明顯地開始走下坡。
這樣「無謂」的爭辯在現代國家中其實依然很常見,而且,似乎並未因為科技的進步而減緩,甚至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個中緣由值得各界深思。
在此提供一則來自尼采(Nietzsche)的觀點。
尼采
誠如尼采的名言「上帝已死」所透露的,尼采曾經因為對歐洲信仰上帝的「正教」產生懷疑,而拒絕走上成為牧師的道路,但也因為如此,雖然幼時曾是以詩歌、音樂大放異彩的神童,長大後,卻飽經歧視、經歷曲折,雖然對現代哲學影響深遠,但在個人的現實生活中,卻被迫在困頓不安中提出對其時代的質疑。
在這種情況下,後世的人也只能藉由尼采留下的著作中,尋找他自嘲為「不合時宜的思考」(Untimely Meditation) —— 尼采顯然將自己歸類於「不合時宜者」,那麼誰才是「合於時宜者」呢?大概就是那些依附於大學、臣服於政府,停留在宗教信仰的層次中的學者們。
所以,當他說「我們培養的是語文學,而不是語文學家」時,他的意思應該是指「我們培養的是專業學者,而不是知識分子」。
如果將尼采的思考套用在「鹽鐵論」這場大戲上,我們或許可以說:當時「官方養的只是一群政治官僚,而不是真正想要解決人民經濟問題的賢良之士吧!」
推薦參考讀物:
諸子百家大解讀 周非著 遠流出版
avatar-img
52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雖然大多數人會覺得「草」與 「木」不難分辨,但其實對植物學人來說,草與木的差別其實有很多模糊空間。如果,將儒教文明比喻成一棵樹,那麼這棵樹會是怎麼樣的一棵樹呢?
大麻的產地在亞洲,人們很早就試著開發這種生長力很強的植物的各種不同的用途。但是,大麻又為何成為毒品呢?這其實要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美國說起。
丁香曾經是歐洲在中古世紀的珍貴藥材,掀起不少爭端。為何中原地區的華夏民族只是將丁香當作不錯的海藥,而歐洲人卻將其視為神秘的珍寶呢? 也許拜占庭帝國的故事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
薑科植物在植物界主要分佈在熱帶地區,其中可以食用的生薑 起源在亞洲,所以是亞洲草藥愛好者很熟悉的材料之一。不知道各位分得出生薑和乾薑的差別嗎? 老薑和生薑的差別又是什麼?對「生薑」比較陌生的歐洲人對於生薑又有什麼有趣的想像呢? 一起來探究吧!
杏花在中國傳統中和桃花一樣都是春天開的花,北宋宋祈的「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名句更因其生動描繪出了杏花春天盛開的景項而為其在華夏詞壇中贏得一席「詞人」的名號。不過,雖然春天紅杏滿枝的景象很美,但是杏花在許多畫家的筆下卻是白色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華夏文化中又為何稱醫界為「杏林」呢?一起探究
較之西歐,玫瑰在東歐傳說中似乎更常以「黃色」或「白色」出現,象徵的意義也似乎偏向「平和」,其中,在一些伊斯蘭的傳說中,白玫瑰是因為穆罕默德的汗水(或淚水)而盛開的,這也讓白玫瑰在伊斯蘭世界別具意義。然而,遠的不說,為何在二次大戰以後,地中海東部以至於波斯中亞會頻頻成為衝突的引爆點呢?一起來探討吧!
雖然大多數人會覺得「草」與 「木」不難分辨,但其實對植物學人來說,草與木的差別其實有很多模糊空間。如果,將儒教文明比喻成一棵樹,那麼這棵樹會是怎麼樣的一棵樹呢?
大麻的產地在亞洲,人們很早就試著開發這種生長力很強的植物的各種不同的用途。但是,大麻又為何成為毒品呢?這其實要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美國說起。
丁香曾經是歐洲在中古世紀的珍貴藥材,掀起不少爭端。為何中原地區的華夏民族只是將丁香當作不錯的海藥,而歐洲人卻將其視為神秘的珍寶呢? 也許拜占庭帝國的故事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
薑科植物在植物界主要分佈在熱帶地區,其中可以食用的生薑 起源在亞洲,所以是亞洲草藥愛好者很熟悉的材料之一。不知道各位分得出生薑和乾薑的差別嗎? 老薑和生薑的差別又是什麼?對「生薑」比較陌生的歐洲人對於生薑又有什麼有趣的想像呢? 一起來探究吧!
