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請別跟我說「我們中國」

親愛的,請別跟我說「我們中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久前我去上了一堂莊子的心理學課程,滔滔不絕的講師顯然有滿肚子的學問,我豎起耳朵期待在課堂中與莊子來場跨時空的神會。不過,整節課的心緒卻不斷被四個字拉去撞牆──「我們中國」,少說有二三十次!

一度想舉手,想說也可給在場十幾名學員聽,但我終究選擇課後私下說。

先讚美一下老師講課精彩,接著我說有一點小小心得,「有四個字阿,讓我一直閃神」,我搭上(男)老師的肩,肢體語言是「冷靜哦」,然後,圖窮匕見。「對我而言,中國是他們,不是我們,因為聽到很多次『我們中國』,我想還是跟老師說一下。」

我的語氣充滿和諧,笑容也滿出口罩,但心裡藏著一支拉滿弓的箭。

「那個是喔,我們的習慣用詞」,老師的微笑帶著一絲尷尬。
我相信那是無心的,尤其是對都在上個世紀受教育的我們,
「我是很認同台灣的」,老師趕緊補一句,鏗鏘有力。

我放下了箭,搭在老師肩上的手輕拍一下,再說聲拍謝啦。
其實我很怕聽到『我們中國』這四個字被綁在一起」,我也補一句。

老師的這個習慣不知沒有跟著講學用了數十年,有沒有別的學生也曾發出這樣的聲音?

有些姑且可說是過去的習慣用詞,
但有些是原有的用詞被改了習慣。

一名主辦人在群組中報告了工作進度,開頭先問候「晚上好...」,我跟著寫:「晚安」,謝謝妳。晚安我加上引號,所幸她有看懂,下次也改口了。

現在不管老中青,許多國人都搭上這種似乎被視之為的「流行」,然而,這種中國語像是衝擊語文生態的外來物種。一些新潮用詞我則輕鬆看待那多元性,諸如源自中國的「顏值」、日本的「達人」,或是用英文諧音的「魯蛇」;但是行之多年的日常慣用詞也被換掉,像是「早上好」、「視頻」,聽多了其實會讓我豎起寒毛。我唯恐認同感透過語言讓「我們中國」又從上個世紀悄悄還魂了,那是不知不覺的。

