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恆星」,文章連結點我)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訂閱收藏分享留言,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激大家,我會繼續負重前行。
這是我寫下這篇文章的理由
這不是一篇為了吵贏誰的文字。如果你認識我夠久,就會知道——我選擇寫下來,是因為我知道:
這不只是我的情緒,而是一條該被劃清楚的線。
事情的起點,是一段影片裡,一個還不懂什麼是「被看見」的小孩,他的臉、他的動作,被當成笑話,貼在網路上。
我知道我會被說是在「公審」。我也知道我做的事情,會有人不認同。但我還是想說:我們是不是也該誠實地談談,什麼才是真正的「責任」、什麼才是「對錯」,而不是把所有情緒都丟到網路上,然後說:「我只是剛好有話想講。」
這篇文章寫給你,也寫給我。寫給那些曾經為孩子捏一把冷汗的家長,也寫給那些曾經因為一則貼文,而無法入眠的人。
我不怕被貼標籤,但我怕我們忘了怎麼好好說話。這是我的紀錄,也是一種提醒。
我知道我這幾天被說是在「公審」別人。
說實話,我沒有要否認這個詞。畢竟我確實公開了那個帳號,並且指出他的行為問題。
我也理解,當你有一定的關注度,做任何舉動都會被放大,那些「你不該」「你太過」「你這樣是不是跟他一樣」的聲音,一路走來我聽得夠多了。但我還是想說——這整件事的起點,是那個影片裡,被截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