杏花在中國傳統中和桃花一樣都是春天開的花,北宋宋祈的「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名句更因其生動描繪出了杏花春天盛開的景項而為其在華夏詞壇中贏得一席「詞人」的名號。不過,雖然春天紅杏滿枝的景象很美,但是杏花在許多畫家的筆下卻是白色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華夏文化中又為何稱醫界為「杏林」呢?一起探究
較之西歐,玫瑰在東歐傳說中似乎更常以「黃色」或「白色」出現,象徵的意義也似乎偏向「平和」,其中,在一些伊斯蘭的傳說中,白玫瑰是因為穆罕默德的汗水(或淚水)而盛開的,這也讓白玫瑰在伊斯蘭世界別具意義。然而,遠的不說,為何在二次大戰以後,地中海東部以至於波斯中亞會頻頻成為衝突的引爆點呢?一起來探討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Thumbnail
《莊子. 山木篇》說:「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長得筆直的樹木總是最先被砍伐,因為不需耗費太多後天的加工就可做為房子的頂樑柱,甘甜的井水總是先被汲取用盡,因為好喝,當然很快枯竭。其結論是「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提起這句「臨老入花叢」,大家都知道其背後是什麼意思。所謂「花叢」,象徵「女人堆」。嘩!臨老入花叢,玩命咩?! 中唐時期與白居易齊名的元稹,他的詩句就有「花叢」之辭: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詩句中一個情字、一個愛字也沒有,就已經表達出對所愛慕的女
路邊的小草,有著鴻鵠之志,替大樹被欺凌而打抱不平,即使自己僅有那一份微薄的力。「大樹啊,大樹啊,你都不委屈嗎?被如此淩虐,卻一句怨言都沒有,不過就算你不說,我也會幫你反擊的!」於是小草悄悄告訴風「溫柔的風精靈啊,你可以側耳傾聽我的願望嗎?這裡原本是生機盎然的大地,如今被肆意的摧殘,我無力阻止,希望你
Thumbnail
「幾歷辛酸志始堅,丈夫玉碎恥甎全。」——西鄉隆盛《偶成》 昨晚剛看完最新一集《幕府將軍》(S1E9),還沒看之前,想說看完就睡;但看完後,總覺得想先寫點隨筆。 -防雷提醒- -防雷提醒- -防雷提醒- 自從約翰·布萊克索恩到達日本,他的視角始終存在著為觀眾指引戰國時代日本社會的面貌。
Thumbnail
公元183年,天下各地開始流傳著一句朗朗上口的話: 「蒼天已死,黃天將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秉承著東漢自開國時就如此直白的「讖語」風格,這句話同樣非常好懂:蒼為木,黃為土,五行中的相生關係是這樣的:「金水木火土」,而不是我們常說的「金木水火土」。 木完了之後是火,火完了之後是土。 當時
我們都知道,只要有意義,那麼就必須慎重考慮。禮記說過一句經典的名言,其旨遠,其辭文。這讓我對於看待這個問題的方法有了巨大的改變。一般來說,在這種不可避免的衝突下,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蘇軾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想必各位已經看出了其中的端倪。現在,正視
Thumbnail
劉病己在收回權力後繼續了霍光的執政思路,在不折騰的大綱領下繼續零敲碎打的給老百姓活路。 霍光和宣帝執政的近四十年裡,史稱「昭宣之治」,和「文景之治」並列成為了漢朝的兩大治世。 被夾在中間的武帝看到後人的歷史評價不知會作何感想。 因為後人並沒有給他這個偉大光榮正確動人的五十四年來個「啥啥之治」。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Thumbnail
《莊子. 山木篇》說:「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長得筆直的樹木總是最先被砍伐,因為不需耗費太多後天的加工就可做為房子的頂樑柱,甘甜的井水總是先被汲取用盡,因為好喝,當然很快枯竭。其結論是「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提起這句「臨老入花叢」,大家都知道其背後是什麼意思。所謂「花叢」,象徵「女人堆」。嘩!臨老入花叢,玩命咩?! 中唐時期與白居易齊名的元稹,他的詩句就有「花叢」之辭: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詩句中一個情字、一個愛字也沒有,就已經表達出對所愛慕的女
路邊的小草,有著鴻鵠之志,替大樹被欺凌而打抱不平,即使自己僅有那一份微薄的力。「大樹啊,大樹啊,你都不委屈嗎?被如此淩虐,卻一句怨言都沒有,不過就算你不說,我也會幫你反擊的!」於是小草悄悄告訴風「溫柔的風精靈啊,你可以側耳傾聽我的願望嗎?這裡原本是生機盎然的大地,如今被肆意的摧殘,我無力阻止,希望你
Thumbnail
「幾歷辛酸志始堅,丈夫玉碎恥甎全。」——西鄉隆盛《偶成》 昨晚剛看完最新一集《幕府將軍》(S1E9),還沒看之前,想說看完就睡;但看完後,總覺得想先寫點隨筆。 -防雷提醒- -防雷提醒- -防雷提醒- 自從約翰·布萊克索恩到達日本,他的視角始終存在著為觀眾指引戰國時代日本社會的面貌。
Thumbnail
公元183年,天下各地開始流傳著一句朗朗上口的話: 「蒼天已死,黃天將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秉承著東漢自開國時就如此直白的「讖語」風格,這句話同樣非常好懂:蒼為木,黃為土,五行中的相生關係是這樣的:「金水木火土」,而不是我們常說的「金木水火土」。 木完了之後是火,火完了之後是土。 當時
我們都知道,只要有意義,那麼就必須慎重考慮。禮記說過一句經典的名言,其旨遠,其辭文。這讓我對於看待這個問題的方法有了巨大的改變。一般來說,在這種不可避免的衝突下,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蘇軾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想必各位已經看出了其中的端倪。現在,正視
Thumbnail
劉病己在收回權力後繼續了霍光的執政思路,在不折騰的大綱領下繼續零敲碎打的給老百姓活路。 霍光和宣帝執政的近四十年裡,史稱「昭宣之治」,和「文景之治」並列成為了漢朝的兩大治世。 被夾在中間的武帝看到後人的歷史評價不知會作何感想。 因為後人並沒有給他這個偉大光榮正確動人的五十四年來個「啥啥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