但願是我大驚小怪,只是親愛的,請不要跟我說「早上好」,我的感覺會不好。


包含祖宗八代不管來自哪裡,當島民都能自然而然地說「我們台灣...」,我想也不必口說認同或說愛台灣,這四個字就把我們拉得靠近一點了。

我喜歡看有歷史人文考究的中國古裝劇,他們有精彩的古代哲學思想和文學藝術,不過在談到這些時,親愛的,我很清楚那些寶貝都不是屬於我們的。

那心裡的箭純屬文章戲劇效果,請勿模仿。
請愛心「認養」作者第一個書寶寶《解憂書寫:用文字和自己談心的21個練習》



avatar-img
詹宇的沙龍
152會員
143內容數
「HomeBa」是我29歲在布里斯本遊學時,同校的台灣小女生給我的暱稱。從2000年起在家工作至今,也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爸,當時的綽號到現在也很貼切。教養的長路上我與太太拿全勤獎,「成績」還看不到,但我們努力去做好。連同自己的成長經驗,這裡有許多家庭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詹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越多人參與,就會有所改變,防災士培訓的推動,讓防災、救災、災後重建的能量廣植於民間。全國已有超過一萬人取得防災士認證,兩個月前我和家裡的女老師加入培訓。我們是受到烏俄戰爭的啟示而來,坐在我旁邊的年輕人也是;與其瞎慌窮緊張,不如先學些什麼,以便需要時可以做點什麼。 知識帶來改變。
去年底埋首伏讀《巨流河》算是精神上的冬令進補,闔上沉甸甸的二十五萬字,書封重慶大轟炸下的漫天烽火,對照書頁最後一行「一切歸於永恆的平靜。」我參透了作者齊邦媛教授以這句做為回顧今生的結尾,誠如她九十歲時所說的:我這一生,很夠,很累,很滿意。 而這一切,都足以傳世。
堡壘要從內部破,普丁點起的惡火恐怕要等內部自爆才會熄滅了。 在克里姆林宮的巨大長桌上,普丁與眾親信隔著老遠開會,這畫面很詭異,不知到底是誰在怕誰?這是在共謀大計或是聽從訓示?想像那是幾個只會點頭的玩偶,提心吊膽的不只是自己的權位,更是那被無形繩索纏著的項上人頭。 烏克蘭,為自由撐住!
身為「蠻牛」的鐵粉,小年夜我觀賞了一場不可思議的決賽,見證了一個驚人的成就,納達爾 Rafael Nadal 在澳網男單決賽鏖戰將近五個半小時,輸2贏3大逆轉,勇奪大滿貫賽第21冠,寫下歷史!
《甘露水》是臺灣藝術的瑰寶,她曾經遭遇的棄置與封藏是一段時代的軌跡,我想歷史不能被遺忘,但可以被寬恕。走過政治黑暗迎接文化的覺醒,我祈禱,這尊永恆的少女,不再被日光與目光遺棄,而是以自信的姿態矗立百年再百年。
峰頂就在眼前一百公尺的小山頭上,這是雪山東峰最可愛的一面了,讓人嘗過一些苦頭後,最終是開了全景大門迎接你。上了峰頂,視野無邊無垠,往西走幾步從停機坪直指主峰的方向,這個位置有最佳的取景,多日的想望與這天的賣力就是為了一探這片高山大景。 雄偉山群八方環伺下,這段稜脈豪氣干雲。
越多人參與,就會有所改變,防災士培訓的推動,讓防災、救災、災後重建的能量廣植於民間。全國已有超過一萬人取得防災士認證,兩個月前我和家裡的女老師加入培訓。我們是受到烏俄戰爭的啟示而來,坐在我旁邊的年輕人也是;與其瞎慌窮緊張,不如先學些什麼,以便需要時可以做點什麼。 知識帶來改變。
去年底埋首伏讀《巨流河》算是精神上的冬令進補,闔上沉甸甸的二十五萬字,書封重慶大轟炸下的漫天烽火,對照書頁最後一行「一切歸於永恆的平靜。」我參透了作者齊邦媛教授以這句做為回顧今生的結尾,誠如她九十歲時所說的:我這一生,很夠,很累,很滿意。 而這一切,都足以傳世。
堡壘要從內部破,普丁點起的惡火恐怕要等內部自爆才會熄滅了。 在克里姆林宮的巨大長桌上,普丁與眾親信隔著老遠開會,這畫面很詭異,不知到底是誰在怕誰?這是在共謀大計或是聽從訓示?想像那是幾個只會點頭的玩偶,提心吊膽的不只是自己的權位,更是那被無形繩索纏著的項上人頭。 烏克蘭,為自由撐住!
身為「蠻牛」的鐵粉,小年夜我觀賞了一場不可思議的決賽,見證了一個驚人的成就,納達爾 Rafael Nadal 在澳網男單決賽鏖戰將近五個半小時,輸2贏3大逆轉,勇奪大滿貫賽第21冠,寫下歷史!
《甘露水》是臺灣藝術的瑰寶,她曾經遭遇的棄置與封藏是一段時代的軌跡,我想歷史不能被遺忘,但可以被寬恕。走過政治黑暗迎接文化的覺醒,我祈禱,這尊永恆的少女,不再被日光與目光遺棄,而是以自信的姿態矗立百年再百年。
峰頂就在眼前一百公尺的小山頭上,這是雪山東峰最可愛的一面了,讓人嘗過一些苦頭後,最終是開了全景大門迎接你。上了峰頂,視野無邊無垠,往西走幾步從停機坪直指主峰的方向,這個位置有最佳的取景,多日的想望與這天的賣力就是為了一探這片高山大景。 雄偉山群八方環伺下,這段稜脈豪氣干雲。