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介紹過「蛋白核」(pyrenoid),當時曾經提到它是藻類特有的構造。因為水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比空氣裡要低得多,所以藻類演化出了蛋白核,來濃縮二氧化碳。
在這裡我要來曬一下我的無知,其實我第一次看到蛋白核的英文名稱時,我以為那篇論文是再討論植物的次級代謝物的,因為有一種「萜類」的英文是pyrethroid。讀了論文以後,才知道此pyrenoid非彼pyrethroid,不同款也不同師父啊。
不過,也因此讓我瞭解到,原來藻類裡面有這麼酷的構造。最近,又看到蛋白核的論文,才知道...真的是有規則必有例外!原來蛋白核不是藻類專屬,有些陸生植物也有蛋白核喔!
具有蛋白核的陸生植物,是屬於苔蘚類的角蘚(hornwort)。角蘚與蘚類(liverworts,代表性的植物為地錢)、苔(mosses)都屬於苔蘚植物。但是,角蘚是唯一有蛋白核的陸生植物。
那麼,是否這就意味著角蘚比苔類與真苔蘚更原始呢?那倒也不盡然。畢竟,雖然蛋白核有可能是被保留下來的祖先特徵,但也不能排除後來又獨立演化出來的可能性。所以,雖然角蘚保留有蛋白核這個原始特徵,但如果就因為這樣便認為角蘚是最原始的陸生植物,那可能又錯了。
不過,就像我們在之前的文章所提到的,有研究團隊想把綠藻的蛋白核放進陸生植物中,希望能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但是,綠藻畢竟與陸生植物相差得還是比較遠;現在明擺著就有陸生植物有蛋白核,為什麼不試試看呢?
這當然好,不過,我們得先瞭解角蘚的蛋白核,接下來才能談把它放進植物裡面。
最近有研究團隊研究了田間角蘚(Anthoceros agrestis,英文俗名field hornwort)的蛋白核。他們發現,田間角蘚的蛋白核直徑大約介於500 nm到5 um之間。
有趣的是,不像綠藻的蛋白核周圍包圍著澱粉鞘,田間角蘚的蛋白核周圍有許多層的類囊體(thylakoid)。他們首先以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接著再把光系統一與光系統二的一個蛋白用螢光標記,來確認蛋白核外圍的構造的確是類囊體。
那麼,角蘚的蛋白核裡面有什麼呢?除了RuBisCo是必不可少的成員,研究團隊還發現了Rubisco活化酶、組裝RuBisCo所需的蛋白質,以及卡爾文循環相關的酵素GAPDH。
有意思的是,綠藻裡面有一個蛋白質存在於它的蛋白核中,用來連結RuBisCo;但是角蘚裡面卻沒有。這個發現是不是意味著角蘚有其他的機制來維持蛋白核的結構呢?
過去的研究發現,綠藻的蛋白核有類似液體的特性;所以他們想知道,究竟角蘚的蛋白核是不是也有液體的特性。
怎麼試呢?他們做了一個聰明的小實驗。許多色素分子或螢光蛋白,在暴露在強光下都會出現「漂白」(bleaching)的現象。
如果這些分子是懸浮的狀態(也就是說,它們所在的介質是液態的),那麼它們可以與周圍的分子自由流動和混合;這時候,我們就會觀察到快速的螢光恢復。如果這些分子所在的介質是固態的,那麼它們就無法移動,於是螢光就不會恢復。
於是,他們用雷射照射蛋白核某個區域的螢光標記,讓它發生漂白的現象。然後,他們觀察螢光的恢復並計算時間。結果發現,螢光恢復的t1/2為16.2秒,算是相當快的;也就是說,角蘚的蛋白核應該具有液態的特性。
另外,他們還觀察到,當角蘚進行細胞分裂時,蛋白核會被拉長。也就是說,蛋白核在細胞分裂時會變形。由於這樣的變形能力通常也只存在於液態中,所以研究團隊認為,角蘚的蛋白核應該也是具有液態的性質。
所以,研究團隊對田間角蘚的蛋白核做了深入的瞭解。他們發現,田間角蘚的蛋白核具有液體的特徵,而每個細胞含有超過一個蛋白核。有趣的是,田間角蘚的蛋白核周圍並沒有澱粉鞘,而是包裹著類囊體。
為什麼角蘚還保留著類囊體呢?研究團隊提出了兩種不同的假說。
第一種是認為角蘚可能一度失去了蛋白核,但是自己又演化出來。為什麼會這麼推測,是因為並不是每一種角蘚都有蛋白核,但是即使沒有蛋白核的角蘚,也還保留著三個蛋白核的蛋白質。
第二種假說認為,角蘚就是把蛋白核這個構造給保留了下來。
研究團隊比較了有蛋白核與沒有蛋白核的角蘚的「CO2補償點」(CO2 compensation point)。這個值能告訴我們,植物在多低的CO2濃度下還能進行光合作用。他們發現,沒有蛋白核的角蘚的CO2補償點比有蛋白核的角蘚要高,但是低於一般苔蘚類。
透過研究角蘚,我們瞭解到蛋白核並不是藻類的專利,也有一小群陸生植物有它;如果能把角蘚的蛋白核放進農作物裡,是不是可以讓農作物光合作用的效率提高呢?這就有待科學家們的努力了!
參考文獻:
Robison, T.A., Oh, Z.G., Lafferty, D. et al. Hornworts reveal a spatial model for pyrenoid-based CO2-concentrating mechanisms in land plants. Nat. Plants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4-01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